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遭到周边部分业主的反对,郑州市红旗变电站面临“落地难”。态度强硬的背后,不少业主的内心充满纠结——一方面,不希望限电范围波及所在小区;另一方面,又因安全等隐忧,而抵制变电站的落地。同样纠结的还有供电部门。如强行建站,冲突或将难以避免;若放弃建设早已规划的变电站,那么这一带的用电形势将越来越紧张,在未来的用电高峰期,限电或将成为一种常态。对峙仍在持续,双方背后的这种纠结,依然无解。因为附近居民的反对,红旗变电站迟迟未能落地,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不堪重负的变电站赵先生在金水区一小区居住,在他的印象里,上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红旗变电站背后的纠结、博弈与对峙

2014-08-14 09:19 来源:河南商报 作者: 唐韬 程国昌

因为遭到周边部分业主的反对,郑州市红旗变电站面临“落地难”。

态度强硬的背后,不少业主的内心充满纠结——一方面,不希望限电范围波及所在小区;另一方面,又因安全等隐忧,而抵制变电站的落地。

同样纠结的还有供电部门。如强行建站,冲突或将难以避免;若放弃建设早已规划的变电站,那么这一带的用电形势将越来越紧张,在未来的用电高峰期,限电或将成为一种常态。

对峙仍在持续,双方背后的这种纠结,依然无解。

因为附近居民的反对,红旗变电站迟迟未能落地,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

不堪重负的变电站

赵先生在金水区一小区居住,在他的印象里,上个月天气较热时,几乎每天都会停电。“短则几分钟,长则一夜。”

尤其是7月21日那天上午,赵先生正在家工作时,空调突然停止转动,屋里瞬间闷热了起来。

后来他才了解到,农科路文博东路口附近一个单位的内部电力设施出了故障,冲击到了与其相连的变电房开关柜,导致开关柜起火,造成蓝堡湾、英地天骄华庭、金水区政府家属院、恒大名都等多个小区停电。

停电时,住在其中一小区的一位居民正在31楼家里。由于电梯断电,他只能抱着孩子走步梯下楼。

郑州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孙岿说,郑州并不缺电,只是随着人口的增多,用电量增大,导致原有的变电站承载不了负荷。

郑州供电公司寄望于新建红旗变电站,缓解金水区用电紧张的状况。按照规划,红旗变电站是一座220千伏变电站,辐射区域达到42平方公里,除了为附近小区供电外,还担负着为其他小型变电站输电的职责。

周围居民的安全隐忧

不过,由于附近居民担心变电站会带来隐患,红旗变电站的建设处于胶着状态。

郭先生家在金水区政府家属院,与即将动工的变电站工地只有一墙之隔。在他的概念里,变电站会带来辐射,更危险的是,变电站万一发生爆炸,紧挨着变电站的居民与学生,生命安全都会有影响。

还有一位已经80多岁的老人,心脏装着起搏器已经多年。他说:“辐射会影响我的起搏器正常工作,人还能活下去?”

不过,在孙岿看来,老人的担忧有些多余。

孙岿介绍,根据输电线路本身的物理性质,不可能构成有效的电磁辐射。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所以,“电磁场和辐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变电设施产生的是电场和磁场,而不是对人体有伤害的电磁辐射。”孙岿说,我国输变电设施的频率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电磁波,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能量辐射。

另外,组成变电站的变压器,会建在房子里面,是个全封闭的安全体,根本不用担心。

针对居民的担忧,孙岿说曾多次与居民沟通、协商,并请专家给居民讲解,“所谓的辐射,甚至都没有平时用的手机信号强。”

但供电公司的解释,并未得到附近居民认可。

附近居民的经济考量

事实上,除了担忧辐射,居民还有经济方面的考量。

7月30日,住在中行家属院的宋老太,在与变电站施工方争执中受伤住院。在这之前的两年里,宋老太一直活在深深的自责中。

“她一直觉得,不该花90多万元买一套变电站旁边的房子。”宋老太的儿媳魏女士说。

2012年,一直生活在南阳农村的宋老太,决定给唯一的孙子在“大城市”买套房子。

老人出了40多万元,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全款买了这套房子,共计花费99万元。

