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风电行业主要政策及行业发展回顾
1、主要政策回顾
(1)着力保障风电并网消纳
2014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风电并网消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把不断提高风电等清洁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比重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2)《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助力清洁能源
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发展清洁能源和转变能源结构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保障,该方案提出到2017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50GW的目标。
(3)标杆电价启动海上风电市场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对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2017年以前投运的潮间带风电项目含税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人民币0.75元,近海风电项目含税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人民币0.85元。2017年及以后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将根据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项目建设成本变化,结合特许权招投标情况另行研究制定上网电价政策。
2、行业发展回顾
(1)关注风电配套设施建设
2014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的通知》,让雾霾频发的东中部地区少燃煤多用“远方来的电”。最早一批送电通道将在2016年建成,这些输电通道将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的2017年前发挥作用。
(2)弃风限电问题日趋改善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快调整电力结构,转变电力发展方式,针对部分地区弃风现象,该报告提出建议加快大型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通道的核准及建设工作,确保新增电源及时送出、现有电源过剩能力得到有效消纳。
经过政府及多项政策的有力推动,全国年平均弃风率得到显著改善;局部地区如内蒙、吉林等地的严重弃风现象也得到缓解,限电比例大幅下降。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2014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632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8277万千瓦;风电上网电量7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全国风电弃风电量7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8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8.5%,同比下降5.14个百分点。
(3)鼓励区域性风电市场发展
今年2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总容量为27.6GW的第四批风电拟核准计划中,超过一半的项目位于低风速地区。今年国家能源局重点批准推进四川凉山州地区风电基地的开发建设工作,增加中部地区电力供应。
2014年8月份风电数据统计
1-8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862小时,同比减少146小时。其中,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224小时,同比减少146小时。
1-8月,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为126039万千瓦,其中,风电8395万千瓦,同比增长21.6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有关要求的通知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达关于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知指出了现阶段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存在的市场无序竞争、部分设备技术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地方保护现象严重等问题。具体通知如下: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讨论稿通过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9月11日透露,8月中旬,《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讨论稿已经通过发改委主任会议,最后修改稿已经由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完成提交。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强制规定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可交易属性有利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可再生能源促进机制。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政府用法律的形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做出的强制性的规定。
配额制最大的特点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在总电力供应量中必须有规定比例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同时,配额制也允许与配额比例相当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可在各地区(各电网)间交易,以解决地区间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差异。
我国配额制的发展历程:
多方利益平衡导致推出进度滞后,此番最终落地显示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决心。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早在多年前就开始酝酿。
2009年12月,《可再生能源法》进行修订,修订的重点是明确“全额保障性收购”,推行强制上网,《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开始起草。
2012年2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制订《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讨论稿)》,其中明确发电企业承担可再生能源生产义务(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电网企业承担保障性收购义务(收购电量占比)、地方政府承担消纳义务(电量消纳占比)。
后期,《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仅对地方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指标做出了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将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消纳义务的行政责任主体。同时,《征求意见稿》中对各地消纳比例也做出了调整,对于不能完成配额指标的地区,其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将不能用于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额度中扣除。
