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集团公司2015年风电运行检修技能选拔赛在大唐新能源山东公司唐珍风电场拉开序幕。来自大唐国际、大唐新能源、大唐甘肃、大唐新疆等7家分子公司的50名风电运行检修精英,经过层层选拔,从众多风机运检人员中脱颖而出,汇聚在山东,参加技能比武。大赛不仅得到了中国电力报、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副主席王书强、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冯庆禄等领导也到现场进行了观摩。王书强对大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场高水平赛事,为我国培育风电技术人才、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祁和生、叶杭冶、庄岳兴等国内风电专家也纷纷在采访中表示赛事组织之严谨、周密、公正以及考题内容之广度、深度、高度在行业内前所未有。
究竟什么样的比赛让各位领导和专家有如此高的评价?赛事组织者和承办单位,做了哪些异于常规的准备,才会获得如此感叹?记者经过采访,带您解密大赛组织全过程。
命题程序严格缜密,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为了办好这次比赛,集团公司高度重视,集团工委全面协调,统筹部署,承办单位新能源公司和新能源山东公司更是缜密安排、严格程序、细致筹备,在命题组织、程序设置、考核评判等多个环节别出心裁。为确保大赛命题水平和保密性,命题组由国家级风力发电专家——风力机协会副秘书长庄岳兴亲自带队,并邀请华锐风机厂家专业技术人员,与参赛各二级公司的1名专家型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成。5月8日,命题组陆续抵达位于烟台莱州土山镇的出题地点。
作为赛事核心组织者之一的大唐新能源公司安全生产部副主任邢德海告诉我们:“为了避免题目泄露,命题地点的所有通讯设施全部屏蔽了,包括网络和手机信号等等。命题组成员背靠背地进行出题,经命题组组长审核后对题目编号,形成考试题库,再由组长随机抽取考题,组成了A、B两套试卷,存入了保险箱。而且命题组直到全部赛程结束才能被‘解禁’。”
5月10日上午,理论考试前,所有参赛选手上交了手机,并通过安全检查后进入理论考试现场,抽取了代表个人名字的考号。整个考试过程中他们只使用这个考号而不体现姓名。考号和名字的对应表被现场密封进了密码箱,成绩公示后才会被公开。

现场开题
理论考试前的几分钟,命题组组长庄岳兴在监督下将试卷送达了考场,并现场进行开锁。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开锁后庄岳兴介绍本次共带来的A、B两套试卷,最终采用哪套试卷是由现场选手自己抽取决定的。现场选手踊跃举手,最后有三名参赛选手走上台前,通过猜拳决出胜者,代表大家在A、B两套试卷中抽取一套作为正式考试题,并当场确认另一套试卷的确为不同试卷后,理论考试方才正式开始。
国字号专家掌舵,首次真机实战收获多
此次比赛规格之高,还体现在裁判组成员的组成上。本次大赛除设总裁判长以外,裁判组组长由风能协会副主任委员叶杭冶亲自担当、亲自监考。叶杭冶是风电行业的资深专家学者,出版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等学术专著在国内有很大影响力。此次大赛组委会邀请叶杭冶老师来主持大赛裁判工作,这也令前来参赛的大唐风电小伙子们无比兴奋。
除了祁和生、叶杭冶这样的专家,裁判组现场裁判成员全部都由华锐风机厂家的专业人员担任。为了让实操部分的评分更准确、公正,命题组和裁判组多次现场踩点,逐步分析考题设置情况,并量化考试操作步骤和得分点,真正做到了步骤、细节的精细化。
5月11日,比赛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据负责现场考试指挥的新能源山东公司安全生产部主任张新宇介绍:“这次大赛有5个实操考场,参加大赛的5台风机均进行了严格的安全防护。这次考试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际操作考试,之前的第一届比赛都是在模拟机内进行,这样用真机现场实际操作还是第一次,对参赛选手是一次真正的考验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考题设置上,叶杭冶介绍:实战考试题目设置的难度很高、涉及知识面很广、专业性很深,如果想取得较好成绩需要选手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技术水平。”

实操考试
新能源山东公司选手高德泉、孙研宾考完试接受了记者采访。“今天考试共处理了急停、变桨通讯、安全链、刹车和数字模块电源5个故障,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但考试对自己的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提高了不少。这次考试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要求,但通过比赛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我们非常喜欢风电这个专业,以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努力,还会来参加下一次比赛。”甘肃发电公司选手何子豪和新疆清洁能源选手张永志也认为:“这次大赛非常公平,风机实战运检也锻炼了我们的故障处理能力,裁判的现场点评和兄弟公司选手间的交流也让我们学到很多经验,会将这些收获带回去跟公司的同事分享。”
成绩公示见分晓,状元背后是汗水
在比赛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在4号考场,新能源公司试验研究院的参赛选手李宏斌、孙广超,正在风机机舱内紧张地排除命题专家设置的5处故障点的最后一处,不料起初使用正常的万用表出现了导线虚接,信号不稳,导致了故障误判,从而偏离整个故障的处理方向。发现万用表故障后,两位选手足足贻误了10分钟,在与裁判申请换表后,他们继续处理后续故障。知道这样情况,记者一直在担心他们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还能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吗?
没想到,当大赛成绩发布时,我们清晰地听到,大赛第一名、第二名就是新能源试验研究院的李宏斌、孙广超!于是记者带着祝贺、好奇和一串的问号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裁判评分
在回顾这次意外时,他们很淡定也很坦然:“这次意外的插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对我们是一种锻炼,也为9月份要参加的全国大赛做了很好的预演,毕竟在比赛中什么样的突发情况都可能发生,这更要求我们能够从容应对比赛。”但为什么在比赛中遇到了意外的情况他们还能成为状元、榜眼,我们进一步了解后才明白——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比对手多百倍的努力和付出。
李宏斌、孙广超都是来自新能源试验研究的检修工,研究院的前身是新能源检修公司,他们是在那个时候就开始从事风机检修工作,到现在已经有5、6年了。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到新能源公司全国各地的风场做过风机运检维护,也为集团公司其他分子公司提供过风机检修服务,因而接触到各种品牌的各种机型,虽然都还很年轻,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检维护经验。为了备战此次大赛,他们白天在风场进行风机检修,晚上就开始学习备战,为了促进学习效果,李宏斌等来自新能源研究院的5位参赛选手还约定每晚10点准时相互出题考试。凌晨4点,别人还在睡觉,他们已经偷偷爬起来学习。即使白天工作量很大的时候,他们也务必保证每天4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不论在工作岗位、还是在职工宿舍、或是是在别人的假期,就像孙广超所说的:“我们作为风机的检修人员,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站的工作地点在哪,但是走到哪我们都会带上风机理论的相关书籍,走到哪里、学到哪里,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国大赛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大唐风电人争光。”
其实,风电检修人员很苦,常年在草原、荒漠、偏远山区作业,不管严寒还是酷暑都要登高爬风机检修,但集团系统还是有一批批优秀的风电检修技能人才涌现出来,因为他们热爱风电这个行业,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努力,“天才会蓝,会更蓝;水才会清,会更清”,李宏斌、孙广超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次大赛,是激烈的选拔赛,也是塑造更多个风电技术能手的起点……
原标题:风电精英聚齐鲁,竞技场上赛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