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底前新增变电站27座6月1日,东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东莞市电网规划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规划建设一批电网工程项目。在2016年底前,力促我市变电站数量从目前的160座增加到187座,建设配网项目3000多个,缩窄与广州、深圳电网规模差距。并且,在十三五期间,彻底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意

首页 > 项目 > 正文

广东东莞明年底前新增变电站27座

2015-06-02 16:08 来源:东莞时报 作者: 陈栋

明年底前新增变电站27座

6月1日,东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东莞市电网规划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规划建设一批电网工程项目。在2016年底前,力促我市变电站数量从目前的160座增加到187座,建设配网项目3000多个,缩窄与广州、深圳电网规模差距。并且,在“十三五”期间,彻底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

《意见》还提到,今后,将建立电网建设与用电、用地指标挂钩制度,电网建设排名靠后的镇街,用电及用地指标或受限制。今后,东莞的变电站数量将更多,对企业及居民的供电更有保障了。

变电站数量将新增27座

《意见》提出了电网规划建设的目标。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在2016年底前“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电网工程项目,力促东莞市变电站数量从目前的160座增长到187座,建设配网项目3000多个,缩窄与广州、深圳电网规模差距,建成结构完善、抗风险能力强的全市电网主网架,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十三五”期间彻底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满足东莞市重大项目的用电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东莞电网,为助推东莞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强有力保障。

《意见》称,电网规划要纳入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留站址用地和线路走廊,保证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

今后,电网怎么建设?《意见》表示,要实行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原则。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政策、规范行为等措施,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供电企业是电网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为电网建设提供优质的技术保障。

电网建设与用电指标挂钩

东莞的电力需求增长迅猛,土地等资源紧张。因而,电网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难、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路径落实难、电网项目前期工作受阻等问题日益凸现。

《意见》称,将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纳入市重大项目,市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确保电网规划建设各审批环节全程纳入“绿色通道”无梗阻。

《意见》还提出,将建立电网建设与用电指标挂钩制度。经年度考评结果公布,对电网建设工作全市排名靠前的镇街(园区)的电源项目、配电网投资额度予以优先规划和安排,并适当增加用电指标;对电网建设工作全市排名靠后的镇街(园区)适当减少其配电网投资额度、用电指标,限制其项目用电增容报装。

此外,建立电网建设与用地指标挂钩制度。经年度考评结果公布,对电网建设工作全市排名靠前的镇街(园区)的新建重大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对电网建设工作全市排名靠后的镇街(园区)的新建重大项目限制项目落地。

相关新闻

东莞首座数字化变电站投产

昨日,记者从供电部门获,东莞电网首座数字化变电站——220千伏大朗变电站顺利投产,成为广东电网目前容量最大、110千伏出线最多的数字化变电站,将有效解决大朗片区电网“卡脖子”问题。

东莞供电部门有关负责人说,作为东莞电网首座数字化变电站,220千伏新大朗变电站共有4台240兆伏安的主变压器,总容量达到960兆伏安,相比于旧变电站4台180兆伏安的变压器,容量足足增加了240兆伏安,供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相对于传统变电站,220千伏新大朗数字化变电站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数字化新技术,更加安全和可靠。另外,该站采用了光纤回路取代电缆回路,不仅节省大量电缆投资,还有效避免了电磁干扰问题。

原标题:东莞明年底前新增变电站27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