2014年8月,《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讨论稿通过发改委主任会议,修改稿由能源局新能源司完成提交,(1)对各省市和电网公司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提出强制性要;(2)提出激励措施,在年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时,对完成配额制指标的地区,其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按照当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水平折为节能量,不计入能源消费控制量。(3)对未完成配额指标的地区,视未完成部分折算的能源量为未完成节能任务,在其总节能量中扣除。
国产大型风机专用轴承试验台通过国家验收
日前,科技部对瓦轴集团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大型专用轴承试验台研制”课题“大型风力发电机专用轴承试验台”进行了技术验收。经答辩和认真讨论,技术验收专家组建议该课题通过验收。
“大型风力发电机专用轴承试验台”研发课题,经过5年多的努力,瓦轴集团牵头的产、学、研团队开展了大型风力发电轴承基础理论研究,突破了大型风机整机系列轴承配套技术限制,具备了大型风机多种轴承试验检测能力,解决了风机轴承试验载荷设计等效准则、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半物理实时液压加载控制与实时采集等关键技术。该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大型风力发电机专用轴承试验台通过验收,对于我国风机轴承的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产大功率风机配套轴承快速实现国产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瓦轴集团承担了《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研究》和《兆瓦级风电轴承试验台建设》两个国家863计划项目,通过自主创新系列开发出了1.5MW、3.0MW、5.0MW、6.0MW风机的全部配套轴承,全面掌握了风力发电配套轴承的开发技术,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大兆瓦风机的制造能力和水平进入到世界先进行列,瓦轴集团也因此成为西门子公司等国外知名企业的战略供应商。
华锐风电经营惨淡存退市之患
曾在A股市场呼风唤雨的华锐风电(*ST锐电),落入风雨飘摇的趋势。
9月2日,华锐风电宣布一项债券回购计划,由全资子公司江苏华锐风电动用不超过7亿元的资金,折价回购该公司发行的部分债券,而回购价格却是低于100元面额的87.27元/张。也就是说,华锐风电将8.7折回购投资者手中的债券。该公司甚至在公告中声称,按照回购价格计算,此举将节省9000万元。
华锐风电是A股的风电机组龙头,最高的时候,该公司股票达到90元/股左右、市值更是超过900亿元。但最新业绩报告显示,华锐风电2014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负2.86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为14.86亿元,相比2014年年初下降了16.30亿元。
最近两三年,华锐风电深陷亏损泥沼,即使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换了三任董事长,仍然是经营惨淡巨亏难止,并被打上退市警示。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风电行业已经出现了回暖迹象,但深陷亏损泥潭的华锐风电很可能在2014年底的资金困局中面临退市之忧。
银星能源2014年上半年风电业绩(图表)
2014年上半年,银星能源一是继续加强风电场、光伏电站的运营管理,确保应发尽发,提高发电量;二是上半年获得了银星一井矿产压覆区光伏电站项目的备案;三是全面推行市场化改革,2014年上半年公司先后完成了构件分公司、光伏设备公司和光伏应用分公司的市场化改革,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四是公司通过加强货款回收,加大资金回笼和清收清欠工作力度,减少资金占用;五是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已于2014年8月19日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核准。



中国北车获最大风电电机订单
日前,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与金风科技签订1.5MW和2.5MW风力发电机供货合同,合同总金额约为27.45亿元,这是永济电机公司迄今为止在风电领域签约的最大单笔订单,也是风力发电机领域诞生的最大单笔订单。
此次风力发电机合同为直驱永磁发电机,具有维护量少、并网性能好、可利用率高、发电效率高等优越性能,是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成长前景的产品。
迄今为止,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产品运行于新疆、内蒙古、山东、宁夏、黑龙江、辽宁、吉林及广东等国内40多个大型风电场及海上并出口印度、巴拿马等国家和地区。
歌美飒与光大国际签署48兆瓦的风电设备合同
2014年9月,歌美飒与光大国际签署合同,为其在山西长房山的项目提供总装机容量达48兆瓦的风电设备。作为全球风能技术的领导者,歌美飒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战略取得里程碑式胜利。光大集团的子公司光大国际,一直致力于发展环保领域。
根据合同条款,歌美飒为光大国际的首个风电场项目提供24组型号为G97-2.0兆瓦的风电设备并负责安装和调试。该风电场位于北京西部,山西省境内。预计2015年风场交付完成。
同时,歌美飒与光大国际就山西赵家山风场项目达成协议:为光大国际另外提供48兆瓦装机容量的风电设备。该协议标志着光大国际进军风电市场的开始,也巩固了歌美飒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形成了稳固、多元化的客户群。
2014年初至今,歌美飒在中国取得的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达250兆瓦。最近又刚刚与中广核签署100兆瓦的风电合同。在此之前,歌美飒已经与福建能源签署了48兆瓦项目,与中广核签署了49.3兆瓦项目。
作为设备制造商和风场开发商,歌美飒积极活跃在中国能源市场,利用其竞争优势与国内主要的能源公司合作开发风场。2000年至今,歌美飒在中国风电市场总装机容量超过3500兆瓦,并且为超过900兆瓦的风电场提供维修运营。
华电购置国内首艘多功能海洋风电船台 拉开海上风电发展序幕
近日,集团公司首艘海洋风电自升式平台命名交接暨施工技术交流会在江苏启东举行。该艘平台由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购置,被命名为“华电1001”号。
“华电1001”号海洋风电自升式平台是集打桩、大型风车构件运输及组装、吊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内首艘海洋风电船台。船体总长140米、宽39米,作业水深在3.3-25米,最大起吊重量700吨,最大起升高度126米,具有抗风浪能力强、作业窗口期长、安全性能好、施工精度效率高等特点,其设计及工艺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该平台的顺利交接拉开了集团公司海上风电深化发展的序幕,为集团公司海上风电开发和运营维护做好了准备,也将对集团公司实现海上风电业务水平质的飞跃起到关键作用。
据悉,来自公司系统、三峡、国电、中电投、中广核、鲁能等大型电力集团所属新能源公司,部分业主单位及设计研究院的50余人参加了技术交流会,就海上风电施工经验、技术和市场前景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风电斥4.78亿采购风力发电设备
中国风电公告,订立2份采购风力发电设备合同,以供该集团位于中国湖北省及湖南省之风电场项目使用。集团将根据该2份采购合同,向供应商采购风力发电设备,总代价为约3.792元人民币(相等于约4.778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