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年公司业务概况介绍报告期内,公司按照董事会制定的年度经营计划,坚持“诚信为基、创新为力、追求完美、成就卓越”的立业方针,秉承“传承社会责任、建设生态文明”的企业精神,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大好政策环境,以及国家实施美丽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生态与循环经济等政策和加快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解决水资源短缺与饮用水不安全问题的良好机遇,特别是抓住我国多地区对高品质再生水有刚性需求、区域性污水排放标准提高以及公司上市后实力大增的难得机会,继续专注于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企业 > 正文

碧水源2013年业绩及2014年发展策略

2014-04-01 11:36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一)2013年公司业务概况介绍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董事会制定的年度经营计划,坚持“诚信为基、创新为力、追求完美、成就卓越”的立业方针,秉承“传承社会责任、建设生态文明”的企业精神,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大好政策环境,以及国家实施美丽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生态与循环经济等政策和加快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解决水资源短缺与饮用水不安全问题的良好机遇,特别是抓住我国多地区对高品质再生水有刚性需求、区域性污水排放标准提高以及公司上市后实力大增的难得机会,继续专注于主营业务发展,深化和巩固在膜技术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积极拓展市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扩大产能和服务规模,丰富公司业务产业链,提升现有产品的品质与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并取得了较好经营成果。

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3,272,799.66元,同比增长76.87%;实现利润总额1,067,920,928.21元,同比增长52.9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39,910,205.39元,同比增长49.33%。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增长,完成了董事会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上述指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公司利用自身技术创新与经营实力的优势实现了业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形成了多个核心区域市场,与自身固有的发展模式以及核心技术产品大规模生产的有效结合,同时合理地控制成本与费用,使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在目前国家开始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与较好的市场环境下,特别是膜技术逐渐成为解决我国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问题主流技术,预计2014年公司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市场方面,公司抓住了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水资源严格管理、饮用水指标升级、环保部2万亿水污染治理投资等政策利好落实的大好机会,通过碧水源的独特市场模式,推动膜技术成为我国解决水污染、水资源短缺、饮水不安全问题的核心技术,并在我国多个地区与行业的全面和大规模应用,特别是在北京地区、环太湖地区、环滇池地区、海河流域、南水北调、华南经济发达地区及西部缺水地区等我国水环境敏感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与新建扩容改造、污水资源化工程中成为了骨干力量,并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内膜技术领域及污水资源化领域的领军者地位。特别是2013年碧水源连续建成多个地下式MBR再生水厂后,在中心城市建设地下式再生水厂已成为国内一些主要城市的重要选择,并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建设再生水厂的发展趋势,为碧水源增添了更多的商机。

公司稳定耕耘,在北京、云南、江苏、内蒙古、湖北、湖南、新疆、山东等已有市场的基础上,2013年又通过投资设立广东海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进入华南水务市场、投资设立山西太钢碧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进入山西水务市场,投资设立青岛水务碧水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进入青岛水务市场,投资设立吉林碧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入吉林市场,并通过增资北京京建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加深已有市场的合作,继续延续独特的混合所有制“碧水源”模式,推动公司膜技术进入了新的区域水务市场,大大增加了公司的市场份额,为公司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研发与自主创新方面,公司在超/微滤及DF膜制造技术、膜组器设备技术、MBR与CMF应用工艺技术,工业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等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开发领域进一步取得进展与突破,形成了覆盖面广、产业链完整、多系列、多类别的高品质产品与技术体系,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低压反渗透DF膜生产技术开始大规模生产,新一代中衬超/微滤膜、脉冲曝气技术、新一代waterpad与家庭迷你水工厂、高效高级氧化催化技术等创新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均取得了升级并投放市场,特别是公司利用自身开发的技术在工业污水处理、垃圾渗透液处理、固废处理等领域均取得市场突破,为来年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公司还作为牵头人承担了国家水专项、“863”计划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成功实现了公司研发方向与国家科研规划的完全融合;在膜材料与核心设备生产方面,公司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升级,将增强型及中衬型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的年产能提升至400万平方米以及将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年产能提升至200万平方米,低压反渗透DF膜的年产能达100万平方米,形成了产品的系列化与规模化,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成本,成为目前全球领先的能生产全系列产品的膜制造商之一;另外,旗下的净水公司生产的净水器系列产品实现了较大规模的增长,并成为净水器行业的领先品牌与最多创新产品提供者,预计2014年将进一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丰富了公司的业务类型与用户。同时,公司在管理、品牌、人力资源等领域均取得进展,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员工数量与素质大幅增强,公司品牌已成为行业内的着名品牌,并取得了社会一致认可。

