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大多数走技术路线的企业一样,从华耀电子成立LED事业部之初,李广杰就坚持将高技术含量的大功率电源市场作为公司未来开疆辟土的重点领域。但和大多数厂商不同的是,李广杰对该细分领域的选择并非即兴而为,华耀二十余年在军工和工业电源领域的深厚底蕴和技术眼界决定了它对高可靠性电源的坚持以及行业发展的把握。LED电源行业门槛低,对于如何准确把握进入该行业的定位,李广杰心里清楚大功率才是LED驱动电源里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要求的一个领域--这正是华耀积蓄多年的优势所在。本质相通 转型顺理成章成立于1992年的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为国内雷达研究所中国电科38所全

首页 > 企业 > 正文

华耀电子:军品气质赋予LED驱动电源

2013-12-06 11:46 来源:高工LED 

像大多数走技术路线的企业一样,从华耀电子成立LED事业部之初,李广杰就坚持将高技术含量的大功率电源市场作为公司未来开疆辟土的重点领域。但和大多数厂商不同的是,李广杰对该细分领域的选择并非即兴而为,华耀二十余年在军工和工业电源领域的深厚底蕴和技术眼界决定了它对高可靠性电源的坚持以及行业发展的把握。

LED电源行业门槛低,对于如何准确把握进入该行业的定位,李广杰心里清楚大功率才是LED驱动电源里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要求的一个领域--这正是华耀积蓄多年的优势所在。

本质相通 转型顺理成章

成立于1992年的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为国内雷达研究所中国电科38所全资子公司,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LED事业部从2009年开始独立运作。短短几年,从技术布局到市场规划,华耀步步为营。

作为工业与LED事业部总经理,李广杰一如既往,将工业电源上的注重细节、把产品做到极致的理念运用到LED电源的管理中。为华耀在LED领域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华耀电子工业与LED部 总经理 李广杰

从雷达电源到工业电源再到LED电源,跟业内排名靠前的大厂相比,李广杰坦言华耀在LED领域并不出名。“相较茂硕、明纬电源等提早布局的‘前辈’,华耀相当低调。”

但这位“低头做事者”的资历却并不浅。

作为军工研究所下的科研型公司,华耀在民品市场的发力具有雄厚的后备产研资源基础,军工的起家背景也是让华耀保持惯有低调作风的原因之一。

在基础性产业方面,华耀作为军品和工业电源稳定的供应商,近几年在包括电力通信、公共安全、新能源、医疗电子、航空航天以及高能物理等多个尖端科技领域收获不小,李广杰透露,目前华耀已与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结成稳定且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前20多年,华耀凭借关键技术发展,自主专利达到了60多项。而近年LED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其产业规模发生了数倍的增长。这让李广杰又一次看到了华耀的机会。

“行业发展大势所趋,LED行业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但从技术上来说,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李广杰表示,从军工到民用工业,华耀一直以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电源产品著称,“所以投身LED,顺理成章。”

如今,华耀拥有六大主营产品线,规格电源产品千余种,形成了工业与LED事业部、军品事业部和新能源事业部三大核心事业部。

底蕴优势

有了技术基础做后盾,在新兴领域,市场发展可谓之快。但快有时也不可避免会让一般人但也在整体规划上有些顾此失彼,不能两全。可在李广杰心里,对于华耀的规划异常清晰。在行业初期,因为整体发展速度非常快,作为配套的厂家,想要存活,就决定了要及时跟进市场的变化来调整技术和产品,很难做到坚持自己早先的规划,“但我们做到了。”

“相对来说,我们慢一点,包括英飞特在内的企业早我们两三年就在布局这部分业务。”李广杰认为,作为华耀最晚布局的L E D 产品, 表面上看,可能过于低调,反应较慢。但是这恰恰给华耀在市场开拓和策略制定上提供了契机。

前几年,李广杰见过很常见的事情是给客户开发第一代产品,但客户的需求总是在变化,产品的配合也需要变化。“这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借助当时现有的产品基础,我们在研发投入和反应速度上较一般厂商更有优势。”李广杰说。

另外,华耀多年雄厚的尖端技术研发底蕴也为其在后续的产品研发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在2009年到2010年期间,让李广杰印象深刻的是,由于客户需要降低成本,当年市场上流行采用环氧树脂灌封电源。但环氧树脂有两个问题无法解决,一个是散热问题,另一个是环氧树脂在固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对电源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

