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水电丰富的能源基地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负荷中心超过2000公里以上,为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用电需求,客观上要求能够远距离输送能源的电网,实现能源的大范围资源优化,这就有了西电东送。

而湖南,正是西电东送的输电中枢,辖区特高压线路长度占全国线路总长的四分之一。带电作业是保障这条通道畅通的重要环节。9月2日,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在±800千伏宾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境内0585号铁塔实施首次特高压导线等电位带电作业,进一步提升带电作业实际操作能力。
据介绍,8月15日,湖南省电网工程公司发现宾金线0585号极I前侧4号子导线引流板温升异常,发热点温度高达120℃,长期高温可能对线路的安全可靠供电造成严重影响,一旦停电,将直接严重影响到我国东部地区供电平衡和人民生产生活用电。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在不影响可靠供电的前提下,由湖南公司组织带电消缺。
为确保本次带电作业消缺任务安全可靠完成,国网湖南电力成立了以副总经理戴庆华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辖现场作业组、安全监察组、技术把关组、红外监测组等6个工作组,全面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安排部署本次带电消缺工作。经湖南公司运维和科研人员反复查阅规程规范,研究和验证作业方法,在多次仿真计算和实验后提出《±800千伏宾金线0585号极I前侧4号子导线引流板发热带电处理方案》,经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审核通过。
9月1日,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组织检修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最后的实地勘查。9月2日当天,天气晴朗,温度27.3摄氏度,湿度61%,风速每秒2.6米,满足带电作业要求。经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等现场指导,12时14分,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等电位电工刘治国、梅文建先后通过绝缘软梯及电位转移棒进入±800千伏特高压强电场,检查发热部位、涂抹导电脂、紧固引流板螺栓。此后,现场红外测温组检测发现原发热部位温度快速下降。13时18分,原发热部位温度恢复正常。13时37分,在确定导线引流板发热原因为螺栓松动引起成功消缺后,两名等电位电工退出特高压强电场,作业人员下塔,此次带电作业圆满结束。
湖南带电作业中心主任刘夏清表示,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完成首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导线等电位带电消缺。此次±800千伏线路的带电作业的成功完成,实现了我省特高压带电作业零的突破,标志着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已经跻身于全国乃至世界带电作业领先水平。
据悉,国家电网公司现已建成投运±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4条(宾金、复奉、锦苏、天中线),输送距离共计7791公里。其中宾金线横跨四川、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5省区,自7月3日正式投运即满功率运行,输送电力容量800万千瓦,每年可向我国东部地区输送清洁水电约4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12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400万吨。湖南以其重要地理位置,承担国网公司三分之一的特高压线路运行维护任务,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运维任务还在呈增加趋势,可谓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去年开始,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就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方法进行了攻关研究,成功研制了一系列带电作业工器具并申请了专利,为今后±800千伏带电作业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原标题:湖南首次实施特高压带电作业 长度占全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