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搞煤化工很热,而且最近也确实取得了很大进展,召开的各方面会议很多很多。”12月6日,陈俊武在北京的2012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间隙对本报记者说,“但煤化工有很多问题,我就说三个大的问题。”作为中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早在二十年前,陈俊武指导炼油化工、新型煤化工技术开发的同时,已经着手研究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课题,现任国内在建最大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专家审查组组长。陈俊武认为,中国的煤化工发展具有特殊性。“采用煤化工是被迫的,”他说,“因为你石油资源不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评论 > 正文

煤化工诸多诟病 谨防百亿投资东流

2012-12-12 11:12 来源:中国能源报 胡珺 

“现在搞煤化工很热,而且最近也确实取得了很大进展,召开的各方面会议很多很多。”12月6日,陈俊武在北京的2012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间隙对本报记者说,“但煤化工有很多问题,我就说三个大的问题。”

作为中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早在二十年前,陈俊武指导炼油化工、新型煤化工技术开发的同时,已经着手研究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课题,现任国内在建最大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专家审查组组长。

陈俊武认为,中国的煤化工发展具有特殊性。“采用煤化工是被迫的,”他说,“因为你石油资源不够,石油消费水平又增长很多。”

陈俊武说,煤化工在中国大力发展,要解决规模化、高档化和碳排放问题。煤暂时能够解决中国最近几十年内的能源问题。“但从长远来说还是应该发展可再生能源,还有核能。”陈俊武表示不能怕核能,“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才是我们的终极方向,而绝非煤。”

记者:《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已完成编制工作,从产能、能源利用率、环境容量和安全等角度提高了煤化工领域的准入门槛。您认为这个仍然不够?

陈俊武:煤化工现在发展火热,我有几个问题必须提请大家重视,因为这是我国能源结构的发展方向。第一个是规模问题。什么都想上,什么都要上,一拥而上,有时候就忽略了规模。

我看之前规划草稿规定,煤制油项目的年产规模必须在300万吨以上、煤制烯烃必须60万吨以上。事实上这个规模仍然有些小。大家看一看,我们现在的炼油项目都是千万吨级的。

更何况煤制油的投资相对较高,项目越小,单位投资规模越大。一个4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都要做到520亿元,1吨油的投资能力在1万2千元以上。相反地,开采1吨天然石油只要2、3千元。现在1吨石油才值4000多块,等于把三年投资压上,结果只出来一年的产品。

记者:如果说300万吨的煤制油规模经济性依然不好。那您认为应该提到多大规模?

陈俊武:不是这个意思,300万吨的投资成本已经够高了。规模太大谁也干不起,银行没有那么多钱,国内的经济只能支撑到这个规模,私人投资就更干不了。哪个私人敢花几百亿元投资煤化工?国家提倡的话,有银行贷款可以干,但几百亿对煤化工项目来说,仍然容易打水漂。

记者:为什么煤化工投资如此之巨?

陈俊武:设备太多了。一个300万吨的项目,光气化炉就要20多部,一部气化炉的投资就要5亿元。你去项目现场看,塔炉林立,一片汪洋大海啊。

一般的煤化工项目规模为300万吨—500万吨,其中又要分成几条线建设。一条线只有100万吨,每条线上都需很多设备和工人。这是因为固体化学反应至今没有突破。固体物的化学转化就是很慢,仅比生物快一些。我们生物这块索性更慢,埋到地里几千万年才会变成石油。

固体加工,我认为就是很不经济的。

记者:除了规模问题还有什么?

陈俊武:再一个就是产品的高档化问题。能做高档产品就不要做大路货。

我们现在发展的煤化工,主要是用于替代石油、天然气,替代石油化工。这个替代只是起到一个帮助作用,弥补一些不足的资源,或是国家进口受限的,或是国防需要储备的。尽管比例不会很大,我们仍应使这种替代起到核心作用。

我感觉目前很多煤制油项目都想自建加油站,不论直接液化或间接液化,生产的产品都想直接出售。这种出售实际上很吃亏,比如煤间接液化项目,其产出的柴油质量非常好,可以出产很好的航空煤油,高档的润滑油,以及石蜡等多种下游化工产品。把这些原料当成一般的汽柴油出售,对加油站也非常亏。

记者:所以您建议发展煤化工产业,要加强与石化企业的合作。

陈俊武:对,我们的产品就应该考虑到跟外面协作,必要时要跟炼油厂和石油行业协作。在国家的组织下,双方是不会吃亏的。

低档产品虽然卖得出去,但将来一些炼化产业的急需产品却要进口。你生产那些国内已经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且是一个小炼厂就能达到的产量,十分不合算。很多煤化工企业都倾向于将产品尽量简单化,以便建立自己的独立销售系统,万事不求人,恐怕也不符合国家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的宗旨。

记者:煤化工项目因其巨大的能耗、水耗和碳排放受人诟病,对此您怎么看?

陈俊武: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个问题,煤化工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很高,并且目前没有解决途径。如果要解决碳排放问题,煤化工的成本就更高了,项目也上不去了。

这个问题很复杂,牵扯全局。但因煤化工产业现在处于萌发的初期,将来国家政策是不是要对此有所考虑,可能会有一个统筹。

煤化工过去是被石油化工淘汰了的。由于煤炭的涨价幅度赶不上石油,所以现在还能维持。一旦二氧化碳的问题出来,煤化工的经济性将大打折扣,因为石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煤要少一半。

记者:您的意思是,因为资源禀赋和经济性问题,我们不得不走回头路。

陈俊武:不好的东西天生就是不好的,可是我们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国外是以上个世纪60年代为标志放弃了煤化工,现在过了50多年,技术有进步,以前的煤化工项目螺旋上升了一个台阶,经济性也改善了一些,可总体来说还是不如石油化工。

现在的石油消费量比以前大太多了,你看塑料袋到处都是,以前塑料袋都很宝贝,不一样的。

记者:所以您坚持煤化工项目不能放开闸门,大上多上以促发展。

陈俊武:对,不能多批,我不赞成大发展。储备是可以的,比如美国就对生物化工非常重视,将其制成航空煤油等天上可以用的东西,作为军事上的技术储备没有问题。

中国的煤制油有不少好东西,若将好容易做出来的一点资源当成简单的一般东西出售,那又何苦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