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是新能源的代表之一,但因为它受天气的影响比较重,所以在利用上还有着一定的限制,近日,我国的在西北电网中完成了风电无功控制的试点调试。根据我国风电发展规划,我国将在甘肃、内蒙古、新疆、河北、吉林和江苏建立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预计到2015年要建成5808万千瓦,2020年要建成9017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78%.由于我国陆上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三北”地区,因此对于位于电网末端的风电基地,除了具有常规风力发电的共性问题以外,还存在许多特殊的个性问题,包括系统稳定、输送能力、调频调峰和电量消纳等,其中无功电压问题是风

首页 > 发电信息化 > 报道 > 正文

风电无功控制系统西北完成调式

2013-03-01 17:37 来源:国际电力网 

风电是新能源的代表之一,但因为它受天气的影响比较重,所以在利用上还有着一定的限制,近日,我国的在西北电网中完成了风电无功控制的试点调试。

根据我国风电发展规划,我国将在甘肃、内蒙古、新疆、河北、吉林和江苏建立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预计到2015年要建成5808万千瓦,2020年要建成9017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78%.由于我国陆上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三北”地区,因此对于位于电网末端的风电基地,除了具有常规风力发电的共性问题以外,还存在许多特殊的个性问题,包括系统稳定、输送能力、调频调峰和电量消纳等,其中无功电压问题是风电并网运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要采取措施对风电场无功电压进行有效调节。

2月1日,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在330千伏干东变组织完成了西北电网风电无功协调控制系统首个试点工程的现场调试工作。西北分调在干东、桥东、桥西、桥湾4个330千伏风电汇集站进行试点工程建设,涉及13个风电场、装机规模达240万千瓦。在各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各试点风电场AVC子站的实施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干东变AVC子站已率先具备对部分风电机组和风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自动控制功能,正在推进对其他风电机组改造。

调试结果表明,该试点工程在西北电网首次实现了AVC主站对34台风电机组无功出力的双向调节,实现了对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自动调节控制。同时实现了风机无功和SVC无功补偿的协调优化控制,可通过正常情况下充分利用风机自身无功进行调压而预留出SVC动态调节容量,提高故障后的系统调压能力。

为了确保酒泉风电安全送出及电网稳定运行,针对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存在的无功电压控制问题,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于去年开始组织进行风电无功协调控制系统试点工程建设。他们研究国内现有相关技术规范,并结合酒泉风电接入特点,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控制模式和策略,并编写系统实施技术规范。同时按照“稳步推进、试点先行”的原则,结合各风场实施条件,确定了试点风电场,并先后召开多次协调会推进实施进度。另外结合并网风电场安全整改,推进风机无功控制模式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整改,还综合考虑风电机组、风电场无功补偿设备及联网通道常规无功补偿设备的协调控制,对西北电网AVC主站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升级。

风电无功协调控制系统首个试点工程完成现场调试,为大规模集中接入风电地区的无功协调控制打下了良好基础。西北分调将继续组织推进酒泉风电相关类型风机无功调节模式的整改,继续推进其他试点工程的实施并适时推广,提高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方式下的无功电压自动协调控制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风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未来风电场无功控制技术将以“闭环”控制为主,通过风电机组、无功补偿装置以及电网的协调优化运行,实现对风电场无功的有效控制。

在产品应用方面,GE风能已经研发出一种闭环风电场电压控制,称之为“动态无功控制”(WindVAR)。动态无功控制可以向电网提供无功并稳定电压。带有动态无功控制的风机,电压的控制和调节都是通过安装于风机上的电力电子装置来实现进行的。

欧洲相关电力公司和技术机构、美国风能协会(AWEA)等都制定了相关风力发电导则和IEEE-1547(分布式电源与电力系统接入标准),包括了电压稳定控制/无功补偿方面的内容,要求确保风电场母线电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并保证电能质量合格。

目前国内即将出台的风电并网新国标中,不仅要求风电机组具有无功电压调节能力,也要求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新国标的颁布将促进风电相关产业技术向更加电网友好型方向发展,实现对风电更大规模的平稳消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