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大坝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本次"水与能源"科普论坛。会议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中国水科院副院长、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贾金生教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社长汤鑫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教授,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隋欣教授等专家作报告,回答与会20余家媒体记者提问。记者:关于水电站开发和能源之间的关系。贾老师提出来水电站开发的时候理论量,技术量,经济开发量。我记得上一次论坛王兆印教授说,西南开发应该兼顾生态环境,进行穿糖葫芦方式的开发。以怒江为例,不要搞高坝大库,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访谈 > 正文

“水与能源”论坛与会专家答记者问

2014-03-24 11:02 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2014年3月22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大坝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本次"水与能源"科普论坛。会议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中国水科院副院长、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贾金生教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社长汤鑫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教授,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隋欣教授等专家作报告,回答与会20余家媒体记者提问。

记者:关于水电站开发和能源之间的关系。贾老师提出来水电站开发的时候理论量,技术量,经济开发量。我记得上一次论坛王兆印教授说,西南开发应该兼顾生态环境,进行穿糖葫芦方式的开发。以怒江为例,不要搞高坝大库,还有雅鲁藏布江,专家都提出来建设大型水库和水电站。这块的生态环境还是比较脆弱的,从技术方面来讲,我们技术到底怎么样?如果怒江比三峡发电量还大,它能大多少?经济效益是什么样的?

张博庭:第一个怒江梯级水电站的发电量基本上和三峡是相当的。第二个西南地区开发不宜建设高坝大库。实际上这个概念,是非常错的,上次在会上,我和贾院长都对王兆印教授的这一说法进行了呼应。他也接受了我们的建议。这就是因为很多人还不了解水和能源的关系。因此,我们说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非常重要。

怒江水量是超过黄河的,一年600多亿,目前咱们一滴都补不上。宝山地区这边的稻子干死,那边水却流着。因为有上千米的落差,我们只能望河兴叹。因为我们没有调控怒江水量的设施。所以,从人类社会的需求来看,高坝大库一定要建,是因为我们人类文明的需要。我们的这么多人口,这么大的水资源需求量,不把可利用的水资源尽可能的利用上,不可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不建大水库是没有办法活的。水资源问题是人类生存问题,不解决是不行的。我们云南目前尽管还不是那么明显,但干旱造成损失已经是非常严重了。将来随着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会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生化水平的提高,人的日均用水量要提高几十倍。目前的云南和怒江这几年遭受那么大的干旱损失包括干旱,都是这个水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当然,怒江的用水将来还要和下游协调,但是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一个趋势。

你说的关于生态脆弱,我们担心有点多余。世界上地球表面的面积是有限的,必须拿出一部分地方种粮食,拿出一部分供居住。同事你还必须拿出一部分地方储水。储水的地方变成了湿地,与种粮食和居住相比,对生态环境是非常好的。为什么我们一再呼吁湿地再减少,但是水库同样是湿地,但是很多人却认为是破坏生态?天然和人工的湿地,一开始确实有些区别但时间长了,真的非常相似。我们看看现在的千岛湖,哪一点也比比天然湖泊差。我们储存和蓄水地方比起其它地区的种地和盖房肯定生态环境要好的多。总之,不管是粮食,居住,水资源存储的需求,都是人类社会文明所必须的。其中,就是水资源存储的需求对生态影响是最小的、最好的。然而,我们的舆论却只攻击水库的生态影响,实际上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并不亚于吃饭和住房。咱们媒体记者把这个道理告诉公众。

记者:有人担心水电开发之后虎跳峡的景观就没有了。还有生态的多样性的问题。与众多人的饮用水问题相比,难道生态多样性的问题完全可以不用考虑?。很多人对景观保护和生态多样性这块怎么看?

张博庭:根据规划,金沙江水电开发之后,虎跳峡的景观完全是保留的。我们在水电开发的过程中,如果要保护什么,我们有各种手段做到。完全可以做到资源可以利用,景观还可以保护。只要我们觉得这个东西有必要保护,我们有足够的措施实现保护。关于生态多样的问题,不是水电开发自己独有的。前面我们说了,生态的多样性与地球表面土地的占用是一样的。人类文明需要占用土地,种粮食、盖房子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比水库大坝高得多。但是,我们为了生存仍然要种粮食、盖房子。水电开发、水库大坝建设也一样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更何况水库湿地要比农田和居民区的生态多样性好得多呢。

记者:怒江开发是不是已经有日程和规划了?

