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2.7亿元,财务费用31.5亿元。”这是华电国际今年中报里披露的财务状况财务费用竟然达净利润的11.7倍,着实令人咋舌。
高额财务费用这一电企痼疾,今年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55家上市电力公司的财务费用合计高达270亿元,其中广州控股的上升幅度达325.7%,仅有5家公司同比有所减少。
愈是经济低谷期,企业资金链压力加大时,利息支出挤压企业利润的表象就愈加严重。
业绩一般仍扩产
2010年15.3亿元,2011年22.5亿元,2012年31.5亿元,华电国际在最近3年间,中期财务费用均以超40%的幅度在增长,而这背后是公司常年维持在8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
华电国际在今年的中报中表示,本期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0.21%,主要是公司新机投产借款损益化及2011年国家上调利率翘尾的影响。
经济导报记者也注意到,该公司上半年仅贷款及应付款项的利息支出一项,就达36.9亿元,比去年同期高出了近10亿元。与此同时,公司面临着高达1328亿元的高额负债,资产负债率达到83.6%。
虽然华电国际上半年实现了2.7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27%,但是净利润与财务费用之间近12倍的巨大对比,仍引人侧目。在所有上市电企中,这一比例惟一超过它的是国投电力上半年净利润虽仅1909万元,财务费用却达13.6亿元,两者相差逾70倍。“这种情况在火电企业里很普遍,水电企业还好一些。”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告诉导报记者,“虽然电厂这两年业绩很一般,却不妨碍这些大型电力公司扩张、扩产,这自然会带来巨额的财务费用。并且,这个行业属于垄断行业,市场化程度较低,高费用这一问题更是缺乏解决的动力。”
债务负重
除华电国际与国投电力外,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长江电力这几家公司,今年中期的财务费用也都超过了10亿元。其中,华能国际数额最高,达45.4 亿元;大唐发电次之,为42.3亿元。而这6家公司,除长江电力外,本期财务费用都要高于净利润。
据导报记者统计,55家电力上市公司中,有22家半年财务费用高于净利润,占比40%。
各家公司对于财务费用上升的解释也都趋同。大唐发电将增幅较大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借款金额增加、利率同比上升的综合影响;华能国际还把优化债务结构 ,努力降低财务费用,作为2012年下半年工作重点之一。
国电电力则称,本期财务费用比上期增加42.09%,主要系本公司子公司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国电江苏电力公司电源项目投产利息资本化金额减少、本期融资金额增加所致。
瑞银证券徐颖真也在研报中指出,国电电力的财务费用大幅增长侵蚀毛利增长。
“我国银行的主要盈利点还是在于对实体经济放贷,中间业务又没有放开,理财产品还比较单一。再者说,像银行、电力、钢铁等,都属垄断体系内,在现在这种形势不好之时,电力、钢铁还要逆市扩张,这里面能保证利润的也就是银行了。”杨海表示。
而利息支出不但蚕食着低谷期电企艰难取得的利润,背后更是电企高额的债务负担,55家上市电力公司的中报显示,其负债总额高达12633 亿元,平均 资产负债率65.83%,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的达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