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电和中电投终于合并了。
国务院日前已批准,中国电力母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电投),将成中国最大核电企业。中电投首任总经理、现任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将出任国电投董事长。
合并后的国电投将启动上市计划,惟没有披露具体上市日期或集资额目标。关于国电投主要管理层的决定,王炳华出任国电投董事长兼党组书记,孟振平任国电投总经理、董事兼党组副书记,所任中电投总经理及党组书记陆启洲职务被免除。王炳华曾向传媒表示,中电投与国家核电组成的国电投,其资产将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王炳华个人简历
1974年起,在辽宁清河电厂工作,历任技术员、值长、团委副书记、值长组组长、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1991年9月至1992年2月,辽宁锦州发电厂第一副厂长(正处级);
1992年2月至1993年3月,辽宁锦州发电厂厂长(副局级待遇);
1993年3月至1997年4月,吉林省电力工业局(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副局长(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97年4月至1999年3月,吉林省电力工业局(电力公司)局长(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9年3月至2001年6月,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主任;
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02年12月至2007年3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2007年2月至2015年5月,任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2015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卸任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
国电投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核电“三分天下”的格局正式形成。
不妨对比一下其他两家核电巨头的资产数据:
中国核电: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核集团的总资产为3,910.90亿元,净资产为731.48亿元,2014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74.29亿元。2014年年公司控股的投运核电装机容量为977.3万千瓦,拥有在建机组容量1161.15万千瓦(其中在建核电机组容量1159.2万千瓦)。
中广核:截止2014年底,中广核总资产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24%;在运装机容量达到2334万千瓦,同比增长37%。中广核在运核电基地扩大到4个,共计11台机组、1162万千瓦同时在运;在建13台机组,装机容量1550万千瓦。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国电投7000亿的资产体量近乎中国核电和中广核之和,合并之后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完全有资本和另两家巨头分庭抗礼。
不止如此,由于中电投在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和资源优势,和国家核电的技术优势形成了强强互补。
中电投是五大发电集团中惟一的核电运营商,于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时继承了原国家电力公司所有的核电资产,包括多个内陆和沿海厂址资源,是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之外,国内第三张核电运营牌照的拥有者。然而,相比于老牌核电央企中核与中广核,无论在核电运营经验还是核电规模上,中电投都显得力有不逮。
而国家核电的核心优势是技术研发,但并没有核电运营的资质。国家核电是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受让方和国产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1700的牵头实施单位和重大专项示范工程的实施主体,拥有较强的核电设计研发能力。
两者合并之后,资本能力、工程能力、产业链和国际市场开拓能源、核心技术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容忽视的,除了核电,合并之后的国电投实际上横跨了火电、水电、新能源等多个能源领域,合并后的国电投,一举一动对整个能源行业都有重大影响。
对于上市的问题,王炳华曾提出国家核电肯定要走独立上市这条路,一定要上市,且越快越好。但对于新成立的国电投,有业内人士认为:“整合才刚刚开始,很多事都不明确,上市还早。”国电投如果上市,那将又是一件震动核电行业的“大件事”,目前官方并没有给出任何即将启动IPO的消息。
今天在国电投合并和中国核电打新股带动下,今天的核电概念股全线上涨,有16支股票涨停。

原标题:【大公司】核电新巨头国电投问世 将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