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话大冒险”继续走起。能源圈里的亲们如今的生活状态究竟是“水深火热”还是“风生水起”?今天来看008号选手的真心话。能源领域变革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在哪里?是“人”:那些有专业积累,能跨界,有远见的人可能比起制度、技术和大环境来说都更有力。能源领域变革和发展的阻力在哪里?也是“人”:既有 VIEW又有OVERVIEW 的人太难得。而今天的能源人 008号就是这类难得人才中的一位。代号008,他身兼数职:既是海外某电网公司的全职员工,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市场 > 电改 > 评论 > 正文

能源人私密谈话008号——讲述新能源、能源互联网与电改

2014-12-04 14:44 来源:无所不能 

“真心话大冒险”继续走起。

能源圈里的亲们如今的生活状态究竟是“水深火热”还是“风生水起”?今天来看008号选手的真心话。

能源领域变革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在哪里?是“人”:那些有专业积累,能跨界,有远见的人可能比起制度、技术和大环境来说都更有力。能源领域变革和发展的阻力在哪里?也是“人”:既有 VIEW又有OVERVIEW 的人太难得。而今天的能源人 008号就是这类难得人才中的一位。

代号008,他身兼数职:既是海外某电网公司的全职员工,也是合作协会的创始人,更是能源领域的意见领袖。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他用专业的稿件,犀利的观点和对“能源互联网”的全局构想切切实实的“火”了一把。那么他的2014关键词是什么?他对目前的生活、工作状况满意么?快来看今天的【能源人˙真心话】。PS.如果你也想说出你的故事或推荐朋友成为被访者。

能豆君:你在德国多久了?出于怎样的原因去的德国?

008 号:我是02 年 4月份到的德国,已经 12 年了。第一年在德国是纯粹的学德语,用九个月的时间通过了德国的语言考试。这一年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从爬开始学习怎么走路。这个过程能锻炼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想办法和人沟通的能力,这个能力对人一生都是有意义的。

能豆君:听说你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从国内某供电局辞职去的德国,您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008号:是为了“能源互联网”。当时听到了一个“电力线上网”的说法,我觉得这种技术能把能源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个技术是德国人的,所以就想到去德国留学。但到了德国后,学校的教授说电力线上网的技术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很难商用,不妨多关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专业课程,于是我就选了很多风电、光伏、燃料电池、储能方面的课程,这在 2003 年还是属于很前沿的,我到现在还对新能源领域保持关注和研究。

能豆君:2014年最兴奋的事情是什么?

008号:年初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能源互联网的文章,一开始没有太多人关注,大家也不清楚能源互联网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到了 8、9 月份“能源互联网”这个词突然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包括“配售分开”、电动汽车这些相关的领域的话题也热了起来。当然没有“无所不能”是不可能的。套用雷军的话就是,这一切的发生让我觉得有一种“站在风口的猪”的感觉(能豆君注:雷军称:“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人这辈子要成就点事情还是需要时代大潮的推动的。虽然风还没有来,但是你能感觉到风已经接近了。就拿约稿的数量来看:我今年最高峰的时候一个月写过 5篇专栏,这要放在两三年前德国能源转型还没有如此影响力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

能豆君:成名的感觉是怎样的?

008号 :算成了一些小名吧,离真正的成名还差的很远。我的人生理想就是 40 岁之前要上CCTV 的对话节目,和大家真正的谈一谈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我还有 4 年时间。

能豆君:得到这样热烈的反馈给你的最大感受是?

008号:我觉得是忧虑。第一,在一个行业在大发展的过程中,我感到国内的企业、民众甚至是决策部门其实并没有做好迎接这个大发展的准备,也没有一个好的计划,反而更多的是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阶段。第二,不管大家想搞能源互联网还是促进新能源发展,都需要跨行、跨界的人才聚在一起集体研究。这就要求或者是有一个平台或联盟来动员单位和个人,或者有既懂能源、又懂互联网还懂金融的个体。两者各取其一皆可,但是我目前既没有看到平台,也没有看到个人。

能豆君:您觉得停留在“道听途说”阶段的原因在哪里?

008号: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制度问题,国家提供了很多的科研项目和创业模式,但是具体操作的人往往没有全局的 OVERVIEW。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德国,工业发展已经到了很复杂的阶段,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人既有 VIEW又有OVERVIEW ,既能看到一些前景,又有一个全局观,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在整个环节中的角色和地位,这样的人很少。

能豆君:您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人么?

008号:我觉得是。我不敢说我的全局观是正确的,但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培养自己这样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文章和我所在协会创办的一些活动国内的同行会比较喜欢,我们相对来讲态度更客观,更了解中国国情,更努力的在想如何把德国的成功经验用过来。

能豆君:一份全职工作,一个专业协会,还要一个月写五篇专栏,您是如何保持这样的高产的?

008号:有的人劝我说没有必要这么拼,何必呢。实际上是兴趣和爱好一直支撑着我。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很多年,最早年的时候我是张朝阳的粉丝,互联网的粉丝,很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那时候的能源行业没有太多活力,但是出于个人的无端的信仰和直觉,我一直坚持能源互联网这个方向,预测有一天传统行业要和互联网结合,到时候像我们这种比能源人多懂一点互联网,比互联网从业者多懂一点能源的人,会有大放异彩的一天,所以我一直在这个行业里坚持。

能豆君:你刚才说在12年前出国读书就是因为有了“能源互联网”的想法,那时就有这个概念了吗?

