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燃料“三大项目”率先在大唐集团公司投入运行后,江苏徐塘发电公司按照“标准最高、质量最优、功能最全”的指导思想,自我加压、不断改进,强化运营管理,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2014年1-4月份,该公司累计掺烧经济煤种40多万吨,实现掺烧效益700多万元;热值差累计完成189.07千焦/千克;入厂标煤单价(含税)在集团指定对标区域五家电厂中排名第二。
在燃料“三大项目”运营管理中,徐塘发电公司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认真评估燃料“三大项目”各关键环节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对运行方式不断优化,先后创新多项专利技术,如增加火车煤测高装置实时分析判断来煤密度是否异常;自制备查样单向封存箱确保煤样封存安全性;增加机械采样机大水分旁路保证煤样采集代表性、多样性;采用易碎纸打印二维码实现煤样数据无人知等。同时,项目还新增预警点11个、防作弊点15个、精益化管理点8个,确保燃煤自入厂环节所有数据真实有效,风险防控实现全覆盖,打造了具有徐塘特色的“三大项目”品牌,有效提升了燃料“三大项目”系统的精益化要求。
2014年1月,集团公司下发了通知,对全面推进实施燃料“三大项目”建设的原则、目标、难点、步骤及技术标准、组织流程等提出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对此,徐塘发电公司再次瞄准“示范工程”与“样板工程”的目标,组织相关部门与人员进行“回头看”,对燃料“三大项目”的流程再次进行升级改造和完善。
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技术标准,该公司发扬善于“钉钉子”精神,持续总结改进,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建立“日反馈”监督机制,落实“盯行为、盯现场、盯整改”三项举措,全面做好燃料“三大项目”运营管理工作。一是依靠视频监控技术手段“盯行为”。积极利用燃料“三大项目”中的视频监控系统,明确监控内容,逐个查询入厂煤机采投入使用、人工采制样全过程;二是实施“地毯式”排查“盯现场”。全面查找设备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查出的47条缺陷,汇总分类后逐条实时跟踪督办,提升设备消缺率和消缺及时率;三是推进效能监察持续发力“盯整改”。针对燃料“三大项目”现场查出47条缺陷,在燃料“三大项目”运行例会上进行通报,并会同相关单位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部门、班组,责任到人,限时整改。截至目前,共解决了1号斗轮机识址系统位置不准、机房未安装自动消防装置等39项问题,还有8项正在实施整改,有效促进了燃料“三大项目”设备缺陷的综合治理工作,增强了运营管理水平,实现了降本增效、提升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