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越高,则其人均用电量越高。2011年,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数据表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用电量与人均GDP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我国目前人均GDP仅为7000美元左右,大致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未来仍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根据周孝信牵头组织撰写的报告,2010年,我国人均用电约为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市场 > 正文

超导输电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5-07-06 10:34 来源:电工技术学报 

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越高,则其人均用电量越高。2011年,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数据表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用电量与人均GDP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我国目前人均GDP仅为7000美元左右,大致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未来仍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

根据周孝信牵头组织撰写的报告,2010年,我国人均用电约为3000千瓦时,到2050年,以我国人均GDP达到2.5-3.5万美元计算,比较合理的预计是人均用电量将达到8000~10000千瓦时以上,大致相当于法国、德国或日本当前水平,或相当于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水平。

与此同时,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等因素的驱动,人类已经认识到必须大力发展以可再生能源,并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变革。近些年来,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分迅速,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年均超过了20%。2009年,

表1我国中长期可支持的发电量及装机规模(低方案),单位:电量-万亿千瓦时、装机-亿千瓦

表2我国中长期可支持的发电量及装机规模(高方案),单位:电量-万亿千瓦时、装机-亿千瓦

欧盟国家新增的电力装机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经占到了62%以上,超过了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增装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单位成本呈逐年下降趋势。

根据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预计,到2020年,光伏发电基本上可以实现平价上网。2011年,欧洲可再生能源委员会出版了一份名为《Re-thinking2050》的报告,报告预测:按照目前欧洲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欧洲新增的电力装机将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报告也大体勾画了到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的路线图。

2011年1月,德国环境咨询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建立一个100%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报告,该报告得出结论,到2050年,德国电力100%由可再生能源供应是可能的。世界观察研究所的报告认为[7]: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将达到总能源需求的40-45%。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得到快速发展,而化石能源的比重将逐渐降低。

我国的能源资源和负荷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电力资源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人口和负荷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远景,我国未来能源资源和负荷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根据周孝信等另一份研究报告,依据我国环境和资源约束条件,并结合我国未来发展态势,预测我国2050年总的电力需求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如表1(低方案)及表2(高方案)所示。同时,我国将有大约5亿千瓦的电力需要从西部地区送往中东部地区,年输送电能将达到2.3-2.5万亿度。

由此可见,随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国不仅“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而且电力资源与负荷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将进一步加深,发展大容量远距离电力输送技术仍将是十分必要的。

1.超导输电技术的原理及比较优势

超导输电技术是利用高密度载流能力的超导材料发展起来的新型输电技术,超导输电电缆主要由超导材料、绝缘材料和维持超导状态的低温容器构成,图1和图2分别是常温电绝缘和低温电绝缘的超导输电电缆的示意图。

由于超导材料的载流能力可以达到100-1000A/mm2(大约是普通铜或铝的载流能力的50-500倍),且其传输损耗几乎为零(直流下的损耗为零,工频下会有一定的交流损耗,约为0.1~0.3W/kA.m)。

因此,超导输电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主要可归纳为:

(1)容量大。一回±800kV的超导直流输电线路的传输电流可达10-50kA,输送容量可达1600-8000万千瓦,是普通特高压直流输电的2-10倍。

(2)损耗低。由于超导输电系统几乎没有输电损耗(交流输电时存在一定的交流损耗),其损耗主要来自循环冷却系统(对于交流输电也是如此),因此其输电总损耗可以降到常规电缆的25%~50%。

(3)体积小。由于载流密度高,超导输电系统的安装占地空间小,土地开挖和占用减少,征地需求小,使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敷设超导电缆成为可能。

图1常温绝缘型超导输电电缆

图2低温绝缘型超导输电电缆

表3各种输电技术的技术优势比较

表4各种输电技术的经济比较

(4)重量轻。由于导线截面积较普通铜电缆或铝电缆大大减少,因此,输电系统的总重量可以大大降低。

(5)增加系统灵活性。由于超导体的载流能力与运行温度有关,可以通过降低运行温度来增加容量,因而有更大的运行灵活性。

(6)如果采用液氢或液化天然气等燃料作为冷却介质,则超导输电系统就可以变成“超导能源管道”(Superconducting Energy Pipeline),从而在未来能源输送中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例如,从新疆向中东部地区供应液化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就可以采用这样的“超导能源管道”。

