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主小传:王金南,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国家环境保护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兼职教授,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总体组专家和主题组组长、全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主席、东亚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协会常务理事、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委员会委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是压在中国头上的三座环境大山。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环境经济学普遍的规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拦路虎。中国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教训究竟是什么,需要从制度层面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的环境保护问题不是简简单单呼吸新鲜空气

首页 > 大气治理 > 脱硫脱硝 > 人物 > 正文

别让环保问题拖了小康的后腿

2013-11-20 09:00 来源:新华日报 

坛主小传:王金南,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国家环境保护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兼职教授,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总体组专家和主题组组长、全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主席、东亚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协会常务理事、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委员会委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是压在中国头上的三座环境大山。

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环境经济学普遍的规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拦路虎。

中国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教训究竟是什么,需要从制度层面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的环境保护问题不是简简单单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等方方面面。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我们怎么在绿色创新方面促进发展、促进和平?

经济发展背后的环保“三大跳”

中国过去40年,大体上以平均10%的GDP增长速度独树于世界,财政收入远远高于GDP的增长收入,到目前我们GDP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

与此同时,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也从无到有,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国家环境保护机构,30年实现“三大跳”,从原来的国家环保局到国家环保总局,再到现在的环境保护部。到目前为止,全国大体上有12万环保系统的职工,监测队伍有6万人左右,1979年开始仅有7000多人,增长的速度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同时还体现在环境保护职能的转变:一是从单纯强调工业“三废”防治向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核辐射安全管理三大职能领域转变;二是从注重单环节末端治理向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控制转变;三是从单一执法监督职能向监督执法与统筹协调兼而有之转变;四是从单一的国内环境事务向全球性环境事务转变。

国务院环境保护机构三十年“三级跳”,十年“一大跳”,充分说明中国政府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决心,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中国政府保护环境的国家意志体现。环境保护的法规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三十年环境法规建设成果累累。自1973年以来,全国人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9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15部。1996年以来,国家制定或修订了包括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放射性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法律,以及水、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农业、草原和畜牧等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法律;国务院制定或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50余项行政法规;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规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职权,为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和颁布了规章和地方法规660余件。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基本的框架已经建立了。

中国的环境保护投资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目前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占GDP的比例大体上能占1.4%左右。这是我们看到的中国过去40年取得经济增长辉煌成就的同时,环境保护事业也取得了发展。

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过去40年,中国的环境保护究竟走的一条什么路子?今年1月3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国环境保护40年论坛上,有专家提出中国总体上来说环境保护走的还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我同意这一看法。1858年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的污染,当时有人提出“要钱还是要命”,我们现在的口号就是“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我们来看看中国环境形势的不同描述:中国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研究(2004):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前景堪忧。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2009):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 30年环境经济关系是“三高三山三大”:高经济增长、高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环境污染大山、生态破坏大山、气候变化大山;排放最大国、压力最大国、受害最大国。

总体上来看,过去近4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很重要的贡献来源就是廉价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劳动力、环境资源等。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之一是燃煤多。全世界50%以上的煤炭都是在中国烧掉的,比如国内有个省每年烧掉3.8亿吨煤,全中国十分之一的煤在这个省烧掉的,全世界二十分之一的煤在这个省烧掉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烧掉一两千万吨煤,像这个省这样,空气质量还会好吗?从机动车情况来看,我们每增长五百万辆汽车,上世纪90年代要五六年的时间,现在只要一个季度时间。目前中国汽车的使用量和生产量都是世界第一,而且这些汽车使用的汽油都是高硫油。所以,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体上是美国的3倍。再比如水方面,劣五类水——丧失水功能的水,70年代末期仅占5%左右,现在已经达到20%-30%。40年来我国湖泊富氧化面积增加了60倍,原来是135平方公里,现在是8700平方公里。按照氮和磷等主要污染物计算,2.9万平方公里海水被认定为严重污染。海岸带受到严重影响的地区包括辽宁东部水域、渤海、杭州湾,以及黄河、长江和珠江河口,还有主要沿海城市的沿岸区域。饮用水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水污染的主要健康危害对象——农村人口,约30%的农村安全饮用水不达标 。我们现在定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把农村饮用水问题基本解决,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尽管我们在生态保护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从大气污染物排放来看,我们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整个污染物排放都在急剧上升,我们过去习惯于关注二氧化硫、烟尘、粉尘这么几个指标,现在像氮氧化物、氨、VOC(挥发性有机物)、PM颗粒物、有机碳、黑炭、硫酸盐、钙镁离子等等这些污染物,都是处于急剧上升的状态。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超过环境容量的一倍左右。我们减排工作任务很艰巨。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后果,第一位就是空气质量问题。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得出结论:全世界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从北非、西亚、中亚、到中国。全球氮氧化物排放量上升最快的地区就是中国,全球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也是中国。比如珠三角地区,PM2.5控制得还可以,但臭氧问题则暴露出来了,控制单一一种污染物是没有用的。现在全球大气汞排放,主要是煤炭消费量的问题,我们也是全世界最大排放国。下一个国际公约就要控制汞排放,所以我们责无旁贷。

