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路电磁辐射”是错误概念———这是在北京市科协组织的“ 电磁环境与健康”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信息产业部真空电子所、华东电力实验研究院、中国电力学会等权威专家的一致说法。
专家们表示,通常所称的“高压线路电磁辐射”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权威组织在有关高压电的正规文件上,都不采用该词。因为,电磁辐射是针对波长很小的微波而言,但输电线频率为50赫兹,电磁波波长达6000公里,即使是500千伏的超高压线路,也不会产生强烈磁场。否则,通过辐射导致的能量损耗将是个天文数字,架设输电线路也变得没有意义。

居民密集区兴建220千伏及110千伏户内变电站有害吗?
由于工频电磁辐射能量极低,而且严格按照了环境影响评价设置安全距离,因此,在城市中心负荷密集区域包括居民密集区建设220千伏及110千伏高压变电站,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建设方式,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是合理可行的。我国对城市中心区建设220千伏及110千伏高压变电站有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规定,其中对安全设计要求等技术标准非常严格。目前在福建厦门,为综合利用土地,已有一座220千伏和两座110千伏变电站与商住楼盘合建在一起投入使用,还有一座220千伏正与商住楼盘合建中。
另外,220千伏及110千伏户内变电站对周边的实际影响主要以电磁感应效应为主,而不是电磁辐射。实践证明现场电磁感应数据比国际、国内的相关环保标准值要低很多,完全符合国际国内相关的环保标准。
卫生部门以及电力系统均曾对输变电设施操作员、维修工等长期近距离接受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工作人员进行密切的健康监测,没有发现任何因电磁辐射致病的案例,也说明了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的安全性。
据上海市拟出台的《上海市变电站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规定:“变电站一般与居民住宅或其他环境敏感目标保持适当距离,220千伏为20米,110千伏为15米”。认为:只要变电站达到上述距离要求,都满足安全和环保的要求。
城市输变电工程为什么会建在居民区?

为什么输变电工程非要建在居民区,而不是建在偏僻的郊区,这是很多群众关心的问题。
打个比喻,社区的居民多了,公交公司就会在附近设置公交车站,满足居民需要。同样,由于近年来城市用电量持续大幅增加,然而按供电要求,一个大的变电站只能覆盖1~20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供电范围为0.56km~3km)。所以随着城市的发展、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新建的变电站只有进入居民区,才能把电力输送到附近的居民家中,才能满足居民的用电需要。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专家说比月亮对地面辐射量还小?

电力系统为工频50Hz。工频电磁辐射是一种极低频率的电磁场,它与广播、电视等高频的射频电磁辐射有着本质的区别。工频电磁辐射电磁波空间传输能力差,在一定距离外,其影响可忽略不计。
辐射专家实测后指出,全室内变电站,本身工频辐射能量已经非常小,加上周围建筑屏蔽的作用,其辐射可以忽略不计,对周围的辐射量比晴朗天空满月对地面产生的辐射量还小。
因此,可以说,由于采用50Hz的极低频率工频,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电磁辐射是否神秘、可怕?
电磁辐射也是一种物质,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太阳光、家用电器等都会发出强度不同的辐射,电磁辐射是我们生活时刻也离不开的“朋友”。
原标题:电网及变电站与安全、电磁辐射、环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