由于上述的优越性,超导输电技术可为未来电网提供一种全新的低损耗、大容量、远距离电力传输方式。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对超导直流输电系统所做的技术经济评估分析(如表3和表4所示)表明,如果超导带材的价格可以降低到20-50美元/kA-m,超导直流输电技术的技术经济性具有明显优势,因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超导带材价格的不断降低,未来可望取得重要应用。

2.超导输电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超导材料是发展超导输电技术的根本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1987年以来,超导输电技术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温超导材料开展。高温超导材料主要包括铋(Bi)系高温超导带材(包括Bi2Sr2Ca2Cu3O10即Bi-2223、Bi2Sr2Ca1Cu2O8即Bi-2212,也称为第I代高温超导带材)和YBCO(YBa2Cu3O7-x即Y-123)高温超导带材(也称第II代高温超导带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第I代和第II代高温超导带材在临界电流密度、长度、机械性能等方面已经基本上能满足超导输电技术的应用需求。表5和表6分别列出了目前国际上主要的Bi系超导带材和Y系超导带材供应商的超导材料技术指标。

表5国际上主要生产厂商提供的Bi系超导带材的性能

表6国际上主要研究开发机构或公司所研制的Y系超导带材的性能

其中,日本住友电工长期坚持对Bi系高温超导线的研制,2006年,该公司组建了30MPa的冷壁式ControlledOverpressure(CT-OP)热处理方案,成功制备临界电流达到180-200A以上的Bi系高温超导线,这一成果引起了世界同行的极大关注。

德国Bruker公司和美国超导公司所生产的Bi-2223/Ag导线性能指标也较高,但因目前转为生产YBCO带材,两家公司的Bi-2223/Ag导线仅有少量库存。

然而,Bi系高温超导带材在77K下的不可逆场大约只有0.4T,临界电流在较小磁场下就衰减很快;同时,采用银套管等成本很高的原材料,Bi系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成本将难以下降。因此,国际上已经基本上停止了Bi系高温超导带材的研发,大部分公司已经停止Bi系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

在Y系超导材料研制中,日本Fujikura公司于2004年制备出长度为100米、临界电流超过100安培的YBCO超导带材;2006年,其研制的带材长度达200米、临界电流超过200安培;2007年,长度发展到504米、临界电流超过350安培,创造了当时的世界记录。

2010年10月,Fujikura公司制备出了长度达615米、临界电流达到609安培的带材,2011年4月又制备出了长度为816米、临界电流为572安培的YBCO带材,再次创造出新的世界记录。

美国SuperPower公司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和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IBAD+MOCVD)已经可以批量化制备千米级YBCO超导带材,最长单根超导带材到达1311m、临界电流约300安培;美国超导公司(AMSC)采用轧制辅助双轴织构基带技术/金属有机物化学溶液沉积技术(RABiTS/MOD)制备出YBCO超导带材的最大长度为520米,可以采用344法切割成超过3000米的超导带材。

我国在YBCO超导带材制备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制备出临界电流超过200安培的米级YBCO超导带材,而上海交通大学采用全激光沉积(PLD)在轧制辅助双轴织构(RABiTS)基带上进行过渡层和超导层的生长研究,获得了长度100米、临界电流达到170安培的YBCO超导带材。

苏州新材料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截至2012年3月底,苏州新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已经投资10000万元用于第II代高温超带材实验室建设以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和加工。其中,已经自主完成了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技术制备千米级有立方织构MgO种子层的设备、千米级氧化物隔离层的外延生长设备、千米级YBCO超导层的MOCVD外延生长设备等的设计,并开始加工制造。