(二)主营业务分析

公司是专业从事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开发、核心设备制造和应用,以及固废处理的高科技环保企业,主要采用先进的膜技术为客户一揽子提供建造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厂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技术方案设计、工程设计、技术实施与系统集成、运营技术支持和托管运营服务等,并制造和提供核心的膜组器系统和核心部件膜材料;另外公司研发、生产与销售净水器产品,并提供市政与给排水工程服务。

报告期营业收入较上期增长76.87%,主要是水少、水脏、水差使得水环境治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公司运用不断开发创新的污水处理新产品、新技术,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三十多个地区不断扩大发展了自己的业务。另外,公司下属久安建设公司在市政与给排水工程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了业务快速增长,因而使本期业务收入较上期有大幅增加。

(三)研发投入

(四)研发情况

1.公司主要研发项目进展情况

2.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3.公司新增专利63项,正在申请且被受理专项37项,具体情况如下: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国家政策有利于水处理行业发展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为水处理行业特别是污水资源化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水污染治理要求迫切,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市场巨大,我国水污染治理水平还较为落后,治理任务仍相当艰巨,加快水污染治理的要求依然十分迫切。国家环保部正在编制的《水污染防治计划》,预计国家将投入2万亿元来进行水污染治理。另外,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北方的水资源性缺水与南方的水质性缺水推动了我国对高品质再生水的刚性需求,推动了膜技术的多区域大规模应用。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预测,在处理水平正常提高的情况下,“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国废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合计将分别达到10,583亿元和13,922亿元,其中用于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分别达到4,355亿元和4,590亿元。未来十年,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投资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另外,国家将自来水标准由35项提高到106项,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中明确要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并优先升级改造落后设施,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国家新的环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IV类标准。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中国未来的环保产业与水处理事业充满期待和希望。

2、国家政策有利于膜技术产业发展

国务院公布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及膜材料制造技术分别列入了环保节能产业及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规划中,为膜技术与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预计2014年国家将推出系列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包括拉动新技术应用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等,都将催生和刺激环保行业与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司业务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3、行业自身发展趋势

膜生物反应器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可以一步到位地将污水处理成高品质再生水,同时解决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带来了污水处理技术的一场革命。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自2006年在我国正式运行第一个万吨级以上大规模项目以来,该技术在我国市政与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万吨级以上规模的数量己超过上百个,且覆盖江苏、北京、广东、内蒙等我国数十个省市,在我国水环境敏感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中承担着中坚角色,可见膜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规模与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随我国环保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高而呈快速发展趋势。

在膜材料制造领域,我国的膜产业发展迅速。过去我国MBR技术用膜基本依赖进口,但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该领域己取得较大的进展。用于MBR的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领域,国内企业己具有与国外膜厂家抗衡的实力;用于给水及污水资源化的超滤膜领域,国内己有几家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并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总之,我国膜产业发展迅速,随着膜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的膜制造产业将呈现良好快速发展态势。

(六)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1、公司发展目标

MBR技术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污水资源化技术,可以同时解决水污染与水资源

短缺问题。在水环境口益恶化和水资源短缺口益严重双重压力下,我国政府加大了“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力度,并将进一步提高污水排放标准,推动更多再生水厂建设,为MBR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普及应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公司将抓住国家深化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政策的良好机遇,发挥公司在核心技术和市场地位的领先优势,将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膜技术高科技环保企业,全面参与全球水处理技术市场的竞争,并成为我国解决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和提供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依靠力量。

2、公司发展规划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公司将分三阶段实现上述整体发展目标。第一阶段成为国内一流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二阶段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和饮用水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大规模膜产品生产商;第三阶段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大规模膜产品生产商及水务运营商,并做大做强企业。

目前,公司己成为国内膜技术污水处理领域一家知名上市公司,是知名的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及膜产品生产商,基本实现了公司发展的第二阶段。公司计划未来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完成公司第三阶段任务。采取主要措施如下:

