目前,中国最大的企业中石化正在全国范围内谋篇布局,积极备战电力产业及售电产业,在其加油站内再启充换电站计划。据悉,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北京一些中石化加油站内建设一批供出租车使用的充换电站,双榆树与东经路的两座加油站将打响头枪,时间最早则是今年

首页 > 市场 > 正文

【原创】中石化谋变售电商 未来前景惊人

2015-07-13 11:03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 李兆清

目前,中国最大的企业中石化正在全国范围内谋篇布局,积极备战电力产业及售电产业,在其加油站内再启充换电站计划。

据悉,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北京一些中石化加油站内建设一批供出租车使用的充换电站,双榆树与东经路的两座加油站将打响头枪,时间最早则是今年9月底投入使用。

这并非是中国石化首次提出将要开展充换电站计划。早在2010年2月,中国石化即与充电站科研单位北京首科集团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充换电站业务的研究。

延伸阅读:林子文:电改试点经验不宜照搬照抄

实际上,近两年中石化一系列跨界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实际上,早在去年8月,中石化就迈入“能源互联网+”领域,与腾讯签约宣布开展在非油品业务上的合作;今年4月,中石化又宣布与阿里在大数据等领域达成合作。此次中石化迎接“互联网+能源”,或将掀起规模超过9万座加油站的“五国”混战。

非油业务的发展是中国石化未来的长期计划,中石化开启充换电站计划,都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中石化在非油业务上的积极转型动作,同时集团在非油业务上的转型又不仅限于充换电站,还包括多种其他非油业务。

今年1月,时任中石化董事长的傅成玉提出的中国石化未来发展方向除了便利店的非油业务之外,还将继续与新能源、新材料有关,包括发展天然气业务,布局节能环保产业,形成新能源产业体系以及布局发展新材料,研究探索开展3D打印业务等计划不谋而合。

从2008年开始,中石化在加油站开展非油品业务,着力打造集加油、购物、餐饮、汽服等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终端销售网络。目前开展的主要非油品业务包括便利店、电商、汽车服务、广告等。

目前,中石化走在了全国转型的前列。早在提出公司整体向非油业务转型之后,中石化便不断在加油站便利店上完善服务服务,也许最后完成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的是中石化这样积极创新的企业,而非抱残守缺的国家电网。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人们生活、工作以及消费方式的变化,企业要创新商业模式,来适应和引领消费模式的变革。目前,油品销售业务亟须利用互联网来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对于中石化的战略伙伴腾讯、阿里来说,“互联网+能源”的布局,能让其在线下市场的入口方面抢得更多资源。对比腾讯先后与中石化、中石油达成的合作范畴,就会发现其布局思路都是要大范围攻占线下入口,数量庞大的加油站便是其中较易触及的“点”。而在此前,双方已在网上充值、微信服务号等方面展开合作等。而作为“连接器”和O2O服务入口的微信,已经具备营销、支付、LBS、会员管理等属性或功能。

截至2014年底,中石化拥有自营加油(气)站3万多座,开设易捷便利店2.4万座,每天为客户提供服务2000万人次,拥有约8000万加油卡持卡客户。2014年公司非油品营业额达171亿元,同比增长28%。

未来,中石化依靠遍布城乡的3万座加油站,可以成为中国最大网络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国外成熟市场加油站利润有50%来自非油品业务,中石化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想像空间。可在巩固扩大传统油气业务优势的基础上,能够大力发展新兴业务,致力于打造实体服务、车联网综合服务、非银行金融服务“三大平台”,积极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 来源: 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 李兆清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