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于环保部卫星中心的无人机先后对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山西和内蒙古部分区域进行了检查。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陈善荣介绍,无人机分辨率高达0.04米,高清摄像头可以看清集中拍摄区内每一家企业的排放情况。
陈善荣:无人机的执法可以随时随地起飞,对企业的污染情况,飞机在800到1000米高空,尤其对电力,钢铁、焦化这些企业的排放情况都非常清楚。
本次行动检查企业254家,通过对无人机拍摄图像的实时分析,督察人员锁定的疑似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有四分之一。
陈善荣:现在是到了第一重点检查点,井陉矿区的电厂,这个烟气排放就有点问题,我们初步判断是脱硫设施没有运行,另外烟尘排放也较大。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督察人员张大为表示,不同于地面执法入厂检查容易被企业发现阻拦,无人机在高空进行拍摄时,可以在企业还未察觉时就“捉贼拿赃”,配合地方督察组赴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即可确定企业违法行为。
记者:后期督察会主要调查企业的什么问题?
张大为:一个是正常的环保设施有没有运行,再一个就是企业是否存在数据造假,因为我们现在获得的是一个最准确的数据,如果说企业记录的数据和咱们看到的这个不匹配,就可能数据造假。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于企业数据造假罚款5万元,但调查发现,企业运行一台脱硫环保设施的每小时成本可能都高达三万元。“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实,加上执法手段难以严控所有的造假行为,使监测数据造假成为企业违法的重灾区。张大为表示,通过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段和新《环保法》做出的执法规定,未来有望遏制这类违法行为。
张大为:《新环保法》的要求是对这类数据造假加大了处罚力度,责任人可以被刑拘。
此次无人机督察还首次搭载热红外相机,对企业进行了夜间执法。
张大为:有的企业是在节假日偷排,有的企业是在夜晚偷排,我们运用无人机会在任何时间,在夜间也要加强执法力度,我想在这种态势下,企业违法偷排一定会得到遏制。
原标题:特写:无人机火眼金睛查污染 科技执法治偷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