张博庭:以前是有过两库十三级的开发规划,但是还没有通过审批,现在就是环保部先审批了四个电站,其它规划待批。我国的十二五规划虽然已经写明了怒江的两个电站要在期内开工。但最终能不按规划开工,目前还不能确定。

记者:有人说中国水资源开发超过40%的国际警戒线,这个40%的警戒线怎么来的?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说法?

张博庭:世界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宜超过40%警戒线,确有这个说法,但是有点误解。严格来讲,不叫开发程度,应该叫利用程度。因为我们常常把开发和利用放一起混用,所以,包括国家划定的三条水资源红线,也是混用的。实际上不应该讲开发红线应该是利用红线。开发和利用有什么区别?水资源利用指把水拿到社会用了。为什么不能超过40%?因为河流上面的水资源利用之后,大约有70%变成污水将返回到河流中。如果某河流的水资源利用程度超过40%,则将有28%的污水返回到河流中。与原来的60%相比,这条河流的三分之一将被污染。所以要有河流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宜超过40%的说法。

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不一样,水资源开发指一条河流的蓄水能力与河流年净流量之比。水资源开发之后就可以变成可调控的水资源,因此,与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完全相反,如果我们水资源开发程度能超过100%才是最好的。我们黄河的开发程度达到150%,我们对黄河的调控非常好,像美国的主要河流水资源开发程度基本上都在100%以上。开发和使用警戒线完全不一样。之所以出现混淆,就是我们经常会把使用与开发混用。包括我们自己本人有时候也难免会把开发和使用两个词混用。很多环保官员,可能也是犯这个概念上的毛病。

记者:我们国家质疑大型水库开发的问题如何解决?人们对水电开发有一个误解,影响生态不是水电开发本身,而是大型水库,如何平衡水电开发和大型水库的矛盾?

张博庭:我今天报告的意思是,大型水库,即使水电不需要,你也必须建。这是为人类生存而建的,不是为水力发电建的。我国社会水资源的矛盾非常尖锐,我们社会需要大型水库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建水电是对大型水库绝对是正向的支持,一个增加水库的安全性,还可以通过这个获取一定的利润。像三峡这样的大型水库,需要用水电产生的发电效益,弥补公益性大型水库的建设。为什么说联合国的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非常重要,如果把水和能源的关系理解好,对我们理解水电,理解水电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现在的市场化开发到时制约我国大型水库的瓶颈之一。美国大型水电开发绝对不搞市场化竞争,绝对是国家行为,这样的话,开发的效果非常好。法国也是这样的,私人资本根本就不能介入。我们国家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原来是因为没有钱,想让市场经济解决投资的矛盾。但是,现在我们社会上的钱非常多了,市场化之后很多人都竞争去干这个事。竞争的结果,把水电资源变成了唐僧肉。结果好赚钱的资源都开发了,不好赚钱都放下了。

尽管我们严格要求开发商严格执行国家的开发规划。但是,我国的虎跳峡在十一五规划就列上了,是金上江中游最应该先开发的项目。但是到目前我们的金沙江中游已经快开发完了,虎跳峡至今还没有戏。因为虎跳峡有特大型的水库,如果是由国家开发的,在大型水库开发的时候,水电同事就有了。市场化开发以后,这个大水库大开发往往就会落后。水库大、移民多,问题也最多。所以,市场化的结果是淹没小的电站都建起来了,公益性的水资源效率高的大水库都落在了后边。

我认为我们在水电开发上,市场化的程度没有掌握好度。美国的经验非常的成功。他们大型的水库电站,都是国家建、国家管的,都是公益性的,实际上当然也赚钱。我们把赚钱水电的和公益的弄在一起了,都交给市场了。希望你开发商既赚钱,又达到公益作用。实际当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最后导致最重要的公益性的大水库,反倒是进展缓慢。现在大水库的开发有很多困难,我觉得主要是社会公益和市场机制协调的不好。下一步会可能逐步协调好。但愿今后像虎跳峡这样,规划的时候是第一个,但是到最后还是没有建成的情况。不会再出现。

