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史上最严”火电排放标准执行期限如约而至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火电排放标准——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最后执行期限如约而至。为实现蓝天愿景,新火电排放标准排放门槛大幅提高,堪称“全球最严。面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环保部2011年7月发布新火电排放标准。其中明确,从今年7月1日起,2011年7月前建成的老机组执行二氧化硫20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100毫克/立方米、烟尘3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标准;重点地区更要执行特别排放限值:三者标准分别是50、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市场 > 正文

北极星电力网火力发电一周要闻(06.30-07.04)回顾

2014-07-04 14:27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7月1日:“史上最严”火电排放标准执行期限如约而至

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火电排放标准——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最后执行期限如约而至。为实现蓝天愿景,新火电排放标准排放门槛大幅提高,堪称“全球最严。面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环保部2011年7月发布新火电排放标准。其中明确,从今年7月1日起,2011年7月前建成的老机组执行二氧化硫20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100毫克/立方米、烟尘3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标准;重点地区更要执行特别排放限值:三者标准分别是50、100、30。而此前,“老机组”执行的标准分别为400、450、50。标准收紧幅度非常大,从较为宽松到极为严格,对火电企业影响非同小可,正因为此,国家标准当年给老机组留下3年的过渡期,没有与新建机组同时执行同样标淮。

更多详情

最严火电厂排放标准如何落地?(图)

7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史上最严”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月12日,环保部开出的有史以来最大的4亿罚单,正是针对火电企业在减排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推动最严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落地”,将是下一步面临的严峻任务,我们应从何着手?

更多详情

新疆五个火电项目被退回说明了什么?

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由于新疆2013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超出国家“十二五”允许排放量12.8%,上半年,新疆上报给国家环保部的5个新建火电项目均被退了回来。“五大火电项目被环保部退回,说明在权衡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时以优先保证环境为先。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先保证氮氧化物治理设施即脱硝工程跟上,再来建设火电项目,这也有利于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更多详情

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企业大气污染防治驻点河北监管报告

昨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火电排放标准——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最后执行期限如约而至。在“史上最严”火电排放标准开始施行当日,能源局公布《电力企业大气污染防治驻点河北监管报告》,其中包括河北省89家30万千瓦级以下燃煤机组(含自备电厂),并对电网企业节能减排相关情况进行监管的数据报告,并指出部分发电企业存在个别时段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的四个原因。

更多详情

火电减排新时代:浙能集团全国首个“超低排放”示范项目解读

近年来,作为浙江最大的综合能源企业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浙能集团),完成了从单一的电力主业向煤炭、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能源化工、能源服务、金融地产等多领域的跨越,掀起了燃煤电厂面向燃气排放标准的技术革命,为我国能源战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理论基础。为此,本报将对该集团超低排放、全面脱硝改造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行深度解读,敬请关注。

更多详情

火电环保:“清洁”机组成煤电产业救世主

燃煤电厂与雾霾,一直是难以解开的结。尽管清洁能源项目不断上马,煤电在中国所占比例仍接近7成,预计至2030年煤电在中国占比也将在一半以上。一面是居高不下的电力需求、煤电作用暂难替代,一面是雾霾围城、公众舆论压力加大,这个矛盾如何解决?煤炭行业的大亨——神华公司给出了他们的答案,神华国华舟山发电公司4号35万千瓦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6月26日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正式移交生产。这标志着国内首台“近零排放”燃煤发电机组顺利投入商业运行。

更多详情

陕西省环保厅关于对陕西省火电机组应对新标准达标情况的公示

北极星电力网从陕西省环保厅网站获悉:为促进我省大气污染减排工作,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和总量控制相关要求,我们对全省193台火电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2014年7月1日起达标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西安、咸阳两市执行氮氧化物及烟尘特别排放限值),为保证此次调查结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相关情况在我厅网站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4年6月26日-2014年7月2日。

