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度观察二十多年间,纤维束过滤技术第一发明人刘凡清教授一直致力研发水处理和环保技术,如今从学者到企业家,刘凡清创办的上海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每年能为服务的企业节省上千万元的开支。刘凡清教授(中)在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凡清环境成立于2000年12月,是由中国水污染治理专家、纤维束过滤技术第一发明人、上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凡清教授创立的一家专业水处理公司。在宝山区石洞口经济开发区,凡清环境拥有3万平方米的产品生产加工和科研开发基地,凡清环境目前主要为市政给水、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以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技术 > 正文

凡清环境:20年潜心研发水处理技术

2013-05-16 16:21 来源:同花顺 

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度观察

二十多年间,纤维束过滤技术第一发明人刘凡清教授一直致力研发水处理和环保技术,如今从学者到企业家,刘凡清创办的上海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每年能为服务的企业节省上千万元的开支。

刘凡清教授(中)在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

凡清环境成立于2000年12月,是由中国水污染治理专家、纤维束过滤技术第一发明人、上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凡清教授创立的一家专业水处理公司。在宝山区石洞口经济开发区,凡清环境拥有3万平方米的产品生产加工和科研开发基地,凡清环境目前主要为市政给水、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以及冶金、电力、石化、造纸、食品、饮料等工业领域提供产品配套和技术服务,公司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

实验产生灵感:研制发明专利技术

公司前身为东北电力学院的一家校办企业,1982年,还在东北电力学院任职的刘凡清教授在一次实验中产生灵感,利用三年时间研制发明了纤维束过滤技术,改变了原先水处理过程中传统砂滤技术存在的多项不足。在发明纤维束过滤技术的一年后,刘凡清成立课题组开始研制LLY-高效过滤器纤维束过滤器。

“如今在我国的水处理领域,纤维束过滤技术是知名度较高,尤其是在工业废水处理、给水处理及污水深度处理等方面被广泛应用。而在当时,作为一种新兴的过滤技术,纤维束过滤技术受到了业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央视为此还对我们进行了专访。”

据刘凡清介绍,纤维束过滤技术就是利用高分材料——纤维长丝作为纤维束滤源,由于与传统砂滤相比,有着工程造价低、清洗水耗低、滤料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营成本低的特点,纤维束过滤技术获得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芬兰、意大利和日本的专利。“纤维束滤池的使用寿命长达十年,在达到清洗水耗只有传统砂滤一半的情况下,滤速却达到了三倍以上,对水中的悬浮颗粒捕获也达到了微米级。”之后在1991-1997年间,在东北电力学院实验实习工厂(后更名为吉林飞特水处理工业公司)进行技术推广和应用,公司经营规模也一度达到千万级别。

冲破困境:坚持自主创新

正当凡清环境前身已初具规模时,1997年之后,由于当时政策改变,校办企业被迫解散。为了继续能够研发水处理和环保技术,刘凡清不得不自己创办一家民营企业。然而,同许多拥有高新专利技术的创业者面临的烦恼一样,当时的凡清环境不仅面临着人才和资金方面的紧缺,其他公司对纤维束过滤技术的仿冒也逐步蚕食着本应属于凡清环境的市场份额。

“2000年我和十多名技术骨干到上海成立了上海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当时,市场上有很多自称是纤维束过滤的专业公司,但他们都未得到我们的授权,均在模仿我们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们和纤维束过滤技术本身带来了负面影响。”

不过,凡清环境通过坚持自主创新,以研发带动新技术,以技术包装新产品,以产品赢得市场。

核心竞争力:以技术赢得市场

12年来,公司在加强纤维束过滤技术研发的同时,还开发了3D网格絮凝反应技术、高效沉淀技术、臭氧活性炭技术、F-Microbes环保微生物技术等一系列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的特色技术和相应设备。

“迄今,我们已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数十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数百项,并进行了相关的成果转化,得到了国家和上海市相关部门的认可,获得了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奖,科技部、财政部创新基金资助,并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利工作培育企业、上海市火炬项目企业以及2010年度上海市创新型企业,同时,我们纤维束过滤池器也被认定为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近年来,根据市场需求,在常规纤维束过滤的基础上,我们开发出了新的占地面积更少、水头损失更低、能耗更低的FC型纤维束滤池,以及曝气纤维束滤池和反硝化纤维束滤池等等。”

