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央企老总去哪儿?《国资报告》记者的“大数据”告诉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国企改革画卷徐徐展开,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已是刻不容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走向深入……2015年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以2015年为节点,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将如何勾画未来蓝图?新春伊始,这些问题已经摆在了各大央企负责人的案头。2014年12月—2015年2月,各大央企结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及国资委的工作部署,密集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国资报告》杂志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市场 > 正文

【国资报告】五大发电等央企老总们的2015

2015-03-06 09:02 来源:国资报告 

2015,央企老总去哪儿?《国资报告》记者的“大数据”告诉您。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国企改革画卷徐徐展开,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已是刻不容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走向深入……2015年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以2015年为节点,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将如何勾画未来蓝图?新春伊始,这些问题已经摆在了各大央企负责人的案头。

2014年12月—2015年2月,各大央企结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及国资委的工作部署,密集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国资报告》杂志记者对位列世界500强的40余家央企的2015年工作会议进行梳理,分析和比较央企负责人关于国企改革、新常态、经济形势、工作重点、创新驱动、走出去、党风廉政建设等问题的阐述,试图勾勒出他们2015年工作的大致方向与脉络。

分析显示,各央企负责人对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均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但侧重点不同;针对一些问题的具体规划和举措,详略不一。这体现了各大央企所处环境、行业及自身发展的不同特点,也显示出企业在各方面工作推进的深度不同。

各央企负责人在讲话中,在企业的管理运营、新常态、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着墨较多,显示出转型发展、适应引领新常态、反腐倡廉的极大的决心和勇气;但在国企改革具体操作层面的内容相对较少,这与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尚未出台有关,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企业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央企的积极性,使央企的转型发展能更稳更实更有成效,进而成为改革典范,将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接下来要面对的重点问题。

1. 深化改革成共识

43家央企负责人均提到了“深化改革”

有5家央企明确提及混合所有制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薪酬改革出现频率相对较高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整体上市提及较少

点评:

“深化改革”成为高频度出现的热词,充分说明了央企对于改革的重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乔保平等央企负责人强调把握混改节奏,与中央和国资委的精神相一致。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体现了对国企改革的慎重态度。国资委主任张毅在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也强调,国有企业要因企施策,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不过,和各地方政府将混改作为重头戏相比,央企对于混改的强调并不普遍。

如何实现国资委在启动“四项试点”时所强调的试出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探索新路子及新方法,做到改革落地、顶层设计与实践同步推进,各大央企还应更加积极主动,进行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2. 依法治企成焦点

被多家央企列入2015年的工作议程近20家央企负责人提及并详细解读

点评:

2014年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依法治企则是依法治国在国企改革中的贯彻和落实。2014年11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法制工作会议,会议明确要求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

努力将中央企业打造成对外依法经营、对内依法治理的法治社会模范成员,并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打造法治央企,不仅是中央企业做强做优的必由之路,而且对于推进发展国家建设和市场经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明忠就提出,要坚持依法治企,深化企业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做到依法经营和维权,确保从严治企、依法追责。中国兵器集团董事长尹家绪要求,提高依法治企能力和水平,建设“法治兵器”。

3. 积极应对新常态

43家央企负责人均提及新常态

多家央企负责人把新常态作为报告的主题,并列专章阐述

13家央企分别提出转型、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以应对新常态

点评:

央企重视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央企一般体量较大,且大都属于传统产业,近年来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为明显。张毅曾指出,近年来,大规模投资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快速扩张,如钢铁、有色金属、造船、煤炭等重化工行业的产能接近峰值,市场基本饱和。大部分中央企业都面临产能过剩、产销衔接不畅等巨大压力,有的企业大幅减利甚至亏损,个别企业已经陷入经营危机当中。张毅还特别强调,对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新常态,已成为中央企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如何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将是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课题,并将深刻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的走向。

张毅指出,2015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张毅还强调,对于国有企业来讲,适应新常态,关键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做好“加减乘除”。

对此,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提出,把研发做强,靠技术引领和服务增值实现转型升级。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提出,要加快互联网化转型,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基因。南方电网董事长赵建国提出,南网公司要转变经营理念,主动投身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学会用市场化手段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

相对于国企改革,央企应对新常态的心态更积极,不仅把新常态看做是挑战,还将其视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契机。

4. 创新驱动成潮流

24家央企的负责人明确提及创新驱动

中国能建、中国有色矿业、中国铝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强调自主创新

宝钢、华电、招商局强调工业4.0概念

中国远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招商局、中交建等企业负责人关注互联网

点评: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国资委秘书长闫晓峰指出,未来将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闫晓峰还表示,要加大传统产业、传统工艺技术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结合的力度,让大多数处于传统产业的中央企业的技术、装备、产品跟上高新技术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进步,从而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上述央企对于创新驱动的重视,以及对于工业4.0概念和互联网的关注,均体现了央企的创新积极性,并预示了央企未来的投资和发展的方向。

5. 国际化配合国家战略

十余家央企负责人在工作会议上提及国际化

近10家央企负责人在工作会议上提到“一带一路”,主要分布在能源、交通、建设等行业

中交建等企业召开“走出去”专题会议

点评: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而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国企进一步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一带一路”沿线覆盖人口超40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能。

今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也指出,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

华电、中远、中交建等能源、交通、建设等领域的重要企业负责人,在工作会上对“走出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强调了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这与国家战略的优先选择分不开,也与这几家央企自身的特点和天然的嗅觉分不开。

此外,自2014年起,并购重组与“走出去”成了一对值得注意的现象。继南北车合并进入实际操作后,有消息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中电投合并事宜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央企并购整合的步伐正不断加快,其好处也显而易见:对内可以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对外可以将相关央企按板块整合成统一的行业国际公司,一致对外竞标,有效避免同类央企在海外恶性竞争。

6. 党风廉政建设刻不容缓

43家央企均提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大部分央企在年度工作会之后均召开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

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月19日,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充分认识中央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会议要求,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企,增强党性观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含糊。

央企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央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牵涉面广,社会影响大。从以往的巡视结果来看,一些央企在作风、纪律、腐败、选人用人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央企反腐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对此,43家央企的负责人围绕干部任用、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对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并且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和勇气。

张毅曾特别强调,要充分认识中央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严峻性。据了解,中央今年将完成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企业巡视全覆盖,这意味着中央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将全面展开,也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原载《国资报告》杂志第三期,策划:朱梓烨、原诗萌,执笔:原诗萌)

原标题:央企老总们的2015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