记者:我们国家大坝的科技技术有没有国际领先的、自主研发的。

汤鑫华:大坝发展科学技术方面的,我了解的情况,中国筑坝技术在全世界是第一的。现在全世界在建的水电工程,不管是按投资总量,建设量、还是按装机容量算,50%以上掌握在中国手里。去年12月初我去南美一个小国家,XXX(音译)在西班牙语就是赤道的意思,这个国家北赤道穿过,大部分是赤道以南,所以是南美洲国家。他们国家最大一个水电也是中国人在建设,他们掌握的技术,美国人也没有,其他国家也没有。目前中国人使用水电方面的标准,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我们的标准现在所以在国际上不容易推开,是因为中国走出去的时间不长,长期被欧美发达国家的工程占据了地位。

去年我们推出了一套中国水电规范的英文版,也是按照原来总书记胡锦涛的要求,叫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推进的。是我们出版的。这个标准在很多方面远远超过美国在水电方面的标准,因为,我们的工程经验多,大量的性技术、新手段已经竟入了标准。但是他们还不大习惯用中国的标准。一个是我们没有中文以外的版本,人家看不懂。另外一个可能他们习惯的用美国的东西。事实上美国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不怎么建水电站了。贾主席说美国他们想开发近六千万千瓦的水电站,这是他们预期的,究竟什么时候完成,我还不怎么清楚。

目前中国还在进行大规模水电工程。像刚才张秘书长讲的,有一个概念一定要清楚,我们所说的水电,跟水利是密切相关的一件事。水库大坝建设不仅仅是水电需要的,水库大坝建设更是调节我们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所需要的。建了大坝之后,配套建设水电站。所以,如果从能源的角度来看,满脑子只有水电这个概念。实际上即使不需要建这个水电站,但水库大坝照样要建。

记者:我想问一下您和张秘书长,您的报告中提到了水电发展的目标,作为可调节的水电机组和储水蓄能,您对现状和以及可以发展抽水蓄能的潜力做一个调查。因为这方面需要自然条件的配合,不是想在哪建,就可以在哪建的,有没有数据支持和研究成果?

张博庭:抽水蓄能的资源也是需要有地形条件的,目前我国的普查和规划这个还是有的。现在我们的抽水蓄能建设潜力非常大,据说能达到2亿多千瓦的装机。我觉得抽水需能发展取决于科技上储能技术的发展。如果储能技术没有重大的突破,将来我们抽水蓄能电站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现在日本抽水蓄能装机已经超过了常规水电。日本有大量的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但是没有可调节手段,必须件大量的抽水蓄能店站。我国的这个需求取决于科技进步的进程,如果没有技术上的突破,我们的资源量还是可以保证,通过建设抽水蓄能保证我们国家调峰需求还是可以够的。

例如,现在所有的常规水电大都可以达到抽水蓄能。在梯级电站之间加一个抽水机就可以做到抽水蓄能。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像白山水电站就做出来了。现在河北潘家口水库就是常规水电站的抽水蓄能。

记者:关于可多年调节水电站,上面带大水库的,就像糯扎渡的我国有多少?

张博庭:这个我们没有专门做过,不能说某电站的机组有可调节性,如果一个龙头水库建成了之后,下面的梯级电站都变成可调节的了。

汤鑫华:抽水蓄能电站我们国家已经有规划了。十二五规划,2020建设八千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我们国家的水电已经超过2亿千瓦了,比过去已经增加很多了。在整个装机容量的占比,我们跟世界平均水平不能比。日本和德国这些国家抽水蓄能总占比10%左右,中国远远不够。

第二个你讲的调节的概念,不是发电机组的调节,而是使水库的多年调节能力。假如说水库的总库容把河流总的来水量都能拦住,就能对河流进行调节。如果装不满,还可以装第二年来的水,这是多年调节。很多水库都能对河流进行调节。水电本身不耗一滴水。我们用水来发电,让水在水轮机走一遍,推动水轮机转动,把势能转化成电能。这个过程之后水轮机把它放出来,并没有放出一滴水。水力发电不消耗水,不像化石能源煤炭,石油,都得把煤炭和石油燃烧掉,才能产生你需要的能源。水电跟这个完全不同,用水的势能发电。

记者:刚才您在报告中提到煤制天然气的问题,美国为了得到二氧化碳搞煤制气,我不太理解,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

王亦楠:因为煤制气主产品是二氧化碳,煤制气65%是二氧化碳,34%是煤制气。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注入地下驱油。美国采油,一开始的时候,油有不同的阶段二氧化碳驱油是重要的用途。它们发展煤制天然气目的主要是得二氧化碳,不是天然气,天然气是副产品。

记者:成本会不会太高?

