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一个载入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木绒乡史册的日子,14:44时,木绒35千伏输变电站工程线路第一次充电正常,17:20时,变电站主变充电结束,各项指标试验正常,变电站投运成功。至此,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建管的甘孜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宣告顺利竣工,生活在雅江县最北端的木绒乡藏族百姓也将告别世代无电的生活,迎来光明的未来。
迎难而上艰难建管保工程
雅江县木绒乡所在的地近3600米的海拔,位于雅江县西北部,距离县城约6个小时车程。木绒乡面积625平方公里。下设9个村民小组,1600多人,生活环境艰苦,是该县最后的供电盲区。
雅江木绒35千伏输变电工程由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建设,绵阳启明星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工程包括在木绒乡新建一台6.3兆伏安容量的主变,变电站具有35千伏出线1回、10千伏出线4回。
配套的35千伏线路输电线路约39公里,杆塔118基,雅江木绒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成,将担负起为甘孜州雅江县木绒乡无电户的供电服务,极大地满足雅江县木绒地区无电农牧户的用电及电网负荷发展需求,为藏区人民提供优质、可靠的供电服务。
该工程于2014年5月开工,因藏区夏季属于雨季,在连续暴雨后,冲毁施工道路,施工中断,于2015年4月复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参建人员经历了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地势陡峭、施工难度大、生活条件极度艰苦等重重考验。绵阳公司认真贯彻省公司要求,把好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关口,加强现场组织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甘孜藏区人文和地理环境,在尊重当地藏民民风民俗的原则下制定的工程建设管理,明确了安全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目标、标准工艺应用目标、职业健康目标等工程管理目标,努力克服物资供应难、自然条件恶劣、卫生条件差等困难,圆满完成了建管任务。
千辛万苦克服高原困难
木绒乡在山腰上,公路上山路段路况极差,180°转弯上坡有10多处,路段宽度均在2.5米左右,大车无法通行。雅江县八美镇直接去木绒乡变电站所在地安桂村,从八美镇到木绒乡约50公里。木绒乡在山腰上,海拔3500米,上山路段路况极差,180°转弯上坡有10多处,路段宽度均在2.5米左右,大车无法通行,运输及其艰险。变电站场址所在地——木绒乡,无手机信号,无公交车,不具备食宿条件。
去年开工后,因连续下雨导致山体滑坡、路基垮塌以及桥梁损毁等因素,施工一度中断,山上人员下撤困难,其中四十几个人困在山上五六天,最后三四天食物缺乏,只能熬稀粥捡野菜度日,施工进程异常艰辛。
由于工程线路穿越无人区,沿线穿越原始森林、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地域、塔位平均海拔3200米,最高塔位海拔4300米,3500米海拔以上的施工区域4、5月仍在下雪,气候恶劣和高原施工是本工程进展最大制约,而施工人员长期工作生活在高海拔区域,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生活物质全靠索道运输及马驼人背,为了早日抢通这最后的无电区,给当地人民群众早日建成这期盼已久的光明之路,参建人员吃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住在简易搭建的工棚,时常外面下大雨,棚里下小雨,被子经常淋湿。
在这高海拔原始森林无人区施工,运输一直是制约进度的瓶颈,就算尽力架设了索道,仍然有许多地形导致运输困难,其中有43基铁塔只能靠人工开辟道路然后马匹运输,而这些运输距离平均达到15公里,最远的6基单程达到二十五公里,在这高海拔的山区,一个长期习惯山区生活的健壮男子,在这里一天走这二十五公里也需要八个小时,而马匹在负重的情况下这二十五公里得足足走上十四五个小时,好几匹马不慎掉入六七百米的深渊,十多匹马被磨得背上都露出白骨。
植被茂密的地方野生动物众多,在山上,前后三十多人次的施工人员碰到熊和狼等猛兽,曾经有一位施工人员被饿急的狼咬伤,幸好人多将其赶走,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因地制宜创新工艺应用
由于工程大部分塔位多位于林区,且部分塔位还位于原始森林中,林区内施工的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考虑到工程大规模修筑运输道路要损毁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及树木,而且不符合国家环保、土地和林业政策要求。
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对现场进行多次详细的实地调查,经过周密的可行性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后,决定采用架空索道运输,避免了因修筑运输道路而占用大量土地,损毁树木和植被,符合绿色环保施工的要求。公司特别针对基础施工难点在于开挖的小范围和余土外运及堆放处理的特点。不仅专门编制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施工措施,还从施工现场注重施工措施是否到位。
每一基采取编号形式,开挖前每基拍照,做环境评估表,毎基环境保护有具体措施、具体负责人,过程中措施方案执行情况,基础施工完毕,环境保护自评是否满足环境评估表。现场施工垃圾清理是否完毕,施工队自查后上报项目部复查,不符合要求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整改完后再复查,如不到位者将面临经济处罚。
余土堆放都有指定位置,在挖土过程中,遵循集中取土的原则,挖出的泥土连同建筑材料堆放在彩条尼龙布上,施工现场严禁丢弃任何生活垃圾。
为最大程度既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及施工安全,又提高运输距离,提升运行速度,加大运载量,确保按照既定工期完成建设施工任务,将原定的传统的单循环式索道架设方案改为双线循环式货运索道,经过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架线施工中,公司还十分注重新技术的运用,由于工程位于森林之中,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山峦起伏,河川深切,海拔高程悬殊,交通极其不便,为有效保护林木,破解生态环境和架线施工的矛盾,绵阳公司多次勘察沿线地形、林木跨越、施工场地等情况。
针对现场地形复杂等特点,创新施工方式,采用小型、轻便的无人机展放牵引绳进行导线架设施工。采用八旋翼无人机首先展放一根轻质、高强度的引绳通过各基塔,然后利用轻质引绳不断牵引一级绳、二级绳,直至牵引一根三级引绳,完成导线架设。
原标题:绵电建管木绒变电站工程竣工 藏区百姓告别无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