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吉林成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以4.68元发行价格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3亿股,募集资金14.04亿元将通过旗下的贵州成城能源,与中煤地质成立两家公司,共同开发贵州凤冈页岩气及湖南桑植页岩气两大区块的勘探。两家公司注册资本均为3亿元,贵州成城能源均占股90%,中煤地质占10%。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页岩气产业虽然炙手可热,但是民营资本进入勘探开发环节却阻碍重重。政策准入、资金、技术等一系列门槛高企,让众多民营资本望之心动,却犹豫不前。
成城股份此次携手中煤地质,不仅在拿下优质区块时能依靠大树抢占先机,而且中煤地质是国内为数不多地在页岩气勘探技术上有所积累的企业。一边手持资本与管理优势,一边背靠行业资源与技术实力,此举可谓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更为民营企业进军页岩气产业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作为清洁能源中新宠,页岩气由席卷美国的“页岩气革命”而闻名,更成为能源巨头与资本追逐的焦点。跨国石油巨头BP预测,中国将在202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2015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页岩气储量国家,我国也已把大规模开发利用页岩气列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的重要部分。在中国不断出台政策表明对页岩气勘探、开采、应用的支持态度时,页岩气俨然当下最为热门的价值沃土之一。
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将避开原有油气资源垄断管制,这意味着中国的页岩气奶酪已经向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多元资本开放。
去年,页岩气探矿权的第一次招标,仅针对有国有企业,然而时至九月,国土资源部进行第二次页岩气招标时,却突破性地进行了取消了国有和民营的身份限制,只要注册资金3亿以上、具有气体勘查资质的企业都可以申请。
虽然仍有资本和技术等诸多门槛,准入门槛的消失仍旧引发了民营资本的巨大热情和市场的强烈反应。页岩气探矿权第二轮招标正式启动时,83家投标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了近三分之一。其中不乏意多家上市公司表达了参标意向。虽然最终只有华瀛山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气资源技术有限公司两家民企中标,但是民营资本的热情可见一斑。
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坚定了成城股份开采页岩气的决心。在招标过程中,出身民企的非传统油气公司投身页岩气领域确实成功几率不高。然而,民营资本敏锐的触觉和灵活性,使得成城股份这样有志于页岩气者另辟蹊径,携手传统业内巨头,成功借路入围。
此次增资中的另一个重量级角色中煤地质隶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是拥有丰富地质勘探开采经验的国有企业。此轮招标,中煤地质获得两个项目的探矿权证,分别为:贵州凤冈一区页岩气勘查项目及湖南桑植页岩气勘查项目。勘查面积分别为1053.373平方公里和760.363平方公里。
今年4月,中煤地质公布了桑植县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计划3年内投入4.65亿元,完成预探井和参数井、二维地震、三维地震等实物工作量。其中,该公司计划先投资8500万元,完成桑植区块页岩的空间形态、厚度、有机地球化学、物性、力学性质及含气量等各项参数的勘查任务;2014年和2015年将分别投资2.2亿元、1.6亿元,完成地震勘探、预探井钻探、采样分析测试与综合研究等工作,并选择有利部位开展钻探、压裂试气。
“携手中煤地质开采页岩气应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也是多赢的举措。”市值管理专家、北京经纶传成投资董事长胡延庚指出,“过去一年,页岩气概念可谓炙手可热。中煤地质在地矿勘探、页岩气、煤层气的开采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和资源禀赋,成城股份傍上了行业的大佬,其前景理应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