(1)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体制和机制,保持公司技术领先地位;

(2)通过产品的深化、产业链的完善、业务领域的延伸,提升公司整体的业务能力;

(3)通过对公司自身探索出的市场开发模式的完善和复制,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并覆盖中国绝大部分地区;

(4)加强公司管理和技术团队的建设工作,确保公司管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

(5)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推动公司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环境技

术服务公司。

3、公司2014年经营计划

2014年公司将通过以下经营计划来完成公司发展目标:

(1)继续强化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膜技术是一项新型水处理技术,尽管其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省、污泥少、运行简便等优点,相对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但其仍存在投资与运行费用偏高的弱点,因此该技术存在降低成本、增加功能与稳定性、进一步完善性能与优化系统、与其它技术结合等多方面研究与开发的提升空间。201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产品与技术的研发投入,从海内外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拓宽产业与技术领域并结合国家重大研究课题,确保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改善该技术在投资与运行费用方面偏高的弱点,使公司技术与产品不仅在膜行业内更具强势的竞争力,而且在水处理与固废行业的高端市场领域更具竞争力,以推动公司快速而健康发展,为公司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进一步开拓市场,丰富并完善业务模式

目前,公司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云南等少数几个我国水环境敏感地区,膜技术在整个水处理行业的比重也不超过5%。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落实,许多地区,特别是标准提升至国级一级A与水资源短缺地区均将面临新一轮的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作,为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带来了难得机遇。2014年,公司将根据国家政策调整,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及PPP模式,进军国内更多的地区与领域,提升公司在水处理领域的市场规模与份额,并同时在固废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

同时,公司将利用上市后具有的资金优势,推动多种业务模式的市场开拓工作,包括:

与地方政府建立合资企业来承担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改造与扩容工作,同时开展项目的

PPP、融资租赁、水务基金等多种新业务模式,以扩大公司膜技术与产品应用市场,为今后大规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公司将加强在家用及商用净水领域的开拓和发展,大力推动针对个人消费者的净水器业务快速成长,力争在两年内使该业务成为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另一个引擎。

(3)扩大与优化产能、延伸产业链

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稳步推动公司膜丝、膜设备的生产能力,工程设计与运营服务的技术服务能力,工程建设与服务的实施能力可以与公司市场需求相匹配。

2013年,公司在稳定超/微滤膜生产的基础上,己建成年产100万平方米的低压反渗透DF膜,并成为世界少数拥有全系列膜的公司之一,全面参与多领域的水处理工程与产品服务。

(4)利用上市机会,辅以并购等手段壮大发展

公司将利用上市后的机遇,在发展好自身业务的同时,将继续以“碧水源”混合所有制的PPP模式来扩大公司业务规模与领域,实现公司业务规模扩大与综合实力同步增强,保持公司持续高速发展的能力。同时,公司将借助上市公司资源,在国内外物色合适对象,以投资或并购手段来整合行业资源,以壮大和发展自己。另外,公司将推动下属有条件的合资企业在海内外上市,进一步增强碧水源环保集群的整体实力。

(5)优化人力资源,培养更多人才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公司将在2014年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工作,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支更强的人才队伍,以适应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和优化用人机制,吸纳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科技人才,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公司持续发展能力。公司将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工作,不仅重视绩效的奖惩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落实工作目标的设立和分解,关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与反馈,通过过程管理发挥绩效目标的引导作用,促进工作目标的完成。公司坚持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公司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学习机制,形成“学习一持续改进一建立竞争优势”的良性循环;改善现有的各层级的员工培训机制;逐步建立员工职业生涯档案,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加深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并合理控制员工的流失率;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确定薪酬激励水平,实施公司期权激励计划,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6)下属公司管理

公司与合作方以碧水源模式成立了许多合资公司。若不加强管理将为公司带来经营风险。公司将形成一整套成熟的下属公司管理办法,包括管理者选聘、企业文化传承、制度设计、法人治理结构执行、业绩考核、技术支撑、财务管理与监控等,使合资公司成为总公司集群中的一员,形成母公司与子公司同时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7)提升投资者关系工作

2014年,作为上市公司中的一员,特别是公司列入了融资融券范畴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健全投资者沟通平台,规范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提升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及时性,加强公司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长期、稳定的良好互动关系,提升公司的诚信度、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