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下午,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附近,东管头配电网建设改造标准示范培训基地又迎来一批参观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讲解员张师傅熟练地介绍着基地内的防鸟横担、支柱式避雷器、电缆防外力盖板等新设备、新技术。谈到东管头示范基地的特色,每基电杆、每台设备、每面柜子张师傅都了如指掌。示范基地2014年9月建成后,成为国网北京电力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样板间”。基地的建设全部按照国网北京电力最新发布的配网技术改造原则、设备选型及典型设计技术。可以说,国网北京电力以示范基地作为样本开展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虽然试点面积不大,却开了一个好头,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报道 > 正文

配电网建设:首都配网升级改造记

2015-01-14 09:32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 杜敏

2014年12月16日下午,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附近,东管头配电网建设改造标准示范培训基地又迎来一批参观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讲解员张师傅熟练地介绍着基地内的防鸟横担、支柱式避雷器、电缆防外力盖板等新设备、新技术。

谈到东管头示范基地的特色,每基电杆、每台设备、每面柜子张师傅都了如指掌。示范基地2014年9月建成后,成为国网北京电力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样板间”。

基地的建设全部按照国网北京电力最新发布的配网技术改造原则、设备选型及典型设计技术。可以说,国网北京电力以示范基地作为样本开展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虽然试点面积不大,却开了一个好头,光纤到台区、营配数据贯通、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整体思路在这里都得到了集中展示。

谈到“样板间”的作用,国网北京电力运维检修部检修三处处长辛锋说:“通过大量的培训和实践,东管头示范基地让我们正确了解并认知了新设备、新技术,有利于典设标准的推广和严格执行。”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国网北京电力加强配电网统一规划,保证与电网整体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与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发展相适应,完善配电网结构。

2014年,国网北京电力制订了《2014~2017年首都高可靠配电网提升行动计划》,在改善网架结构、提升装备和配电自动化水平基础上,兼顾农村电网、老旧小区和重点区域架空线入地等民生工程,全方位提升首都配网建设水平。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国网北京电力从首都的特殊地位出发,结合不同区域的差异化需求,形成涵盖网架结构、设备选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内容的整套技术标准,出台了《配电网建设改造原则》等5项配网典型设计、设备选型原则。

按照东管头示范基地的标准,首都配电网升级改造全面铺开。

深化应用

亦庄营配数据贯通工作率先完成

2014年9月28日,对北京亦庄地区的配电网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当天,国网北京电力确定在亦庄地区启动营配调数据深化应用试点工作,从电网运行、客户服务和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制定了37项管理创新和业务提升要点,实现数据的深度开发应用。

惠及百姓的配网改造试点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2014年10月份,亦庄开发区管委会专门组织发改局、规划局等部门联合办公,审核通过了试点工作70项工程项目的立项核准,推进工程项目进程。

据介绍,亦庄配网改造完工后,配网故障研判和设备状态评价自动化、客户报修位置可视化定位、客户报修预判与快速答复等都将随着首都配网建设改造的开展分阶段实现。

“这意味着我们一年要干4年的工作。这对一般每年不超过5项大型生产改造项目的亦庄供电公司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面对难得的地区电网发展机遇,亦庄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付义兵坦言,试点建设启动之初,国网北京电力就做好基础工作,认真分析工作的难点和关键点,在解决问题上下工夫。为此,国网北京电力按照“专业对口、业务精湛”的原则,选派了11名专业技术骨干支持亦庄试点工作。亦庄供电公司还细化里程碑计划,定期召开周例会与推进会,协调各参与部门、单位解决试点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在不断的研讨中,配网调度管理、配网抢修指挥管理功能、电网运行指挥系统等业务提升需求分析渐渐明朗,82项亦庄配网试点工程安全管理跟踪表绘制完成……亦庄地区试点走在了前列。

报装自动化、实时监测线损、停电通知到户……2014年年底,随着亦庄供电公司营配贯通工作率先完成,亦庄地区8万户居民客户也在2015年率先享受到智能用电服务。

6.2万台区

提前完成低压电网数据采录

“刚6点您就来了,那家住户总是早出晚归的,不知道今天有没有人在家。”2014年12月14日,寒冬初晨,亦庄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边穿外套,边对进门的亦庄供电公司营配贯通工作人员说,“你们真够执着的!”

类似这样与物业沟通的工作,在营配贯通工作的现场是家常便饭。“我们要挨家挨户地、反复与小区物业沟通,才能准确采录客户表箱数据,核查客户低压电气系统图,完成分相检测工作。”亦庄供电公司营销部员工佟君粗略地算了一下,他平均每天要录入4000条客户信息,工作量可想而知。

与佟君相比,海淀供电公司员工潘国柱有时为采录一组数据,要钻进狭小的地下室和偏僻的小胡同。在远郊区县,有时采录人员还要翻山越岭才能收集到分散居住的客户的信息。正是靠着他们的执着和认真,现场核查、画图、贴码、扫码、分相、整理并导入系统,国网北京电力2014年年底提前完成了6.2万个台区的低压电网数据采录工作。

“仅从低压数据来看,完成营配贯通工作不亚于制作一幅精细的北京地图。”谈到数据采录,国网北京电力营销部副主任宋鹏说,“从变压器一直到客户表箱,都要巡视核查一遍,核数据、测电源、找线路,一点儿也马虎不得。”

能成功收集这些庞大而精细的数据,归功于各部门打破壁垒、通力配合。国网北京电力从执行层面打通专业间信息壁垒,将运检人员分配到各供电所,与营销作业小组合并,通过供电所集约管理实现整体联动。工作人员总结出普通住宅小区“流水作业法”、别墅小区“一站作业法”、剩余客户“分期作业法”等工作方法,创新使用可视化CAD拓扑图工具、分相仪器操作台工具……他们边干边总结,各单位将先进经验随时拿出来交流推广,提升工作效率。

“营配贯通数据采录完成后,电网GIS系统将建成营配一张网,实现生产数据和营销数据共享和融合。”国网北京电力科信部主任王鹏解释说,发生故障后,数据系统可自动研判,将依赖报修电话的‘被动抢修’模式转变为‘主动抢修’,实现对停电客户的主动告知和‘主动服务’。”

按规划,国网北京电力将用4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届时,首都一流配电网建设所呈现的改变也将清晰可见。

原标题:首都配网升级改造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