宋老太买房后不久,得知门前要修建一座220千伏的变电站。这个消息令宋老太难以接受。

“每天都心神不宁的,吃不好,睡不着。”宋老太说,一年下来瘦了十几斤。

“用电谁都需要,也都离不开变电站。”魏女士说,但不能为了所谓大部分人的利益,就牺牲我们的利益吧?不少居民担心,变电站出现后,周围房价降低。魏女士举了个例子,她的一个邻居准备卖掉自家的房子,前期与买方协商160万元成交。

可前几天,买方去了解情况时,正好遇到居民阻止变电站施工,才得知门口要修变电站。买方说,房子不买了。

抗议无效后的诉讼

多重担忧促使附近居民开始团结起来,反对变电站建在文博西路与科源路口。

2012年,建变电站的公示出来后,附近居民多次到规划、环保等部门提出抗议,但未能如愿,于是有人开始选择质疑变电站程序。

“通过查询发现,变电站的程序有问题。”一位居民说,“公示与环评征求意见造假。”

金水区政府家属院的多位居民说,环保部门委托环评公司做该项目的环评报告时,没征求小区居民的意见,“而是随便找门口保安签名,代表我们同意。”该小区的门卫袁先生证实,早在几年前,确实有人让他签过名字,询问是否同意建一个变压器。

据调查,该环评报告是由河南省环保厅委托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环评中心做的。

昨天河南商报记者联系该环评中心,对方没有对此问题做出回应。

居民的另外一个质疑是,该变电站的环评手续是2009年出具的,现实环境已与当初检测时不同,发生了巨大变化。

孙岿则说,在此区域修变电站,是综合考虑之后的结果,同时进行了公示和征求公众意见,所有程序都符合规定。

双方沟通无效后,居民联合提起行政复议,复议的结果是变电站继续修建在此处。

随后,居民将郑州市规划局与郑州供电公司同时告上了法庭。这起行政诉讼在金水区法院一审,居民败诉。但郑州市中院裁定,认为一审判决证据不足,撤销判决,发回重审。本月19日,案件将改在中原区法院再次开庭。

供电公司头疼的“落地难”

事实上,像变电站落地难的问题,红旗变电站并非个例。与红旗变电站同期规划的13座变电站,因附近居民反对等原因,现在仅建成了两座。

“即便建成的这两座,过程也是磕磕绊绊。”孙岿说,虽然建变电站是公共项目,但也是为了方便居民用电才建设的,可却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有的说从这儿过线需要给钱,要价不合理。有的是地方在转让土地时,压根就不愿意建变电站。”供电公司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孙岿介绍,郑州就曾有过5年间没有增加一座变电站的经历。孙岿说,郑州市区属金水区用电量最大,仅7月28日那天,郑州三环以内,变电站有20台主变压器全载或满载,12台过载,而过载的有6台分布在金水区。

孙岿最大的担忧是,城区规模在不断扩大,如果不增加新的变电站,在用电高峰期就只能限时供电。

不同群体态度迥异

红旗变电站纳入规划是在2007年,那时,周围有些小区并没有建。也就是说,变电站的规划要早于小区规划。

随着大量小区建成,居民入住增多,用电日益紧张。因变电站承载不了负荷而停电现象也时有发生。孙岿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还有市民质问供电公司,为何还不建变电站,而让小区那么多人用不稳定的临时用电。

河南商报记者发现,针对红旗变电站落地受阻一事,不同的群体也呈现出不同的观点。距离该变电站远的人则认为不应该阻挠,而距离越近,反对声音就越大。

同是附近小区的居民,对此事的态度却不相同。例如,有的居民则表示出了无所谓的态度,“建变电站是好事儿。”

蓝堡湾小区的吴女士就认为,变电站能给更多人带来便利,应该支持。“建好了变电站,受益的将是周围所有人,也包括正在阻拦变电站落地的人。”

不过,面对“如果变电站建在你家门前,你会是什么态度”的询问,她又摇摇头说:“可能我也不同意。”

原标题:红旗变电站背后的纠结与博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