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今年以来,广西桂冠大化水电总厂不断夯实安全基础,抢发电量,挖掘内部增盈潜力。截至10月30日,该厂累计完成发电量23.42亿千瓦时,实现营业利润数亿元。
以年度检修为“重点”,周密计划。下半年以来,红水河流域来水锐减,10月份,大化水库入库流量同比减少76%,使部分“亚健康”机组处于停运状态。为此,该厂顺势而动,提前对机组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运行状态评估,把年度检修计划整体前移。检修开始前,落实好人员、物资、技术、组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组织对检修方案、图纸资料进行学习和收集,分专业、分层次开展检修培训工作,确保检修人员技术过关。同时,对检修技改所需更换的设备等物资,提前与厂家联系、采购,确保物资供应到位。截至目前,该厂已完成3号机组C级检修工作,所属百龙滩电厂5、6号机组C级检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以安全生产为“基点”,查缺补漏。该厂始终把“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和“现场安全管控”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领导、专责等深入现场“蹲点”,查找薄弱环节;要求安监人员靠前协调保障安全工作,堵塞安全管理中的“漏点”,做到违章“零容忍”、隐患“抓整改”、检查“常态化”、外包“重监管”。1至10月份,该厂组织了包括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现场评审和隐患排查在内的20余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各类隐患均按计划整改到位,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以抢发电量为“轴线”,科学管理。该厂以边际利润管理为着力点,严格执行电量计划、费用控制、资产及风险管理,最大限度争取边际利润,降低发电成本。制定了周密的电量攻坚行动,将电量指标分解到各运行值、各台机组;发电部根据任务和时间,倒排电量计划;运行值每班不少于3次向调度要负荷,争取低谷尤其是夜间机组负荷率,严格控制实际负荷在申请负荷值的正负3%范围内,努力实现电量效益最大化。
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开难题。该厂从解决生产难题出发,确定科技攻关项目,广泛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建议”等活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设备的劣化趋势和异常分析运用,使设备的健康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今年来,该厂共收集到员工科技论文87篇,技术革新建议74项,成果85项。其中,“水电机组上机架震动分析与轴线调整”、“水电厂励磁系统PT断线原因分析及处理”及“大化5号机负荷反调区限制进入功能增设”等多项创新技术在生产中实际应用,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缺陷率,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和检修难度。此外,今年该厂已有21项技术革新建议被采用并纳入组织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