“那时我们就很清楚,如果用环氧树脂肯定会出问题。”让李广杰看穿问题本质的,还是基于之前的经验。“密切关注客户需求,也借此吸取更多行业经验。”李广杰坦言,虽然LED是新兴行业,但在新环境下,产品和技术的本质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些现在成为我们宝贵的经验。”

核心平台和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

从2009年到现在,在李广杰带领下,华耀一路稳扎稳打,新业务部门成立第二年,华耀LED全线产品就成功申请了KEMA认证,这为华耀在其后开拓国外市场奠定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平台。

紧随其后,李广杰又通过引入两个成熟的研发团队,加大了研发力量,华耀至此有了更为完备的技术平台,这个技术平台对李广杰来说,阶段性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华耀的技术研发人员也突破了百人大关。”

“这个平台建立起来之后,为我们后一阶段,比如说迅速地应对市场需求来推出与自己相适应的产品,以及应对客户有特殊需求,在平台基础上灵活的、快速地进行变化,给我们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应变基础。”李广杰说。

这个在华耀发展历程中具有较大历史意义的技术平台,在李广杰眼里,其重要性在于,基于产品平台,华耀可以迅速的地进行更多延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电子产品里常见的拓扑结构,在大功率电源中不同功率段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不同功率段上的产品对于技术的要求也不一样。”李广杰解释,基于整个基本的拓扑结构,华耀所做的就是攻克像保护电路和EMC等各种外围电路,并完善相应功率段的产品,同时,在这个平台产品的基础上,做相应延伸。

“100W的产品里,我们可以研发出500毫安的产品,那么对于750毫安的更大电流产品我们很快就能研发出来。但是对于750毫安以上产品的拓扑结构和各种调校又有一些变化,所以这是需要有技术积累。”李广杰解释,并非原来做过100W电源,现在所有100W的电源都能做,也正是因为不同功率段所需要求不同,华耀才需要逐一完善这些功率段技术,并形成一个整体的技术平台。

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平台,华耀在产品开发上也布局到了从9W到200W各类型产品,“技术先行”成为华耀贯穿产品到市场的始终。

对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需求,李广杰认为华耀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华耀受到更多客户亲睐的另一个原因。技术为基础,快速的市场反馈响应速度,这一套完善机制,在其后的产品开发过程中,为华耀在客户响应上建立起了宝贵的优势。

“包括去年年初我们和美国的一家公司签订的一份代理协议,这个意味着我们成功登陆了美国市场。”李广杰表示,这些成功案例背后,都是这几年华耀从研发平台到市场反应逐步完善带来的良好开端。后来华耀又和德国以及西班牙的一些客户签订了比较详尽的合作协议,良好的市场效益在不断完善华耀自身之后开始逐渐显现。

“这些是我们取得的成绩,今年我们在市场营收上也比去年增加了20%-30%。”李广杰对此有些欣慰。

信任市场前景

但又有些事情让李广杰高兴不起来。华耀把LED业务当做一个机会市场重点布局,李广杰时刻在关注着客户需求的变化。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及传统消费类电源企业看中市场前景,纷纷涉足LED驱动电源行业。以目前的发展态势,让李广杰看在眼里的是大功率电源领域,在这些新生力量的进入之后,行业已经进入到了单纯的价格恶性竞争中。

“从去年开始,我们看到很多灯具厂宣称电源部分自己做,这些自给自足的厂商其实都是在一些低水平的供应商那里吃了一些亏之后,才出此无奈之策,也是恶性价格竞争带来的结果。”

“灯具的电源部分是核心配套之一,作坊式企业无法承担品质和可靠性的要求。市场必定会回归。”李广杰表示,现在的市场乱象只是市场在筛选淘汰的过程,未来稳定品质和高品质的需求肯定还是要专业厂商来提供。

“我们相信,高端产品需求仍然还是会对技术要求高、对可靠性要求高、对EMC的要求高。它仍然会集中在技术积累以及对于品质管控水平比较高的厂商中。”李广杰依然有自信。而对照李广杰的计划日程,华耀也在加大着对自身的投入,包括人员和设备,以及生产产能的储备,李广杰透露,华耀正全速加大市场拓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