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所属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力)董事长王运丹介绍,上海电力创新实施的多污染物协同继承治理技术能稳定、协同、深度地脱除常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主要污染物,还具备脱除一次PM2.5细微颗粒、三氧化硫气溶胶、经脱硝还原剂后未反应的氨气,减少汞排放和石膏雨等功能,这些污染物都与大气环境细颗粒一次排放和二次反应生成有直接关系。这些技术创新在火电企业科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中具有很好的试验和示范作用。“要控制大气环境细微颗粒物污染,必须研究在燃煤火电机组上,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燃煤发电机组上,实施

首页 > 大气治理 > 除灰除尘 > 企业 > 正文

中电投上海电力多举措协同降污

2013-11-13 10:51 来源:新华网 

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所属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力)董事长王运丹介绍,上海电力创新实施的多污染物协同继承治理技术能稳定、协同、深度地脱除常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主要污染物,还具备脱除一次PM2.5细微颗粒、三氧化硫气溶胶、经脱硝还原剂后未反应的氨气,减少汞排放和石膏雨等功能,这些污染物都与大气环境细颗粒一次排放和二次反应生成有直接关系。这些技术创新在火电企业科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中具有很好的试验和示范作用。

“要控制大气环境细微颗粒物污染,必须研究在燃煤火电机组上,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燃煤发电机组上,实施多污染协同治理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排放。”王运丹告诉记者。

记者在上海电力采访中了解到,外高桥发电公司、吴泾热电厂、上海漕泾发电公司、长兴岛第二发电厂等多家燃煤燃气电厂试行了多项环保技术,这些多污染协同集成治理技术主要被运用在烟尘和PM2.5治理、氮氧化物控制、脱除二氧化硫、脱汞等方面。

据介绍,在烟尘和PM2.5治理方面,2010年,外高桥发电公司在一台30万千瓦的机组上完成了布袋除尘器改造示范工程。据该公司总工程师兰吉勇介绍,改造后,烟尘排放浓度从30毫克/立方米降低至20毫克/立方米一下,已可满足将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的国家重点地区烟尘排放标准。

2012年,上海漕泾发电公司在其一期工程一台100万千瓦机组的电除尘器前加装了低温省煤器。该公司总经理曾雪峰告诉记者,改造后测试标明,烟尘排放浓度从21毫克/立方米降低到15毫克/立方米,已满足国家重点地区烟尘排放标准。

同一年,吴泾热电厂在一台30万千瓦机组进行了PM2.5微颗粒聚合器试验项目。在传统的电除尘器前端加装了微颗粒聚合装置,使烟气在进入电除尘器前,先经过预荷电,使一部分烟尘和微颗粒带正电荷,一部分带负电荷,然后通过混合,让细颗粒变成大颗粒,再进入电除尘器,使烟尘和细颗粒都更容易去除。测试结果表明,经过这套装置,PM2.5的排放浓度可下降30%,烟尘排放浓度可下降20%。

在氮氧化物控制方面,记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外高桥发电公司就在一台30万千瓦的机组上进行了低氮燃烧改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可从650—700毫克/立方米,降低到300-400毫克/立方米左右;2008年,又在另一台30万千瓦机组上进行了类似改造。目前,上海锅炉厂生产的100万千瓦等级燃煤机组锅炉,采用了最新的低氮燃烧技术,锅炉出口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可降低到200毫克/立方米以下。

此外,上海电力结合新建燃煤大机组的前期研究,针对目前脱硝机组无法在低负荷范围投运脱硝装置的弊端,采取新技术,可以做到在机组全负荷范围投运脱硝装置。当烟气经过选择性催化反应器,在起催化作用下,当氨喷入烟气,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就转化成无害的氮气。该公司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技术采用三层选择性催化反应器,脱硝效果可达到国家最新要求的85%;经过低氮燃烧和选择性催化剂脱硝的联合作用,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可以降低到30毫克/立方米,优于燃气轮机排放标准。

在脱除二氧化硫方面,上海电力创新使用双回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采用双回路脱硫技术,让烟气先经过液柱式回路,再经过喷雾式回路。这样即利用了液柱式技术的对煤种含硫率变化适应性较高的特点,同时又发挥了喷雾式技术的脱硫效率高的优点;不仅可使脱硫效率从传统的95%提升到98.3%,经过这套装置,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也远低于新的排放标准。

在脱除汞方面,上海电力经过除尘和湿法脱硫,汞排放浓度在10微克/立方米以下,布袋除尘形式的汞排放浓度只占传统电除尘器形式的三分之一。经过湿式电除尘器等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技术处理的烟气汞排放浓度将会接近1微克/立方米水平,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30微克/立方米限值。

中电投上海电力国内首家实施 “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技术”

近期,我国多数地区频繁发生的雾霾污染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研究表明,大气环境中较高的细微颗粒物浓度,是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火电排放又是细微颗粒物的主要成因之一,如何减少火电多污染物排放是治理雾霾污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电投集团所属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扬环保技术先行先试的精神,在所属燃煤电厂率先推广“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技术”,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燃煤机组清洁发电和有效治理雾霾的道路。

环保科技减排治霾 显成效

记者在上海电力所属漕泾电厂、吴泾热电厂、外高桥电厂、长兴岛第二发电厂等企业了解到,他们在对存量电厂进行环保改造的同时,在节能降耗方面也不断探索,在开展节能减排的环保改造同时,在火电污染物治理技术上不断创新,实施PM2.5、PM10、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排放治理,逐步形成了燃煤发电机组烟气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技术。

上海电力董事长王云丹介绍,上海电力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把“对大量存量发电机组进行改造提高效率,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围绕发电主业实施海外发展,实现产业扩张并盈利”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驾马车”,并取得了实效。

据了解,在节能减排方面,上海电力在技术上先行先试,不断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多项环保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们的法宝是什么呢?他们提出的“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技术”又是什么技术呢?

