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核能合作:“而立”之后的新开始公众沟通——分享经验,合力寻找更好的方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核能产业,正面临着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其中,公众接受度已成为核能发展最避不开的一个热门话题,公众对核电项目的安全、环保的关注比以往更为急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生发的一些事件,更是促使公众接受度成为影响核能项目进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之后,引发了公众对核安全的担忧和质疑。而新媒体、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以及公众对核能信息的需求与核能产业的传统做法、现行管理制度之间还存在着诸多的信息不对称、渠道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市场 > 正文

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7.7-7.11)

2014-07-11 14:22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中法核能合作:“而立”之后的新开始

公众沟通——分享经验,合力寻找更好的方法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核能产业,正面临着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其中,公众接受度已成为核能发展最避不开的一个热门话题,公众对核电项目的安全、环保的关注比以往更为急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生发的一些事件,更是促使公众接受度成为影响核能项目进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之后,引发了公众对核安全的担忧和质疑。而新媒体、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以及公众对核能信息的需求与核能产业的传统做法、现行管理制度之间还存在着诸多的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加上公众对于其他领域的个别项目有“不好的印象”,造成邻避现象或定式思维,使得核能产业与公众的沟通工作变得更为复杂,且更加紧迫。

公众沟通已是核能产业必答题

毋庸置疑,对于核能产业而言,公众沟通已不是可选项之一,而是必答题。在这种新的舆论环境下,由中法两国核能主要企业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法国电力公司、法国阿海珐公司共同发起的中法两国核能公众沟通研讨会于6月12日召开。不可否认,这次会议的举办,与产业当下的舆论背景不无关系,而据记者了解,此次研讨会,是我国核能领域首次举办公众沟通国际专题研讨会,也是中法两国核能界第一次就公众沟通进行大规模研讨交流。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就直接表示“研讨会举办得非常及时,很有必要”。他认为,一定要让“核电是造福人民的事实”为民所知、为民所信、为民所喜,好的产业成绩单要让公众“知晓、满意,然后转化为支持力”,在这方面,中国核企仍需更大的作为。

详情点击>>

关键试验过关 CAP1400核电站年内有望开工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CAP1400核电示范工程(CAP1400核电站)的一项关键技术试验,已经通过了国家的验证。这将为该工程的开工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

记者昨天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获得上述消息,该公司负责承担CAP1400核电技术的研发。

国家核电一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7月5日,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核电站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性能试验(下称“ACME”)顺利完成最后一个国家核安全局见证试验——CAP16工况试验。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按照理论设计,利用非能动核电技术的核电站,一旦遭遇紧急情况,不需要交流电源和应急发电机,利用地心引力、物质重力等自然现象来驱动核电厂的安全系统,从而恢复核电站的安全状态。

详情点击>>    

全球核能消费量呈显逐年降低势头

核能发电属于清洁能源,也属于低碳电力,是人类追求的快速发展的能源之一,但是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全球媒体出现一片“废核”言论。其实,人类离不开核能,在地球形成还没有人类时,核能已经给人类造福了。太阳发生巨大的核聚变,通过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生物质吸收光能储存在体内。生物质死亡后经过地下亿万年埋藏生成化石燃料。在人类诞生后,核聚变反应借助太阳能给人类带来水能、海洋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也就是说,人类离开核聚变反应,就会灭亡。

核裂变是常规能源,核聚变是新能源。目前,人类利用的只是核裂变,但最终要走向核聚变。能源事故不是能源本身造成的事故,而是在设计、施工等考虑不周或操作失误造成的人为事故。人们对核反应堆有很大的误解,人类追求清洁能源绕不开核能发电。只有核能发电和水力发电为人类提供巨大的能源,是化石燃料无法比拟的。

核能事故造成影响的代价巨大,不但使得全球核能消费停滞不前,而且使煤和天然气价格的飙升。

详情点击>>

能源局:核电重大专项2014年立项课题启动实施

近日,国家能源局与18家课题责任单位签订了核电重大专项2014年立项课题任务合同书及预算书,标志着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核电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和“十二五”实施计划,能源局于2012年10月启动2014年课题申报工作,经初评、专家评审、综合平衡和预算评审等环节,最终确立课题18项,其中涉及CAP1400蒸汽发生器研制等大型先进压水堆关键设备自主化攻关课题10项,核电站在线风险监测等提升核电安全环保共性技术课题4项,高温气冷堆关键设备研制、法规导则及安全审查技术研究等课题4项。

这批课题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核电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详情点击>>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诱发海啸,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特大核事故。日本国会“福岛核事故调查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虽然地震和海啸是引发核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并非自然灾害,明显是人祸”,根本原因应从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前寻找。报告认为,可以推断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曾处于无法保证可抵御地震或海啸的脆弱状态”。“尽管有机会采取措施,核安全监管机构和东京电力公司管理层蓄意拖延决策,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报告强调,东京电力公司与作为监管部门的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没有做出必要的防灾准备。事故发生后包括时任首相菅直人在内的政府高层“过于介入事故处理现场,造成指挥系统混乱”。福岛核事故对日本经济、人民生活、生态环境、能源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直接加速了菅直人内阁辞职,日本民主党由执政党沦为在野党。

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保持良好的安全业绩,运行核电机组从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2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核电厂周边环境辐射水平处于天然本底正常涨落范围内。辐射事故年发生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每万枚6.2起下降至目前的每万枚2起以下,但也发生过多起放射源丢失被盗事件,例如,2009年夏,河南杞县利民辐照厂发生钴-60放射源卡源事件,造成公众恐慌,周围数万群众逃离现场。被称为“杞人忧钴”。最近南京一枚用于探伤的铱-192放射源丢失,3日后在事发地1公里外找到并安全收储,放射源没有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1人因轻度急性放射病,接受治疗,事件引起社会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一度成为舆论焦点。可见,核安全无小事。

详情点击>>

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同意增加CPR1000机组役前和在役检查特殊验证项目人员的通知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下发了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关于同意增加CPR1000机组役前和在役检查特殊验证项目人员的通知,以下为通知全文:

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增加CPR1000机组役前和在役检查能力验证特殊验证项目人员的请示》(广核检函〔2013〕62号)收悉。经审查,我局认为你公司陈岩等同志通过了CPR1000机组役前和在役检查特殊验证项目的能力验证(名单见附件),可从事CPR1000机组相关役前和在役检查活动。

CPR1000 机组役前和在役检查特殊验证项目新增人员名单

详情点击>>

更多资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