王亦楠:他们通过驱油这方面来算总帐。我们国家把煤制天然气作为煤炭清洁利用的一个技术路线来主张了,把煤制天然气作为我们解决天然气缺口的这样一个路线,我想重申这个误区。我们国家煤制天然气为的不是得到二氧化碳,但却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本来面临减排的压力,跟美国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为了得到30%多的天然气,冒着三高的危险问题是不是值得?

记者:刚才各位专家说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公众对水电开发的误解,多次提到了一个词就是妖魔化。我们在面对妖魔,如果我们能很清晰的看清楚妖魔是什么样的,我们可能就不去害怕它了,今天请各位专家给我们清晰描述一下,这个妖魔五官究竟是什么样的?平时我们听过关于水电对于地质灾害的影响,对于生态环保的,对所在流域民族文化的一些破坏,这个妖魔到了什么程度?刚才我所说的这几点是否全面?

张博庭:香港卫视正在做一部中国大坝的纪录片,现在公众有哪些误解,他们需要通过他们的镜头拍摄,消除大家的误解。

记者:刚才我比较赞同王研究员的观点,不能就水电谈水电,你老盯着水电和大坝的时候,你老觉得它有很多问题,可是别的能源比水电相比,问题多得多。你要放在国家大能源环境来考虑,不仅仅是用放大镜看水电,看大坝所谓的妖魔化。水电比煤炭,比别的清洁很多了。

记者:我们要把大家说的妖魔化让公众清楚,我们有一个素描,让他知道这个妖魔就是如此而已,如果大家看清楚了,可能那个事情就不可怕了。我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

记者:基本上这么讲,关于外界对水电的旨意质疑妖魔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它的生态问题。一个就是比如说在建设过程中,扰动了土壤,扰动了地表植被对生态就有一个破坏。迄今为止,我们在水电工程建设上,包括法律也好,包括各个行政部门也好,对动土这块扰动方面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别看建设是在深山老林里面,好像很多人不关注,但是要求已经很严格了。相比其他行业,比如说采矿,挖金子的,还有修路的,要求已经很苛刻了。好像建设完了之后,好像对生态的影响,比如说三峡,有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冲刷,包括对崇明岛的影响,因为它是长沙冲击形成的岛,对于这些问题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逐步的加以解决。

你说它有没有好的方面?它也有,凡事都有利有弊,你说冲刷河道的话,但是它给我们更好的航道。长江水道,黄金水道,因为我家就是长江边上,别说开着多少万吨的船,普通的客轮都会有搁浅,但是万吨船到重庆现在修了三峡就实现了。

大家认为一修水库,用了那么多土地,把很多人离乡背井赶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中国人有故土难离的情景在里面。我们好多地方因为修水库淹没,给当地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我去的四川平川县城,原来老县城是非常贫穷落后的地方,现在发展的非常现代化。你可能又会说,这个城镇化过程中,拆迁,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爆发。可是中国整个大环境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就是这样的。

记者:非常感谢各位做了这么深入详细的解释,在座的大家觉得这是基本的知识。我的本意,比如说王研究员也提到,很多我们政府高层的领导甚至对这些也有一些误解,这些误解除了刚才你已经提到了,还有我说过的,对于移民,生态,河流鱼的影响,多样性等等,除了这些以外,我们是不是已经很清晰的全看到了?这个妖魔的模样,如果就是这样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高层的人,对它还有这么多的误解?