据刘凡清介绍,公司目前顾客遍布在电力、钢铁、石化等多个工业领域,在城镇自来水、农村自来水等领域也建立了诸多案例,如今则主要致力于污水回用、污水厂提标改造等领域。刘凡清表示,公司在为自身创造利益的同时,也通过对原本产生大量污染的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互利双赢的局面。

“目前纤维束过滤技术在工业废水领域,服务了300多个工业企业,其中有宝钢集团、本溪钢铁集团、攀枝花钢铁集团和上海石化等等,总处理水量达300多万吨/日,给水处理总规模近70万吨/日,以及总处理规模有300多万吨/日的污水深度处理方面均有很多成功运行的案例。每年能为服务的企业在污染排放环节节省千万元的开支。如今,我们的业绩基本已覆盖大陆地区,并且在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海外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也有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愿景:冲破技术创新瓶颈技术与资本结合

刘凡清教授二十多年间一直致力研发水处理和环保技术,如今从学者到企业家,在身份转变的同时,刘凡清也十分关注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刘凡清表示,中国技术创新正面临着一个瓶颈问题,即国家对知识产权及知识价值的尊重与保护力度薄弱。

“专利拥有者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使得目前技术仿造者比技术原创者会获得更多收益。因为仿造没有原创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不会维护技术信誉,更不会对其进行升级和完善。而技术原创者却面临着举证难,索赔过程繁琐苛长,这也阻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

刘凡清认为,政府应当加大法律对仿造者的制裁力度,鼓励创新应严格禁止仿造,以凸显新技术的价值及社会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在谈及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时,刘教授认为中国当前环保产业过于分散、过于混乱,而且竞争无序。“大型企业难以突破发展瓶颈形成更大规模,行业的准入门槛还太低,也混入了不少资质不高的企业进入,影响了老牌企业努力建立的形象。”

刘凡清强调,通过加强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有助于环保行业的整合。“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公司与资本实力雄厚的资本公司强强联手势必增加国际竞争实力。”据刘凡清透露,未来凡清环境将计划在中小板或者创业板融资上市,以提升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品牌形象。

“不过,目前相对于资本投资而言,技术投资还没有被广泛认可。所以企业更青睐于‘用产品赚钱’而非‘用技术赚钱’。”刘凡清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对技术的认可程度得到改观,自己也能专心研发技术,真正做到“用技术赚钱”。

苏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企业管理系主任。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

节能环保,是当前从中央政府到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的热点领域,其中也蕴含有诸多商机。企业如能适应这一市场发展趋势,抓住机会,则也能给自己创造很大效益。

但是,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虽然社会有需求,产品有市场,但也要企业自己有过硬技术和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抢得先机。凡清环境公司依靠其创始人刘凡清教授所拥有的先进技术,改变了原先水处理过程中传统沙滤技术存在的多项不足,有着工程造价低、清洗水耗低、滤料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营成本低等多项优点,依靠技术和产品优势,使得公司一炮打响,掘得了第一桶金。而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公司外部环境变化和所拥有的先进技术被仿冒等不利因素,刘教授和公司骨干并未气馁,而是通过坚持自主创新,以研发带动新技术,以技术包装新产品,以产品赢得市场。又陆续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并赢得了更多大客户的信任。公司在为自身创造利益的同时,也通过对原本产生大量污染的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互利双赢的局面。

我在多次演讲中都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企业凭借“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即便如苹果公司这样一度如日中天的堪称世界领头羊的公司,最近也被诟病因为持续创新不足而显出颓势。更不用说曾是行业老大的柯达公司,因为没有认识到数码技术对整个胶片行业的颠覆,未能坚持技术创新,以至于进入破产境地。所以任何一个公司,只有不断在技术、产品、经营方面持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不管外部环境再恶劣,只有主动练好内功,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胜利迎接挑战。而且,凡清公司创始人刘教授,现在又做到资本和技术的结合,希望通过上市进行融资,相信先进技术之鸟如插上资本的金翅膀,一定能够飞得更高、更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