空气质量主要体现在能见度。从国家气象部门监测情况来看,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全国能见度平均降低十公里左右,灰霾天数每十年增加15天左右。深圳上世纪80年代灰霾天数基本上是零,现在是180天左右。从大气环境指标达标情况来看,按照2012年之前的旧标准,全国重点城市大体上85%的城市是达标的。但根据2012年新的标准衡量,全国85%城市都是不达标的,如果严格按照pm2.5标准衡量,90%城市是不达标的。现在的国家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中最低档的一个,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用的标准。北方城市没有一个达标,南方像福州、厦门、海口、珠海这些城市还能达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全世界1100多个城市,中国32个省会城市PM10的浓度在38—150之间,排名在800之后,北京排1035名。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国也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根据清华大学、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研究结果,2030年我们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现在国际上谈判的焦点就是中国什么时候实施二氧化碳总量的控制。所以面对气候变化我们有很大的压力,总的来看我国面临着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的压力程度并不一样,其中环境污染是最严重的。我们面临着高经济增长、高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这么一个“三高”情况,我们既是污染排放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受害最大的国家。

我们再看看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中国与水污染相关癌症的死亡率高发,在淮河流域,由于上游污染物基本随水流沉积在下游地区,从上游、中游到下游,消化道肿瘤的死亡率也“呈梯度上升趋势”。环境污染已经导致中国人生育能力下降。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学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国民生育能力呈下降趋势,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已经高达7~10%。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分析显示:70年代到现在,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大幅上升,城市居民肺癌死亡率高于农村。这也能看出城市和农村空气污染的差异确实是存在的。

所以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发展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恩格斯曾经讲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把污染折算成货币,大体上环境污染占GDP的比例在3%左右。这其中健康成本占到40%以上。

环境经济从全国来看,我们GDP总量从2006年的第四,现在稳居第二。另外一个指数叫环境绩效指数,是美国耶鲁大学做的,每次达沃斯经济论坛,他们都要发布这个报告,我国的分数从56分下降到42分,排名从94名下降到116名,差距度从0.706上升到0.88,也就是说,我国经济是往上升的,但环境却是往下的。环境保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直是拖后腿的,这是国家统计局做的一个小康建设的进程评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体系建设中,我们环保生态文明这个指数得分最低,只有62分。因此,我们要反思政府的决策机制和发展模式,我们不能用以前的发展模式来做未来的事情。

理念虽好更需目标实现

我国在环保理念上是比较先进的,为什么我们的环保目标却屡屡落空?其实,我们环保观念在世界上并不落后,我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到目前为止我们有环境保护新道路,有生态文明,有环境保护的战略转型等等, 2000年“一控双达标”,然后“两型”社会、三个历史性转变,环境管理战略性转型,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等。甚至1973年提出来的“三十二字”环保方针都很先进:“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我觉得也完全可以用于当前。

从环境保护的目标来看,我们第一个环境保护起步阶段是1973年到1985年,第一个五年规划提出来,五年内控制、十年内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每一次五年的目标还是提的比较高的,基本控制、明显好转。但是实际上效果甚微。环保重点城市从原来的51个扩大到113个。第二阶段是从“十一五”开始,中国确实采取了很大的环境保护力度,两项污染物指标总体上得到了一些控制。在“十一五”的时候用了五项指标:两项总量指标,三项环境质量指标。到“十二五”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两项污染物环境控制指标,氨、氮这两项指标。从总的情况来看,政府对环境的调控确实做到了从无量无控到有量有控。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比较成功,但是那个时候不是靠环境保护、减排工作的力度取得成效,而主要靠的是当时的亚洲金融[0.00%]危机,整个经济萧条,我国也受到一定影响,结果整个污染排放量就降下来了。第二个阶段就是2006年的时候,这个时候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过污染减排取得了成效。城市污水的处理,达到了1.25亿吨,比建国五十五年来加起来还多。全国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达到了五亿多,相当于美国的3倍。我们每度电二氧化硫的排放达到了2.7克,比美国还好,这说明我们“十一五”期间采取了很好的措施。同样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大气环境质量方面都有比较好的效果。大家可能不相信自己发布的这些数据,但我们用了很多国外的特别是美国的数据,比如美国联邦环保局通过NASA的卫星观测,也显示我国的二氧化硫垂直浓度在下降。

脚踏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这是第一次从执政党角度明确提出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都有具体量化指标。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文明实验区都在量化这些建设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有四大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系统和资源保护力度和制度建设。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四十年来我们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现在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去治理,不能光污染不治理,也不能边污染边治理。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剪刀差还在拉大,现在环境的转折点还没有出现,如果脚踏实地去治理,2020年才会初步见成效。第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发展是传统经济的发展,最大的短板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拦路虎。经济指标都已经实现,其他一些民生指标、社会保障还能实现,但环境指标越来越难。第三,四十年的环境代价触目惊心,中国已经稳居世界污染大国,经济与环境不协调性已经很明显,我们国家的污染损失占GDP的3%左右,如果把生态破坏加进去,达到5%-7%。第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科学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上,这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希望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能看到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的出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