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18:16,六安电厂二期集控室里掌声雷动,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创造了10个月完成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从炉架吊装到投产发电的电力建设新纪录。运行期间,各项指标优良,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投入率达到100%。
为履行华电对安徽省“6.30”的郑重承诺,该厂将“一年双投”纳入年度四项责任制考核目标,始终坚持“高严细实抓基建,精雕细刻创精品”的基建理念,严格落实“336”基建工作思路,戮力投身“二次创业”,同心建设“五个华电”, 成就了全体六电员工十年来的夙愿,开启了六电事业的新征程!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辟新路
2013年8月22日,安徽省政府与华电国际双方协商、郑重签约:只要六安二期完成2014年6月30日投产目标,省政府将重点推进华电在皖后续项目发展。实现“6.30”目标,不仅关系六安项目投产发电,而且直接影响华电在皖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要实现承诺,就意味着66万机组安装工期要由14个月压缩到9个月,在世界电力建设史上都没有先例。但是,承诺就是军令状,必须勇往直前,没有退路,这是六电人的荣耀和使命,更是六电人的责任和担当。从那一刻起,华电国际总部、安徽分公司、六安电厂和参建单位,上下紧密配合、逐级联动、共同发力,以创新思维披荆斩棘,以务实举措步步推进,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工程从前期立项到实现“双投”,凝聚着上级公司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集团公司李庆奎董事长先后两次来公司调研指导,华电国际、安徽分公司领导多次深入工程建设现场,及时了解进展情况、主动协调建设难点。六安电厂发挥工程中枢作用,以深度策划为前提、以资源保障为支撑、以关键项目和关键时段的强化措施为补充,持续改进和完善项目运行机制,着力加强总部管控力度,通过生产、经营、政工“三大系统”对项目执行的进度、安全、质量、成本、服务“五大要素”实施职能管理、过程跟踪和提供支持服务。参建各方按照六安电厂的管理体系精确运行,发挥专业优势,集中优质资源,勇于承担各自责任,以确保“6.30”投产目标为主线,千方百计抓关键、推进度,想方设法保质量、保安全。
倒逼工期,多方协助创奇迹
六安电厂倒排工期梳理关键路径,反复核算关键节点,确定了实现“6.30”的核心在于控制设备供货和安装调试进度。
公司顶住4号机主机合同签订较晚的压力,争取多方资源向六安项目倾斜。2013年8月,顶着高温酷暑,华电国际公司总经理陈建华亲自带队,与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徐旭、副总经理李秀财一道赶赴上海协调供货事宜,经全力协调,完成三大主机设备合同的签订,并取得主机设备厂全力配合建造交货承诺。六安电厂内外并举,专人进驻厂家,及时掌握设备排产情况,超前做好措施应对。催交过程中,#4汽轮机中压缸成最大的拦路虎,经过多次沟通协调,反馈意见是:以最快的速度制造,也要在5月底才能完成。比排定节点整整晚了一个月!工期异常紧张、一天都不能耽误。该厂总经理于世秋果断决策:前移催交时间关口,敦促上海汽轮机厂按时履行合同;委托两家单位制造,优选速度最快的供货方;聘请设备厂退休员工实时掌握制造进度。经过催交设备人员的定点跟踪落实,三管齐下的措施见到成效,确保了中压缸按期交付,有效解决供货之忧。
按照常规方法,#4机组按期投产是不可能实现的。加快安装调试进度,六安电厂牢固树立“只为二期投产想办法,不为工期滞后找借口”的信念,并融入基建工程的全过程、全方位,与硬约束相互促进,彼此共融,凝聚合力,提升管理。施工期间,六安电厂提出“以设备到货促安装、不让安装等设备”的设备、安装均衡理念,形成设备供货、安装工程的双向互促格局,保证了工期目标。“全面紧前施工、全面平行施工、全面交叉施工”的施工理念,积极优化工序安排,最大限度实现作业空间的有效搭接、时间的合理衔接。率先成功应用相控阵超声技术检测过热器、省煤器、水冷壁等受热面小径管焊口,缩短检测工期10%以上。为快速提升运行人员的技能水平,实现基建、生产“无缝对接”,六安电厂创新实施运行人员主导机组调试的新举措,“倒逼”运行人员尽快熟悉运行设备,满足接产要求。为做好投产准备,该厂还超前做好脱硫、脱硝电价和电量落实等工作衔接,完成发电业务许可证办理、并网安全性评价、环评验收,确保两台机组168试运后直接转商业运行,实现机组早投运、多发电、早收益。
全程管控,恪尽职守保红线
安全红线不得逾越。“今年2、3月份,每当凌晨3、4点到现场查看,#4炉施工现场灯火通明,焊花飞舞,机械交叉作业,钢结构立体安装,我最担心的就是工程安全问题”,六安电厂总经理于世秋事后回忆。
是的,快速推进的施工过程,安全如何做到万无一失,六安电厂从领导到职工,压力空前巨大、考验无处不在。六安电厂始终坚持“管基建必须管安全”,全面实行工程管理人员“一岗双责”和公司领导带班的24小时特护值班制度,确保任何单位、任何施工不得触及安全“红线”,绝不因赶工期而开“绿灯”,现场安全管理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安全管理理念,该厂以安全文化为引领,营造安全文明施工文化,刚柔并济把牢安全关口。“这个架子上的同志,请下来一下,你们是那个施工单位的?这里的负责人是谁?”。这是安全人员对#3机组固定端作业性违章问题突出开展的现场考核。如果施工单位到工作结束期间没有违章情况,则考核金额全部返还并视情况给予一定奖励,这项刚柔相济的人性化考核办法有效提高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章成为工作习惯。截止2014年7月31日,安委会发出安全考核通报350份,处罚金额18万元,奖励金额12万元,为创建成为本质型安全工地夯实了基础。
质量红线不容触犯。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保证工程工期进度,守住质量红线,是工程建设必须面对和解答的一道现实“考题”。
工程伊始,六安电厂就确立了“机组达标投产、确保鲁班奖、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的建设目标,推行项目经理及专业管理模块相结合的矩阵管理模式,细化成立全厂地下管网、铁路施工等20个专题专项工作小组,划定工作分工,做到责任到人、压力到位,优势互补、有效衔接。从设备源头把关,专人进驻厂家监造,保障设备出厂质量。施工中,对控制难度大、工艺较为复杂、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工序做出识别,确定锅炉集箱内部检查、锅炉炉顶密封安装等44项重点质量控制项目。大力推广《施工工艺手册》,推进过程创优,实施样板引路,全厂质量工艺全部实现“高亮度、低梯度”。积极引进使用相控阵无损检测新技术,一个月完成受监焊口超过2万只,且一次合格率99.61%,创造了行业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