更多详情

国内产能过剩 电力设备企业转向全球市场

对于走过高速发展期的我国电力设备企业来说,未来一方面在于不断向高端产品布局,另一方面则是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新一轮发展引擎,在释放产能的同时,将“中国制造”不断输送到全球各地。与原本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不同,近年来我国电力设备尤其是发电设备在某些高端领域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究其原因,目前不光是发电装备制造产能过剩,发电能力也处于过剩状态,包括火电、核电、风电都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大部分火力发电企业发电小时都低于5000小时,最低达到近2000小时。然而在国际市场上,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缺电的状况非常普遍。

更多详情

华电集团公司在冀首个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获核准

6月26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河北石家庄热电公司九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获得河北省发改委核准。该项目是集团公司在河北区域首个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标志着华电在河北区域新能源市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该项目是集团公司与河北省政府《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项目之一,也是河北省首个重型燃机供热项目,被列入河北省电力“十二五”规划和石家庄市中心城区热电联产规划。项目计划建设2套9F级(2×400兆瓦级)“一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电力并入河北省南部电网,热力并入石家庄华电供热公司高温水网对外供热。

更多详情

神华7月或将降价:电价改革是煤炭行业救命稻草?

一个月来,各种与煤炭有关的媒体上都在说神华七月份将会降价。综合目前市场的状态来说,似乎这是很有根据的。从5月15日秦港锚地的船舶数还有72条开始一路下滑到6月25日的31条,而港存却从5月15日的558万吨升到6月25日的726万吨。据说黄骅港的港存也已超过 220万吨,几乎没有场地可以继续进煤了。不仅内贸煤卖的不畅,进口煤也出现了下滑,同比,环比均出现下滑,5月份中国进口煤炭2401万吨,同比下降12.9%,环比4月份的煤炭进口量2710万吨,环比减少309万吨,降幅为11.4%。可是,由于上网电价没有放开,煤价下降带来的利好并没有传导到整个国家的经济链条中去。从表面上看,电力企业好像占了便宜,实际上整体经济运行不畅,用电量上不去,最终还是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效益。

更多详情

中电联王志轩:煤电是中国治霾关键

近年来,燃煤发电成为环境管理的严控对象。燃煤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日趋严格,不少地区出台了严于国家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政策,各大发电集团也在进一步谋划或推动燃煤发电机组的“趋零排放”。当前,燃煤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似乎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则利用环境经济学基本原理并通过一些事例,从综合层面分析了排放污染所致的环境损害成本和治理污染所需投入成本的最优均衡,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

更多详情

国家认监委、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为促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规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作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12〕3787号)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更多详情

2014年新疆兵团招商项目80个 能源电力项目31个

北极星电力网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站获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关于印发2014年兵团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其中80个项目涉及投资3400万元,其中10*350MW发电机组建设项目、80万KW风力发电建设项目、2*330MW火力发电建设项目等31项能源电力项目涉及1140万元,以下为详细名单:

更多详情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年5月,发改委、能源局、环保部3部委联合下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心思想即“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其中,《方案》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讲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规划,没有任何其他的能源供应和消费行业同享此“殊荣”。同期,从成立以来就备受瞩目的中民投,高调宣布进军光伏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市场,计划投资金额高达100亿元。分布式能源,尤其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究竟是怎样的系统?它对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又为何引得众多企业对其青睐有加,纷纷进军此领域?

更多详情

全球地热能发展现状解析

“2000年至2013年,全球地热能直接利用累计装机容量从15GW增长到了50GW以上,地热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从8GW增长到了12.5GW。目前,全世界已有78个国家利用地热能进行供热、24个国家利用地热发电。”这是日前发布的《2014年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中披露的全球地热能发展现状。全球地热能发电项目的进度表明,目前有装机容量达2.2GW的项目正在建设中,占比9%,有望在短期内建成;装机容量达1.1GW的项目已获得许可,所占比例为4%;另有装机容量达9.1GW的项目已公布开发计划,所占比例为37%;剩下占比50%的是已经建成的装机容量达12.5GW的项目。

更多详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