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近期召开《页岩气发展规划》落实会议,页岩气探矿权和采矿权或将减免使用费,同时将出台优惠措施,以加快页岩气产业化。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酝酿第三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有望在2013年下半年启动,招标规模或超前两轮总和,招标呈加速趋势。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天然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具有单位热值高,燃后无废渣废水,仅排放相当于煤炭一半的温室气体等特点。近年来,由于天然气开采、生产、储运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使得天然气的生产使用变得更为方便成熟。
供给方的变革将逐渐改变需求终端的习惯。我们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使用天然气能源,从而推动天然气消费需求的增长。在此过程中,为天然气开采、生产、储运、应用提供专业设备的制造商前景看好。
“气化中国”是大势所趋
目前,全球天然气尚处在大规模开采的初期,新增开采量和消费量的增速均快于石油行业。根据国际燃气网、国际天然气工业联合会、国际能源机构提供的数据,未来10年内,全世界天然气需求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9%,至2030年期间,年均需求量增长率为2.4%。
天然气不仅是清洁能源,而且其价格较为低廉——目前NYMEX天然气期货结算价仅为2.83美元/百万热单位。与其他能源相比,除动力煤外,单位热值下LNG(液化天然气)价格远低于其他能源价格。正由于LNG的经济性,使得其在车用燃料中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平衡,70%以上来自煤炭,天然气占比仅有4%,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4%,也比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印度要低。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预计,到2015年末我国天然气消费将达到2300亿立方米,几乎是2011年消费量的两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可能将由现在的4%上升到7%-8%。
天然气产业链三部曲
天然气产业链很长,关联度高。首先是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建造。我国目前有四条天然气长输管线正在建设中,进入规划的更多,对设备的需求很大。以西气东输二线为例,干线长度4843公里,支干线3918公里,还有13个省市的支线,仅加压气站用压缩机就近百台,全锻焊球阀4000余个。这一环节由于所需设备相对简单,供给厂商相对分散,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能够持续脱颖而出的设备制造商不多。
其次是天然气压缩、液化和运输装备,这是天然气进入终端的核心环节,也是装备需求量最大的部分。我国天然气资源有限,但需求量很大,因此近海及海外天然气的液化和运输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我国在LNG工厂、LNG接收终端、LNG运输槽车和LNG气化站等LNG工业链上各环节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随着西气东输和沿海LNG接收站的陆续完工,我国曾一度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得以缓解,国家层面针对民用天然气的使用政策也开始由“控量控价”转变为“增量放价”。2012年10月发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2012版》大力鼓励和支持汽车、船舶的天然气加注设施和设备建设。仅举一例,按照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要求,今年,江苏省就计划将100艘内河船舶改造使用LNG清洁能源,建成8个加注站。
目前国内LNG相关设备厂商有富瑞特装、中集安瑞科、成都华普、查特深冷,北京天海工业(北人股份),中航动控(增发募投项目)等,相关产品如加气设备、重卡、客车、船舶的供气设备、储罐箱等都已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和相当的生产规模。这些公司无论是在A股还是H股市场都享有较高的估值水平,这与它们所处行业极高的成长性和较高的行业壁垒是分不开的。
第三是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开采和集输装备,以及部分煤化工装备。煤层气和页岩气将是天然气的重要补充,未来或许还是部分替代的对象。目前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已经占到了整个天然气开发的10%,而我国几乎为零,因此对煤层气和页岩气开采和集输装备的需求也很迫切,目前国内煤化工项目审批重新开闸也印证了这一点。围绕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勘探开采,杰瑞股份作为目前A股市场的唯一标的,也以自己独立于大盘的长牛走势给出了证明。
“十二五”期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天然气供需保持较快增速。基于我国“十二五”年均GDP7%-8%的增速预计,以及《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预期,我国“十二五”一次能源消费将保持4.3%的年均复合增速。由于一次能源供给中煤炭将保持稳定增长、石油供给能力受限,因此国内天然气供给能力仍将保持10%左右的较快增长速度。
天然气价改逐渐临近,上下游有喜有忧。我们运用经典的供需曲线对天然气价改效应进行分析。由于行政性的价格措施导致国内天然气价格低于其价值,上游的供给积极性受压制,远远无法满足下游的潜在需求。天然气价改导致气价上升,对上游的天然气生产有积极作用,能够拉动以致密气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生产。
对于下游需求而言,天然气价改有正负两方面作用。对于已有需求,价改导致的气价上升会影响已有需求的盈利能力,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新兴需求,由于供给瓶颈有所缓解,新兴应用可能面临爆发的时间点。上下游投资逻辑各不相同。油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上游是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游是油气的输送,下游是油气的利用。我们整理了28家A、H股上市的油气装备及服务公司,将他们所从事的业务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按照上中下游进行分类。
上游关注非常规天然气的美妙前景。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类型。致密气、煤层气与页岩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重点所需的设备和服务也有不同。致密气近几年增长幅度较大,2012年致密气产量达到320亿立方,占国内天然气产量的30%,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致密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能够进一步拉动以压裂设备和服务为代表的增产设备、服务的持续增长,杰瑞股份是行业龙头公司。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页岩气、煤层气的勘探活动将变得频繁,神开股份的MWD、地质导向(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将明显受益,吉艾科技的LWD(3-5年完善该产品)将明显受益。
下游找寻增速最快的新兴应用。我们认为新兴应用的爆发有两个触发因素,一是天然气供给瓶颈的缓解;二是新兴应用的盈利能力有吸引力。结合以上两个触发因素,我们看好“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这条产业链上的微型燃气轮机、螺杆膨胀机、溴化锂制冷机组可能受益,其中微型燃气轮机和螺杆膨胀机的行业门槛较高。A股相关的投资标的有开山股份(已有螺杆膨胀机产品)、汉钟精机(潜在的螺杆膨胀机主机供应商)。富瑞特装也将涉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总包项目,值得关注这方面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