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9时,国华舟山电厂新建4号35万千瓦燃煤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移交生产。机组运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经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现场取样测试,粉尘2.46mg/Nm3(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2.76mg/Nm3、氮氧化物19.8 mg/Nm3,均优于天然气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此工程的顺利投产,标志着国内首台新建“近零排放”燃煤机组正式投产,国华电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路线全面打通。
这是国华电力公司开展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的成果,更是解放思想、主动革命、创新发展的积极实践。
思路决定出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电企业的责任重点在哪里?发展方向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面对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发电企业务必要进一步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追求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国华电力公司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主动环保、环保优先”,率先提出了以“生态文明”为旗帜、以“美丽电站”为纲领、以“清洁高效”为路径,建设“清洁高效、生态文明的环保企业”的企业愿景。从“发电企业”到“环保企业”看似简单的转变,却是国华电力坚持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发展理念和路径选择上的一次蜕变升华,解决了企业发展中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
国华电力公司立足于我国煤炭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立足于环境保护的主动优先和持续改善,将目光瞄准了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这个无人企及的全新高度。这是国华电力公司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履行国有企业责任的高度上,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
国华电力公司将“进行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研究”写入2012年工作报告,将“研究烟气污染物‘近零排放’系统解决方案”写入了2013年工作报告。两年多来,仅召开神华国华电力董事长、总经理环保减排专题办公会和现场办公会就不下30次,无论从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上,还是从制定计划、过程跟踪、总结盘点上都进行深入部署。伴随着节能环保部和环保、节能监督评价中心以及“绿色发电”领导小组的相继成立,国华电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创新征程已明确方向。
说到就要做到
国华电力公司提出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工程”的时候,既没有燃煤机组“近零排放”的国家标准,也没有燃煤机组“近零排放”的成功经验,毫无疑问,要实现这个目标必将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2012年10月25日,时任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到国华电力公司检查指导,要求将舟山电厂4号燃煤机组建设成为“近零排放”机组;现任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对国华电力公司“近零排放工程”从整体策划到技术方案均亲自把关、悉心指导;神华集团总经理凌文,副总经理王晓林、李东、王品刚先后深入舟山电厂4号机组“近零排放”工程现场进行检查……在整个“近零排放工程”的策划、实施过程中,都得到了国家环保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及神华集团的关心和支持,这更加坚定了国华电力公司将燃煤机组“近零排放工程”做成、做优的信心和决心。
“国华电力是个有追求、负责任的企业,说到就一定要做到!”正如国华电力公司董事长王树民所说,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国华电力公司新建燃煤机组“近零排放”的技术方案和工程实践结出丰硕成果:结合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一套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节能环保整体化处理技术方案并全面打通。作为首个工程实践项目,国华舟山电厂4号机组于6月25日顺利投产,成为国内第一台“近零排放”燃煤机组。这是继国华北京热电2000年在国内第一家投运脱硫设施,国华台山电厂、定洲电厂2004年在国内第一家投运600MW等级的脱硫系统,国华太仓电厂2006年在国内第一家投运脱硝设施,国华徐州电厂2011年在国内第一家百万千瓦机组采用“烟塔合一”技术之后,国华电力公司在环保减排方面的第五个“全国第一”,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国华电力公司在实施新建燃煤机组“近零排放工程”的同时,也正在实施针对现役燃煤机组的“高品质绿色发电计划”,使全部新建机组和改造燃煤机组都达到“近零排放”的标准,并率先在京津冀区域实现“近零排放”。今年7月份,国华河北三河电厂1号燃煤机组将完成环保改造,年内还将完成国华河北三河电厂2号、河北沧东电厂4号和河北定洲电厂3号、4号燃煤机组的环保改造工作。可以说,继国华舟山电厂4号机组实现“近零排放”投产之后,国华电力公司对现役机组的“近零排放”改造也将全面推进、开花结果。
格局决定未来
国华电力公司认为,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主动革命,才能实现创新发展。
2014年7月4日,来自国内8家电力设计院的设计总工程师齐聚国华电力公司,“国华电力第一届设计总工程师技术创新论坛”以促进集思广益、经验共享,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主题在北京召开。电力企业搭台,设计单位唱戏,这正是国华电力公司“开门办企业”,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不仅追求自身发展,还积极带动电力设计、设备制造、项目建设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追求“清洁高效、近零排放、美丽电站”目标的一次积极尝试。国华电力公司还积极与地方政府和电网公司沟通,推进燃煤机组的节能、环保调度,助力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目标。
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全体员工的追求,体现在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工作实践之中。而国华电力公司正是将“对党和神华集团党组负责、对神华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理念深深地烙印到各项工作中,形成了接受度高、凝聚力强的责任文化。“听党的话、走群众路线”、“国华要领跑、干部要带头”,国华电力公司董事长王树民对干部员工反复强调,并带领各级领导干部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文化的深刻内涵。
国华电力公司在注重环保减排和文化引领的同时,安全生产管理品质和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均继续保持在全国发电企业领先水平。安全生产方面,在国家能源局组织的“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上,国华电力公司2013年获得8块金牌,近三年已累计获得18块金牌,占同期全国114块金牌总数的15.8%,参赛机组的金牌得奖率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其中2011年、2012年获得的100万千瓦和60万千瓦等级机组的可靠性金牌总数均并列全国第一;价值创造方面,国华电力公司成立15年来,累计发电1万亿度、利润总额750亿元,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率年均123%的高速增长。正是基于对“有追求、负责任”的承诺,以及对发电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华电力公司走出了一条“效益领先、环保领跑”的创新发展之路。
《尚书》中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国华电力公司正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神华集团的要求和部署,高举“生态文明”旗帜,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追求实现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乃至“零排放”的目标,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