值得提到的是,2001年,日本科学家发现的二硼化镁(MgB2)超导材料,其超导转变温度达39K。MgB2超导材料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如果运行于液氢温度(27K),也可用于超导输电技术。

目前,意大利Columbus公司和美国HyperTech公司均可商业化制备并批量生产千米级MgB2长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也具备制备百米量级的MgB2导线的能力。2008年初,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的超导体―铁基超导体,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新的超导研究热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提高到了55K。

2008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率先制备出铁基超导带材,2014年,制备的铁基超导带材在液氦温度和10T磁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已经达到了1000A/mm2以上。

3.高温超导输电电缆研发现状

由于上述高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取得的巨大进步,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来,世界范围内在超导输电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和韩国等都完成了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制和示范,过去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高温超导交流电缆,近年来重点转向了高温超导直流电缆。表7列出了近年来国际上主要的超导电缆的研发与示范项目。

表7国际高温超导电缆研究开发与示范主要案例

其中,美国南方电线公司于1999年首先将30m长、12.5kV/1.2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安装在其总部进行供电运行;丹麦于2001年研制出30m长、36kV/2kA的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并进行并网运行实验。

此后,国际上有多组更长距离的高温超导电缆并入实际电网运行,主要集中在美国,包括长度分别为200m、350m以及目前国际上最长的600m(138kV/2kA)等三组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已经完成了研制,并投入到实际电网示范运行(如图3所示)。2006年,日本住友公司完成了全球第一组以商业化方式订制的100m长、22.9kV/1.2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的开发并交付韩国使用。

国际上还计划开展更长距离的高温超导电缆的研究开发。例如,美国计划研制长度为1,760m、容量为13.8kV/2kA的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并在新奥尔良市更换一段满负荷运行的地下常规电缆;荷兰于2007年底启动了长度达6,000m、容量为50kV/3kA的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的前期工作,计划在阿姆斯特丹市更换一段目前已经超负荷运行的充气常规电缆,同时将传输电压等级由常规电缆的150kV降到超导电缆的50kV;美国超导公司与韩国LS电缆公司于2009年9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韩国现有电力传输网采用高温超导电缆的进程,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实现50公里高温超导电缆在实际商业电网中的使用和服务。

我国自“九五”计划以来就开展高温超导电缆的研究。1998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合作研制成功1米长、1000A的Bi系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模型,2000年又完成6米长、2000A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的研制和实验。

“十五”期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于2003年研制出10米、10.5kV/1.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输电电缆。在此基础上,2004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甘肃长通电缆公司等合作研制成功75米、10.5kV/1.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并安装在甘肃长通电缆公司为车间供电运行。

2011年2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在甘肃白银市政府支持下,在白银市建成10.5kV/630kVA超导变电站,该75米、10.5kV/1.5kA高温超导电缆随即移装在超导变电站中运行至今(如图4所示)。

图4白银超导变电站中的三相75米、10.5kV/1.5kA高温超导电缆

2001年云南电力公司与北京英纳超导公司合资成立云电英纳超导电缆公司,从事高温超导电缆的研究开发,2004年完成33米长、35kV/2kA高温超导交流电缆的研制,安装在云南普吉变电站试验运行(如图5所示)。

图5普吉33米、35kV/2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输电电缆

由于直流输电的优势以及发展新能源并网的需求,近年来,超导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备受重视。美国于2009年10月启动了将三大电网(美国东部电网、西部电网、德克萨斯电网)实现完全互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TresAmigas超级变电站”项目,该超级变电站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HVDC)实现电网互联,即任何两个电网互联均由AC/DC进行电能变换后通过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SuperconductorElectricityPipelines)来实现双向流动,最终建设成为一个占地22.5平方英里、呈三角形互联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枢纽(RenewableEnergyMarketHub),如图6所示。但由于资金募集没有到位,该项目中的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将由常规电缆替代。

图6美国Tres Amigas超级变电站设计方案

2010年,日本中部大学完成了一组200米长、±20kV/2kA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的研制和实验(如图7所示),并计划在此基础上研制2000米长的高温超导直流电缆投入实际电网示范运行。韩国在济州岛智能电网示范项目中,于2014年开始示范一组500米长、80kV/60MW的超导直流输电电缆,并利用该电缆作为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通道。