张博庭:可以说今天我的发言主要围绕的问题,以及刚才央广记者问的40%警戒线的问题,就是妖魔的问题之一。有些问题包括某些水利专家也可能有很多不理解。包括刚才那几个问题,实际上有一些东西也不能叫妖魔,我今天为什么介绍水电的曲折历史,水电被全世界都误解过。现在的一些误解还是存在正式文件当中的。很多人看到的正式文件的就是当时的错误结论,这是我们的现实。所以,水电被妖魔化不能完全怪别人,我们的历史确实曾经有过那样的阶段。实际上还有政治原因。阿斯旺建坝,美苏是有争议的,美国为了攻击苏联的大坝建设,就攻击大型水坝破坏了生态。有的东西可能是真实的,有的是不切实的。很多当年为了政治目的挖空心思攻击大型水电的材料,后来被环保主义者拿过来就成了WCD的反水坝证据。

水电的发展确实有它的历史特殊性。现在我们的专家被误导,领导被误导,并不都是别人的责任,确实有历史原因。从水电本身而言,你要把水电为什么被妖魔化,有它的历史原因,为什么现在不但高层领导,不少高层次专家都有这方面的误区。您提的问题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你们媒体把这个事搞清楚,从各个方面把这个展示给大家,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水电被妖魔化的现象,确实对我们国家是最大的伤害。水电的生态环境,移民,地质是公认的三个组里方面。但是这三点是被误解的。你看看移民区划定了之后,有一个没有想往外迁的?都愿意当移民,这是客观事实。都说移民吃亏,难道每个人都愿意吃亏吗?现在有好多宣传,没有说清楚问题的本质。就跟北京拆迁,被拆迁的人,没拆迁之前,都说为什么没有我份。进来之后又都说不愿意拆。关于这一点,世界银行明确提出了,水电建设是全球最重要的减贫措施。

关于地质灾害,水电从根本根本上就是要减灾。因为地质灾害的本质之一是能量,把能量取走了之后,肯定会减轻地质灾害。这些细节的内容我们今后会仔细的介绍,我们希望你们把这个东西理解以后能告诉大家。

记者:我们把它看清楚了,公众也看清楚了,自然就不妖魔了。

记者:因为没有更好的词替代,我们用了引号的妖魔化,我想把我自己弄漂亮,我在家里站在镜子前看看哪漂亮,哪丑,先正视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然后再说别人。

记者:今天几位专家做了对水电强辩护的发言,我对这个东西谈一下看法,第一能源非常重要,没有能源,没有火,人类就不能生存。第二人类用水和火是有成本的。任何能源被用了之后都会变成无用的,由热能变成转换之后就变成无用能,你转换速率越高,变成污的成本更高。任何一个能源都不能逃避这个宿命。

大家都说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长时段来看,任何一种能源都是不可持续的。我们看一下,到今天为止,最早利用的是火,从汉代开始,很多文献有记载,皇帝发诏书山林禁火,当时火用于烧柴,就引来了祸患。煤的利用给人类带来了好处,初期一片欢呼,现在是PM2.5,二氧化碳。

现在又是石油,结果也是PM2.5。现在说核电,核电能用吗?氮(音译)危害性降低一半需要用两万四千年。现在核废料都是由混凝土封存后放到海里,什么东西能禁受海水腐蚀两万四千年?现在又是核聚变,同样的困难重重,总之想给人类找永动机的想法是不可能的。

我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水电也是这样的。水电几种能源比较起来,最清洁的,可持续吗?能不能用水电替代煤炭资源?是不是能满足人类清洁能源的需要吗?我估计也不能满足。用清洁能源替代现在看起来就不清洁的能源,这种替代的方式也不能解决。

奥巴马提出非常有启发性的问题。中国人和印度人如果都和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一样的话,6个地球都不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最根本的办法,把美国的生活水平降下来,人类整体的生活强度降下来,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死的慢一点,热机速度转的慢一点,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其余的用这个替代那个,都没用。如果能源利用率越来越高,用量越来越大,死的就越快。

张博庭:您刚才提的非常好,能源的利用完全就是把有用源变成无用能源了。我感觉水能恰恰相反,它是把无用的能源变成有用能源了。所有的河流能源是我们地质灾害的根源,消能是减灾的根本。而水能是特殊的,把无用的能源变成有用的能源了。

