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14年一季度吉林省生物质发电量突破3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相当于节约标煤2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量29.3万吨左右。
在雾霾天气肆虐的背景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日趋匮乏的今天,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大力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目前,吉林省共有生物质电厂9家,其中生物质能电厂7家,垃圾电站2家,装机总容量为241兆瓦。
农村遍地可见的农作物剩余物、城市里污染环境的生活垃圾,都可以成为“发电”动力,生物质能发电量呈每年递增趋势。国网吉林调控中心调度处处长李振元介绍,生物质能发电呈季节性变化特征,秋冬季节是秸秆等燃料充足的时候,生物质能发电就会多一些,而春夏两季,特别是夏季,燃料相对匮乏,生物质能发电也会相应减少。垃圾电厂的发电也随着垃圾多少而有起伏。针对上述情况,国网吉林调控中心按照“节能”调度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发电电量,满足新能源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倡导低碳理念,积极消纳新能源,生物质能发电在继风电发电电量频创佳绩之后,也实现了历史突破。
国网吉林电力从运行、管理、设备等方面入手,对生物质电厂提出要求,保障生物质发电有序有效。该公司每年都会指导各生物质电厂制定发电计划。为了发供双方能够促进交流、共同发展,该公司还每年组织电厂运行值班长进行上岗资格考试,提高其业务能力。每当春秋检期间,该公司会与电厂协同联动,促使电厂利用供电设备停电检修时做好发电设备的运维检修工作。由于焚烧发电的特殊性,线路不能随便停电,各供电公司在安排停电计划时,也会统筹考虑垃圾发电厂的发电计划,优先保障生物质发电上网,为新能源应用亮起了一路“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