008号:那时候还没有形成这个概念,但是我当时觉得这事儿有搞头。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要“混搭”:要做能源领域里面懂互联网。当然,我当初并没有想好应该怎么做,而我现在已经非常清楚能源互联网应该怎么做。我认为互联网的真正价值是通过跟传统产业的结合改变人类的生活,并不只是停留在虚拟世界里,而应该更多的通过对生活、工业生产、对商业社会的改变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这是我理解的能源互联网。

能豆君:能源互联网的实现需要一个制度的大前提么?您对今年的电改进程有什么看法?

008号:很多人都说只要打破了国网的垄断就可以做能源互联网了,新能源就能发展了。但我的个人观点认为,并不是非要一一对应的。新能源的发展和电网垄断是有关系的,但不能说把电网拆了能源互联网就一定能产生,没有这样必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改革或者一种新的制度的出现,恰恰要靠这个产业本身发展了,想做这个事情的人多了,才能慢慢影响整个制度发展。

我个人觉得,常常是发改委、国家电网的领导在能源互联网的想法会更多一些,反而下面的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主还在随波逐流,浑水摸鱼的状态。

我觉得非常明确的一点就是,电改和制度的突破,不是说你先去期待,然后再去评论这个制度的好坏。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事情,先去影响这个产业链,一步一步的推动产业的发展,不能把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寄托在处在庙堂之上的人。而是恰恰要反过来:先把产业做好了,去突破所谓的牢笼,这才是现代社会应该具有的姿态,也是现代企业家应该具有的文化力量。

企业家们也必须要有一个意识就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地方情况复杂,利益相关方牵扯众多。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非常忌讳制想定出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大全之策。我认为真正合理的政策是: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模式去做一些示范项目和示范区域,并且慢慢地去总结经验,让不同的利益方一起得出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能豆君:简要来讲,中国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机会在哪里?

008号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就是没有什么技术是人用不了的。就像当年互联网起来的时候,大家会讨论“信息高速公路”在中国是否可行,当年搞电商的时候也有人说国内的信用体系和交易体系没有建立,所以肯定做不起来,但事实上中国人民都成功了。如果一个事情在很多国家都实现,是大势所趋的话,中国就可以通过一种方式来完成,这个方式要依托于中国的国情,就像我们的支付宝和京东,都是很有中国特色的。

创新的真正关键只可能是人,而不是制度、技术、大环境。只要有知道怎么做的人聚合起来不断的去实现和推动这个目标,并不断团结越来越多的人,就可以成功。当然,前提是这些人必须专业,也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能豆君: 2014年能源界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一个人?

008号:应该是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今年国家电网在海外有很多大的动作,而刘振亚提出的一个宏观的“能源互联网”概念,可以感觉到他整个的想法和逻辑是和世界接轨的。今年电网有了很多举措:比如特高压输电跨过争论阶段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五月份两网放开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对市场震动也很大。和电网员工接触的越深越能感觉到,真正懂行的人都在国家电网的 180万员工里,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在机制允许的情况下把有能力的人从这个系统中释放出来,做最前沿和最高科技的东西。从刘振亚今年的演讲中可以看出来,他在引领这个时代的大潮,这并不容易。我接触电网员工很多年了,觉得他们现在比以前忙了很多。以前回国还可以约他们吃吃饭喝喝酒,现在要等到 10点才能约见吃个饭。他们的压力更大了,要学的东西也跟多了,他们需要在体制内挣扎:既要完成上面的任务,还要不断学习充电。

能豆君:您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是?

008号:我在海外的一家电网公司工作,总的来说就是维护1800万人民的光明工程和售电安全。我们是能源行业的甲方,在信息、产业链上是比较主动的地位,所以获取信息比较充分,这也是我保持吸收丰富信息量的原因之一。

能豆君:您现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008号:8个小时左右吧。其他时间都放在协会工作上了,还有一部分时间放在老婆和孩子的身上,我现在每个星期都要保证和老婆孩子有分别独处的时间。

能豆君:和老婆是在德国认识的吗?她支持你目前的工作么?

008号:对,我们是在读语言的时候认识的。我老婆也是个新能源爱好者,她本身也做报道所以对这个行业也比较了解。现在我儿子在外面旅游看到风车也会喊“爸爸看,电风扇!”所以为什么说德国能源转型做的好?德国重视媒体宣传,整体的新能源氛围很好,比如在路边能看到光伏和风机的风景,去加油站也可以看到充电桩,这些对下一代的影响都挺大的。

能豆君:您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满意么?

008号:我对今年自己的生活状态其实不太满意:这一年太忙,陪家人时间太少,原因是我在八小时之外做了太多原本可以不做的事情。虽然这样是为了远期发展,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爱好,但是确实牺牲了很多个人时间。一个有老婆有孩子有别墅有车子每年 30天度假的人来讲,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这是我老婆经常问我的问题……我觉得中年男人要勇敢承认自己的状态不够好。(能豆君为能源界的中年男子们默默加油)

能豆君:想过回国创业么?

008号:回国还是创业?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我也有这样的思考,但是最后的抉择应该是一个个人配置最优化的问题。我经常说接下来的 10年是中国企业海外真正扩张发展的 10年,势必需要很多人才。我的观点是:中国企业要改变一下思路,不要老是觉得外国人请来就是做高管做大头才是国际化,要有中国人去管理外国人把公司做好的底气。当然这需要相应的人才,需要语言知识形象都可以游刃有余人来和外国打交道。作为比较外向也有很多资源见过场面的我,可能有更好发挥的地方,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工作。在海外给中国公司工作,才是这个时代的最时髦。

原标题:【能源人私密谈话008号】能源跨界者:“2014给我一种‘站在风口上的猪’的感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