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和杜塞尔多夫,前者是中国东部沿海快速发展的工业城市,后者则是德国广告、时尚和通讯业的重要城市。看似发展风格迥异的城市,在“中德低碳未来城市”项目中成功牵手,而其中重要的“媒人”就是德国智库机构——伍珀塔尔气候、环境、能源研究所(WuppertalInstitut)。
![](https://img.mybjx.net/theme/default/images/common/wuquanxian.jpg)
伍珀塔尔研究所总部设在德国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该州的首府城市就是杜塞尔多夫。至于为什么撮合无锡和杜塞尔多夫联手建设低碳城市,伍珀塔尔研究所的项目协调员丹尼尔˙瓦伦丁向记者解释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杜塞尔多夫几乎被盟军的日夜轰炸夷为平地,重建后的杜塞尔多夫位于德国制造业的中心地带,曾经是德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地,聚集了很多重工业企业,可如今它的经济结构已经转型为服务业为主导的低碳模式,我们希望杜塞尔多夫的发展模式能够为无锡所用。”
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的无锡当前有很多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其中尤以钢铁和化工业为主。近年来,无锡市政府正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政策,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发展服务业,并以节能的现代工业为核心实现低碳未来。
在瓦伦丁看来,无锡现在的努力方向正是杜塞尔多夫过去20-30年间所经历的。自2011年2月“中德低碳未来城市项目”启动以来,瓦伦丁不下10次前往无锡,每次都要在那里呆上一到两周,和他的中方合作伙伴们共同调研,寻找适合无锡的低碳之路。
这个合作项目现已进入最后阶段,将在明年初结束。伍珀塔尔研究所为无锡制定了一个低碳线路图,并建议无锡从热电、建筑、交通和工业4个领域入手降低碳排,每个领域都列举了德国城市的相关案例。
对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瓦伦丁认为,“速度极快,其他国家无法匹及。与此同时,城市发展的速度也让相关政策制定者显得措手不及,于是,学习外国的治理经验很有必要,可以避免重蹈其他国家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