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第三轮招标时间未定
3月18日,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的“2013国际页岩气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杨雷表示,我国《页岩气产业政策》的初稿已拟定,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讨论。
据杨雷介绍,《页岩气产业政策》将对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准入、环保、监管以及对外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规定,更具操作性。他指出,当前我国页岩气在勘发技术、经济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等方面仍面临一些难题,为保障页岩气的经济性与和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加以扶持,明确监管体系。
杨雷表示,下一步国家将加大对外投资与合作的力度,鼓励外国公司开发我国的页岩气。对于如何进入、如何保障权益等方面,国家将制定更细致的规定。此外,还包括更加细化的财政政策与优惠政策等。在监管方面,新政策将明确各部门对页岩气产业的监管职责。
国土资源部勘察司副司长车长波在发言中称,截至目前,我国页岩气勘察投入累积已达70多亿元人民币。他表示,页岩气勘探成本高、风险大,短期内缺乏经济效应,为此我们应当“冷静思考”。
据了解,今后国土部将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开放市场为核心,合理引导、调动社会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参与页岩气的勘发。车长波指出,在发展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同时,也要保护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要让页岩气的开发与常规油气相互促进。
而对于备受关注的页岩气第三轮勘探权招标何时开始的问题,车长波称暂时不能确定。
页岩气重磅会议本月密集召开
随着全球能源吃紧,新能源日渐成为各界蜂拥争夺的高地。过去的一年里,页岩气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能源革命,近万亿级市场吸引各路资本竞相布局,同时引爆了二级市场上相关个股行情。就在页岩气概念逐渐走下神坛之际,本月密集召开的重磅会议,有望帮助相关概念股四度崛起。
两大会议本月召开
今天,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的“2013国际页岩气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致力于中美公司间页岩气开发技术和经验的分享,搭建美国中小页岩气公司优势技术、关键装备的展示平台和中国页岩气开发参与者系统学习平台,从而促成合作。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出让中标的16家企业将出席大会。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页岩气大会之后,“2013中国国际页岩气勘探开发暨市场高峰论坛”将于3月26日在重庆召开,届时参加论坛的钻井技术公司及设备、基础设施、管理等开发商将分别占参会企业的20%和5%。
这意味,中国页岩气产业将从跑马圈地逐步向产业化发展转型。
近万亿市场待开启
《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于2012年3月16日公布以来,页岩气成为各界“宠儿”。据银河证券研究所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前,中国页岩气需打井4万口左右,行业总投资约8000亿元,其中设备投入约占投资总额的25%,大约2000亿元。
巨大的市场空间激发上市公司热情。除众多上市公司参与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外,江钻股份、杰瑞股份、四方达等设备生产类上市公司也纷纷努力“沾气”。
从去年上半年始,随着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民资开放、政策补助等利好推动,相关概念股三度大涨。其中,作为页岩气板块8月启动以来的资深龙头股,山东墨龙最大涨幅超过120%;身兼页岩气概念和环保概念的宝莫股份后来居上,累计最大涨幅超过115%。
相关企业跃跃欲试
重磅会议召开前夕,经历了“三起三落”的页岩气概念个股早已蠢蠢欲动,多家页岩气产业优质企业更是嗅到了商机。
除16家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中标企业将出席国际页岩气大会外,国内超硬材料及制品行业龙头企业黄河旋风也将以材料供应商的身份参与本次大会;仁智油服、神开股份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将积极参与大会。此外,多家钻井技术公司及设备、基础设施、管理等开发商也将参与“2013中国国际页岩气勘探开发暨市场高峰论坛”。
随着页岩气升温,更多企业正加入“涉气”大军。记者调查发现,主营生产电子设备(石油测井仪器)的吉艾科技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生产的仪器可适用于页岩气、煤层气的开发。中鼎股份则表示,公司去年收购的美国ACUSHNET公司主导产品中含天然气(含页岩气)相关产品。
短期投资仍存风险
永竹投资投资顾问郭施亮认为,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只是初步掌握了水平井钻井、分段压裂等技术,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缺乏的难题尚未攻克,未能形成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距离规模化开发尚有距离。然而在好政策、有利前景的吸引下,资本市场对页岩气开采风险估计不足、一哄而上,个股屡遭爆炒,风险非常高。后续随着页岩气开发的步骤加快,参与页岩气勘探开发、设备生产,数据采集分析等企业将获得巨大收益。不过,由于投资较大且回收周期相对较长,短期跟风炒作仍存风险,建议投资者挑选业绩稳定、流通市值较低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