图7日本中部大学200m长、±20kV/2kA高温超导直流电缆试验系统

2011年5月,德国就开展千公里级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建设召开了国际可行性专题研讨会,与会者对未来建设长距离高温超导输电电缆以解决大容量的可再生能源输送问题寄予厚望;2011年8月在日本召开的第一届亚洲—阿拉伯可持续能源论坛,提出开发撒哈拉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并采用超导直流输电技术,将电力输送到欧洲和日本的宏伟计划。为此,日本住友电气已经启动了一项旨在利用超导直流输电构造全球性可再生能源网络的前期研究项目(如图8所示)。

2007年8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河南中孚公司合作,在中孚铝冶炼厂建成360米长、电流达10kA的高温直流超导电缆。该电缆将采用架空方式布线,跨越公司绿化带和内部马路,连接变电所的整流装置将电流输送到电解铝车间的直流汇流大母线。图9是360米、10kA高温超导直流电缆安装现场,该电缆已经于2013年投入示范运行。试验运行表明,与同等容量的常规输电电缆相比,该高温超导电缆可节省输电损耗约65%以上。

图8日本住友电气关于未来全球超导直流输电网络的设想

图9安装在厂区的360m/10kA高温直流超导电缆

4.超导输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可再生能源比重的不断增加,现有输电网交流运行模式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因此,国际上似乎已经有了以下共识:即采用直流输电网的模式对于建设未来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电网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目前,无论是欧洲的Super Smart Grid构想(2050)还是美国Grid 2030构想,均提出了以直流输电网为骨干的网络结构和输电模式;美国电力科学院(EPRI)提出了Macro-Grid的概念,其基本设想也是利用直流环形电网来解决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和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欧洲已经计划到2020年左右将北海地区的海上风电场通过直流电网相连并网,美国规划2020年左右将大西洋沿岸建设的海上风电场通过直流网络向用户提供清洁的能源供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就直流配电网的建设着手制定标准和建立示范工程。

正因为如此,未来超导输电技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重点发展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这一点已经从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开发任务中可以看出。由于超导直流输电电缆没有焦耳热损耗和交流损耗,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输电效率。

同时,超导输直流电电缆需要的冷却系统,如果采用液化天然气(液化温度为110K)或液氢(液化温度为27K)作为冷却介质,就可以实现输电和输气的一体化。这是因为,一方面,目前已有的高温超导材料如TlBaCuO(Tc~125K)和HgBaCuO(Tc~150K)的临界温度已经超过了液化天然气温度,仅从临界温度的角度看,已经具备研制输电输气一体化“超导能源管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的特点,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天然气或氢气,不仅可以将不可调度的波动能源转变成可调度的能源,而且可以用于超导输电电缆的冷却。因此,发展“超导能源管道”也将是超导输电技术的另一重要方向。

此外,直流输电网中的短路故障开断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超导体存在超导态-正常态转变特性,即超导体在过流时迅速转变为正常态,因而利用超导体研制的短路故障限流器对于超导直流输电系统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迅速将短路电流限制在预定的水平,使得直流短路故障的开断变得更加简易。

总之,随着直流输电乃至直流输电网的发展,研究开发超导直流输电系统、超导直流输电-输气一体化的“超导能源管道”和直流超导限流器,是未来超导输电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5.对策与建议

超导输电技术属于前沿战略性高技术,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将同时对电力、能源、交通、通讯、医疗、科学研究等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建议国家科技部门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中设立“超导输电技术研究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通过制订近、中、远期发展战略路线图,突出目标驱动导向。

作为重要切入点,建议启动液化天然气温度的长距离“超导能源管道”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在超导物理、超导材料、超导输电关键技术及其在电网中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系统性突破,全面推动超导输电技术的发展,并通过15-20年的努力,建成数百公里级的高温超导输电示范系统,为我国未来能源输送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原标题:超导输电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