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按照“控成本、优结构、强管理、增效益”的思路,坚持抓源头、重细节,从调运接卸、市场研判、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加强燃料管理,持续挖潜增效。
加强调运接卸,降低运输成本。面对火车煤比例上升现状,该公司积极与铁道部门进行沟通协调,避免因火车煤集中到达而产生外卸费用。截至目前,外卸费同比减少164万元。利用火车煤运输间隙进行检修,提升接卸设备可靠性,减少因设备故障产生延时费用。1至7月份,累计消除燃料设备缺陷1152条,延时费用同比减少15万元。
加强市场研判,注重环保效益。深入山西、陕西、内蒙等地考察低硫和价格合适的煤源,结合现有煤源,合理调整采购方向,增加外省高热低硫煤采购量,有效降低入厂煤硫分。采取火车运低硫高热煤、汽车运低热高硫煤的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截止7月底,完成入厂煤硫分1.35%,同期比降低0.34个百分点。
加强信息化管理,增加安全效益。重视燃料信息化管理工作,将燃料信息化管理作为提升燃料验收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汽车衡和轨道衡的计量数据自动采集,采制样工作利用FAM系统报送,化验数据自动采集,实现数据封闭上网,避免人为因素带来偏差,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掺烧掺配提供准确数据。截至目前,入炉煤掺烧合格率达99.2%。
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效益。开展燃料自查评活动,修订完善《入厂煤煤质异常情况处理办法》等10项燃料管理制度,制定《入厂煤机械采样机运行维护管理规定》等2项新规定,落实整改自查项目接近100项,通过自查自纠,完善了“量、质、价、收、耗、存”等管理环节的监督,实现燃料部门之间“无缝”对接,提升了燃料各部门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