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杜克大学在NatureClimateChange上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正在推行的利用煤基合成天然气(煤制气)的计划,将产生比常规天然气7倍还多的温室气体排放,用水量也将为生产页岩气的100倍。
尽管煤制气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中国能源自给率,但却将给环境带来极大灾难。杜克大学的报告指出,在未来的数十年间,中国的煤制气项目无疑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并造成汞污染。他们建议,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谨慎对待这一问题。
作为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煤制气的一部分,中国政府最近已批准建设9座大型工厂,每年将生产超过370亿立方米的合成天然气。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传出消息,新疆准东地区将建成中国最大煤制气项目。据悉,国家发改委已经于9月22日正式批准新疆准东煤制气示范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据了解,新疆准东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规模达300亿立方米/年,与中石化“新粤浙”管道(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规模相匹配,项目共建设五彩湾、大井、西黑山、喀木斯特、和丰5个气源点工程,由中石化、华能新疆公司、新疆龙宇能源、浙江能源集团等企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建设,估算总投资1830亿元。
此外,一些私人企业正在筹建的30座工厂年产天然气将达到2亿立方米,这将远远超过中国目前的天然气需求。以通常40年的煤制气工程生命周期为例,中国政府规划的9座大型工厂一旦建成,将排放210亿吨的二氧化碳—这是传统天然气工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倍,也将超过中国近期投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的温室气体减排总和。
假如40个煤制气工厂都顺利建成,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惊人的1100亿吨。如果这些工厂生产的天然气用于发电,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粉煤电厂高出36%~82%。如果合成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其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汽油燃料的两倍。
煤制气工厂对水的过度消耗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生产合成天然气的用水量是生产页岩气的50到100倍。由政府批准的9家工厂大部分位于新疆和内蒙古的沙漠或半沙漠地带,每年将消耗超过2亿吨的水,并将进一步加重这些地区的用水压力。
此外,这些工厂排放的硫化氢、汞等有害物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净化和处理,将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