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发布国家优质工程表彰决定,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光照水电站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这是国家级工程建设质量最高奖项,是黔源公司第一个获得国家级表彰的精品工程,也是2012年全国唯一获得此殊荣的水电项目。

“北盘明珠,环保典范”——这是业界给予光照水电站的赞喻。
光照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电源点之一,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结合航运,兼顾其它。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高200.5m,是世界上同期建成的同类型的第一高坝。总库容32.45亿m3,调节库容为20.37亿m3,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性能。电站装机容量4×260MW发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承担调峰、调频、事故和负荷备用任务。2006年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2006]2750号文”核准光照水电站工程,核准投资为69.03亿元人民币,竣工决算为66.17亿元,节约投资近3亿元。电站工程于2003年5月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2004年10月实现大江截流,2007年12月导流洞下闸蓄水,2008年8月至12月4台机组相继投产发电,2010年10月30日,工程全部完建。
超前谋划
光照水电站工程从建设初期就制订了《工程达标创优规划》,确立了“高标准达标投产、确保电力优质工程奖、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目标,科学确定了工程管理、工程建设、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系列奋斗目标。建设中坚持“科技、生态、和谐、创新”的建设理念,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五新”应用为手段,注重过程控制,保证工程全面创优。
科技创新
在光照水电站工程建设中,该工程获得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 大坝异种混凝土同步浇筑上升施工等国家级工法2项,防裂缝混凝土重力坝实用型技术等专利6项,大坝筑坝技术研究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自主创新开展了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研究,取得多项创新科技成果;大坝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采用高掺粉煤灰,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仅40kg,同比减少34%,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节约了筑坝成本的同时,还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大坝建设过程中防渗、防裂、层面结合和温控等方面的难题;积极推广应用大坝异种混凝土同步浇筑上升新工艺等12项“五新”技术和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9个大项、25个子项,确保了工程一次成优。
光照水电站工程所处位置岩溶地质复杂,建设中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设计和施工流程不断进行优化,在成本控制、质量监控上,电站工程取得了多项“领先”,在综合技术领域实现了一系列创新与突破,创造出中国水电建设史上许多新的纪录:用23.8个月建成目前世界最高的200m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坝浇筑速度世界第一;在国内第一个采用架桥机安装大坝表孔弧门,大坝表孔15天就完成一套闸门吊装调整,安装速度全国第一;发电机组使用的筒形阀是国内自行设计、生产、安装的第一台套此种水电设备;创造了14天完成两台大型机组充水、带电调试及72小时试运转后无重大缺陷直接进入商业运行的全国同类型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纪录;创造了5个月内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并稳定运行的全国水电建设纪录。
环保先行
光照水电站的建设,环保投入走在全国水电行业的前列。通过积极认真履行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实现了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低碳经济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投资7000余万元,率先采用进水口叠梁门分层取水技术,取水库表层水发电,解决了传统取水口下泄水库底层低温水问题,保障下泄水温满足生态要求,有利于下游水生物的生长。为国内第一座采用叠梁门方式实施分层取水的电站,开创了我国大中型水电站工程通过工程措施解决环保难题的先河。
投资4000余万元,工程同步建设了5万平方米大型鱼类增殖放流站, 每年向北盘江流域投放长臀鮠、光倒刺鲃、白甲鱼、花鱼骨等珍稀鱼苗60万尾, 解决了珍稀鱼类繁殖保护问题,对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证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维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北盘江濒危鱼类、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了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实施了水库淹没区珍稀古树移植等“四节一环保”绿色工程措施方案。
通过一系列工程科技环保措施,有效解决了电站建设的环境保护难题,环保工作成效得到了国家环保部的高度评价。
管理创新
光照水电站工程建设推行“四位一体”理念,建立业主、设计、监理、施工为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合同基础、互信纽带、共赢目的”的建设氛围和磋商机制,确保了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在电站运行管理上,积极探索和推行建管无缝衔接体制。按照“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方式,生产运行人员提前介入,参与金属机构、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熟悉了解设备性能。同时,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方式,力求做到精简、精干、高效,切实保证从工程建设到生产运行的“无缝过渡”,确保电站设备“开得起、稳得住、送得出”。自2008年电站四台机组投产以来,一直保持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记录,管理成效非常显著。
通过自主创新的“投资控制造价体系”,有效把握了质量监管和成本控制两大问题。通过与建设公司通过签订造价考核责任书,按“静态控制、动态管理”原则,以造价目标为主,将安全、质量和工期目标与造价目标相关联进行考核,不仅能有效地确保建设管理单位的造价控制达到预期目标,也能强化建设过程中的管控,使工程投资得到明显控制。
建管成效
光照水电站工程于2009年以95.93%得分率通过了华电集团公司达标投产竣工考核;2011年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专家对光照水电站工程进行整体质量评价,其工程竣工阶段的施工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为97.18分,为高质量等级优良工程。电站工程8056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20个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实现了“铸精品工程、建环保电站” 绿色施工理念。
以安全为发展根本,积极构建并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体制,光照水电站安全管理实现双零目标。工程经过几年运行期考验,建筑物、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运行稳定,结构安全可靠。非计划停运次数为零,机组运行最大摆度171μm,远小于设计值,多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期、同类工程领先水平。
光照水电站工程建设形成极具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为我国水电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世界坝工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电站于2010年获得集团公司四星级发电企业称号,2011年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及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2012年国内第一个同时获得国际RCC(碾压混凝土最高奖)里程碑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的水电工程。
光照水电站建成投产,每年替代火电27.54亿千瓦时,减少标煤消耗110.16万吨,减少碳排放74.91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2008年电站机组运行以来,截止2012年11月22日,安全运行1571天,累计发电90.48亿kW·h,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8.32亿元,每年上交税收8000多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大幅度地提高了北盘江干流的径流调节能力,提高了下游流域梯级电站的水能效率,为拉动地方区城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照水电站工程获“国优”肯定,黔源公司倍加珍惜荣誉,将再接再厉,牢固树立“质量重于泰山”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工程安全质量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把以质取胜作为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把创新驱动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后续在建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精品”工程的同时,创新争先,奋力拼搏,全力推进管理效益双提升,努力创建国内一流上市企业,不断创造优异业绩,切实打造价值黔源、绿色黔源、创新黔源、幸福黔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