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在田湾核电厂开展的一场核应急综合演习明显让人感受到,我国核电厂综合应急演习正迎来升级版新常态。
此次田湾核电厂核应急实战演练的与众不同显而易见:首次全面检验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安全应急相关改进行动和成果,首次启用中核集团核电厂核应急资源力量建设的响应能力,首次开展时长一天半的综合应急演练,首次由包括国家监管当局、国务院核应急办、各核电集团以及俄罗斯合作方等多方参与。而此次演练也达到令人满意的“真演真练”的实战效果。“核应急演习的经验性与实战性已越来越明显。”参与此次演习的相关专家对之感受深刻。
无疑,田湾核电厂的这次综合演习的模式也将成为今后核电厂综合演习的一个“标配”,我国核应急能力与水平也将随着核应急体系及核应急演练的完善而不断演进。

启用防水闸门
顶层布局
作为核电安全的“保底”工程,核应急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丝毫不敢懈怠。
我国核应急工作起步于我国核工业事业发展初期的上世纪60年代,系统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始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核应急体系。伴随着我国核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福岛核事故后,汲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加快了核应急能力建设步伐,也迎来了其升级时刻。
2014年5月5日,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牵头组织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中电投、国核技和华能集团共同签署了《核电集团公司间核事故应急相互救援合作框架协议》。这是我国核应急建设在福岛核事故后的一个重要行动,也是推进我国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新突破。由此,我国建立了跨集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救援“绿色通道”。
此前的2013年7月,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正式向社会发布。福岛核事故后,进一步完善了核应急组织机构和核应急体系建设,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成员单位由18个增至24个,设省级核应急组织的省份由12个增至16个。与此同时,各核电集团按照国家相应法规的要求,也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这一切构建起了我国确保核安全和民众安全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原标题:中国核应急演习“升级”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