您那个观点我非常赞同。上帝创造了足够的资源,但是资源满足不了人的贪婪。我们现在社会的市场经济本质就是要刺激人的贪婪,满足资本无限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这个问题应该解决,但是,不是我们自己想解决就能解决的。我们现在很贫穷的情况下,你让美国人把生活水平降下来,可能吗?当我们经济能力比你还强的时候,跟你们生活水平一样,不行吗?我们不想比你们消耗的更多,为了地球让我恩一起降低自己的消耗成不成?我觉得那时候他们才有可能降。只有你比他的科技水平还要高的时候,他才愿意和你平等的对话。否则,他认为你们无能就应该受穷,你们就不应该消耗那么多能源。所以,我觉得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了,才有平等。只有平等了,大家才会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抑制人类的贪婪我们都活不下去。而不应该是想方设法的保持当代社会的不平等,一部分人永远贫困下去,一部分人贪婪的高消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进眼解决代际公平的问题,同样也要解决代内公平的问题。

记者:听了今天的报告,我感觉关于水电有两个面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淀,大家对水电已经形成这样的面孔了,或者是妖魔化的面孔,我们不喜欢看到的面孔。另外我们水利专家需要重新再去给水库大坝绘制面孔。一方面我们有关于地质,关于生态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作为记者的话,我们代表公众在妖魔化的一面,跟专家重新塑造的面孔对话。如果您能够把问题全澄清了,解读好的话,我觉得这个妖魔化的面孔才会慢慢被淡化。

包括比如说一些数据来源什么的还有很多误解,刚才我看到的人民网上,还有这样的数据,虽然我们的专家谈到我们目前水电资源开发量只有34%,但是刚刚有一个数据,说全世界有45000多个水库大坝,中国占22000多个,相当于占一半。这样感觉中国已经开发的比较充分了,我们如何让他们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跟公众有更清楚的沟通。装机总容量到底达到多少?,咱们在这块是不是可以稍微探讨一下。

从积极开发到有序开发,再到积极发展,这中间还有没有序的概念在里面?现在我们经常遇到上下游抢水,各个省市的水资源协调不开的问题。

张博庭:各地抢水是一个管理问题,以前小浪底没建成的时候,原来黄河曾经断流200多天。我们为什么不能管理?没有建小浪底管我们不了这条河,实际上还是因为开发不足。小浪底建成了了之后,我们具备了全流域管理水资源的能力。从那时候起,水利部统一管理,分配水权,黄河就再也没出鲜果断流。联合国指出全球水资源的问题"设施不足,管理不善"。这里设施是前提,没有设施,你根本就无从管理。有了设施会后,你不管理好当然不行,但是,管理好就能解决水资源的矛盾。这个设施,最主要的就是能够大量蓄水的水库。

关于人民网刊登全球大坝四万五千多,中国占两万二,这是《中国江河最后报告》,是中国的反坝组织搞的,他们的数据也可能是真的,因为我们自己的有些研究机构好像也曾这么说过。这个数据准不准我不知道。不过,起码很不严谨,因为他们没说是以多么高、或者多么大的水库的大坝,作为统计标准的。如果按照全部的水坝来算,这个数字肯定是不对的。关于水坝和水资源的开发程度到底如何?我们不用和全世界比,只和一个美国比就很能说明问题。据统计美国有水坝约8.2万座,我国约有8.7万座。咱们和美国比,我们的水坝数量比他们坝还多,但是我们的水库蓄水总量却只有他们的一半。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我们水坝主要是大跃进时期建造的小、土、群的蓄水塘坝。坝和坝的作用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蓄水能力比美国一个国家就差了一半,我们还能和全世界比吗?

总之,任何数字只要可利用,反坝组织都会加以利用的。我们确实需要和媒体不断的沟通,我们用事实把这各种误导公众的问题解释清楚,告诉大家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数据即使就是真的,但是,也没有中美两国的水库蓄水总量的数字,更有说服力。毕竟一个国家的蓄水能力,不是取决于你的水坝数量,而是水库的蓄水量。反水坝的组织,特别喜欢用这些能引起公众误解的数据来误导公众。

类似的问题,今后还会有很多,希望我们和媒体保持联系,大家随时有问题都可以沟通。这样才能澄清各种谣言或者误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