上海电力负责环保工作的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徐小明介绍,多污染协同集成治理技术思路,就是把原来针对各项主要大气污染物进行的分项治理,改为系统协同综合治理,用较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更大的环境保护效益,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进一步下降的目标。

上海电力在吴泾热电厂开展PM2.5微颗粒聚合器试验项目、在外高桥发电厂开展低氮燃烧示范、在漕泾发电厂实施加装低温省煤器技术、在长兴岛第二发电厂开展湿式电除尘技术创新,这些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技术和措施,主要是为验证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技术的关键设备,为这些设备的制造和运行提供商业化示范平台。目前这些相关技术已经获得实际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上海电力所属各电厂走访中,记者获得了该项技术取得显著效果的详尽数据,据悉,上海电力是全国第一家自主开展攻关治理PM2.5的企业,他们于2012年在吴泾热电厂300MW燃煤机组上率先应用PM2.5微颗粒聚合器,使原有电除尘出口的PM2.5微颗粒浓度进一步下降30%,同时,烟气中的烟尘(PM10)浓度也可进一步下降20%。

在此基础上,漕泾发电厂通过在1000MW燃煤机组电除尘器前加装低温省煤器,在减少燃煤消耗的同时,烟尘排放浓度也从21毫克/立方米降低到15毫克/立方米。

外高桥发电厂在2005年就开展了低氮燃烧改造示范。通过技术改造,机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从650-700毫克/立方米,稳定降低到 300-400毫克/立方米。再经过去年加装的脱硝装置,氮氧化物的排放已经控制在了100毫克/立方米以下。

目前,国内燃煤机组普遍还在使用传统的干式除尘设备。长兴岛第二发电厂与除尘设备厂家联合攻关,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式电除尘器,并率先在两台12MW燃煤机组上安装并投入商业运行。使用这种技术后,不仅使烟尘排放浓度稳定降低到10毫克/立方米以下,低于国家标准的20毫克/立方米,同时还大幅降低了 PM2.5、三氧化硫和汞排放浓度。

通过“上大压小”结构调整、脱硫脱硝技术改造和采取烟气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技术,2012年与2010年相比,上海电力所属燃煤发电企业的烟尘排放总量减少2512吨,减排比率为40.89%;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25641吨,减排比率为71.02%;氮化物排放量减少14818吨,减排比率为32.05%。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绩效从2010年的0.159克/千瓦时、0.93克/千瓦时、1.20克/千瓦时降到2012年的0.098克/千瓦时、0.28克/千瓦时和0.8 5克/千瓦时。以上污染物排放绩效均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已经接近燃气发电机组的排放水平。

据介绍,燃煤发电机组烟气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技术在2012年底得到国内资深专家的认可。有关专家认为,上海电力企业实施的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技术既具有环保指标上的先进性,又兼顾了环保投入的经济性,符合“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环境效应”的理念,该技术值得京津冀地区电力企业借鉴。

先行先试实现目标 求突破

上海电力不仅在国内率先开展燃煤电厂减少PM2.5微颗粒聚合装置研究与示范。难得是他们始终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煤炭综合利用、循环发展道路,积极开展IGCC洁净煤发电等一批前沿技术研究。

记者了解到,上海电力下属企业田集二期是国际上首台再热汽温采用620℃的Π型锅炉,工程设计供电煤耗280克/千瓦时,比田集一期机组的301克/千瓦时煤耗大幅度降低了21克/千瓦时。目前,二期首台660MW机组将于年底投产。

为解决F级燃机在实际运行中火焰筒鼓包、燃烧部件报废率高等与燃烧稳定性相关的问题,漕泾热电厂结合2台燃机大修,分别进行燃烧系统DLN2.6+的升级改造,改造后将有效降低燃烧排放,基负荷时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至20毫克/立方米以下,为亚洲第一台采用干式低氮燃烧器的F级燃气轮机。

漕泾热电厂充分利用地处上海化工区热用户集中的地理优势,积极加强与用热客户的沟通,主动了解客户的用热周期,不断引进创新技术,强化管理,实现节能调度。截至今年10月,漕泾热电供电标煤耗达为211.69克/千瓦时,在世界同类型机组中处领先地位。

结合田集二期再热汽温620℃研究成果和经验,着重在主汽压力、主汽与再热温度选择、轴系布置、汽机材料选用及汽机高压缸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结果表明,漕泾二期装机方案可采用:31Mpa/600℃/620℃/620℃单轴、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机组出力为1000MW,环保指标优于国内燃机天然气电厂的控制排放标准。

此外,上海电力还开展了H级燃机的研究,H型燃机具有大容量、高效率等特点,与F型燃机相比,可以降低机组单位发电气耗,每立方天然气可多发一度电,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上海电力已经将H型燃机作为闵行燃机招标的备选方案。

据悉,中电投集团公司也是国内最早涉足IGCC领域的中央企业之一。2009年,上海电力成立了上海漕泾联合能源有限公司,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及多联产核心技术、二氧化碳搜集(CCS)和利用(CCUS)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经过多年发展,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电投集团已从传统的发电企业转型成为致力于清洁环保、构建绿色循环经济的综合性能源集团。随着该集团清洁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也越来越明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