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共山(1958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阜宁。现任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创办人、董事长、常务董事及首席常务官。1981年毕业于南京电力专科学校(现南京工程学院)。
在1978年,朱共山先后做过不少普通工作,包括售货员等,到了1990年,在香港创立协鑫集团,其后在1996年,他创办公司和新海康航业组成新海康协鑫热电有限公司,开发电厂也不断增加。

朱共山从传统热能电厂起家,进入新能源领域后迅速扩张,无孔不入。
之后在2006年,也创立协鑫硅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协鑫光伏电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前身),展开了太阳能电硅事业再创高峰,其后在把旗下保利协鑫能源在香港上市。
2007年11月以保利协鑫旗下18家高效能热电厂、1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和1家风力发电厂在香港上市,一度被冠以“电王”称号。
在2009年,收购协鑫光伏电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是以263.5亿港元价格。成为能源大王之一。
2012福布斯中资港股CEO薪酬榜——排名:47
· 2012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601
· 2011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52
· 2010福布斯中国富豪慈善榜——排名:52
· 2010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52
· 201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721
· 2010福布斯中国慈善榜——排名:32
· 2009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37
这一系列的荣光表明,在新能源领域问鼎中国首富的朱共山,很是传奇!
中等身材、一身蓝色西装,略带苏北口音的朱共山,看上去气场极强,并不像一个54岁的人。从1996年成立第一个燃煤电厂至今,朱共山一手缔造的电力王国版图扩张已经从传统电力行业扩展到光伏、LED、储能等领域,其中不难窥见——他对于围绕电力的产业链条情有独钟,并在每一个产业端都希冀做到极致。
2011年,朱共山以160亿的身价问鼎胡润新能源富豪榜。历经太阳能行业一年低谷期后,朱共山的财富也出现大幅缩水,但其能源行业首富地位无人撼动。在刚刚出炉的《2012新财富500富人榜》中,朱共山家族再次被评为“能源与环保”首富。
发迹热电
提到朱共山,人们往往对其在太阳能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津津乐道。事实上,在业界,朱共山还有一个称号叫“民营电王”。这一称号源于在进入太阳能行业前的十年耕耘。1996年,电力科班出身的朱共山在江苏太仓投资建设了第一个热电厂,即太仓新海康协鑫热电厂。这一电厂由朱共山与香港新海康航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而后者的大股东,是保利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香港嵘高贸易有限公司”,这也是保利协鑫的名字由来。
华能、国电、华电、大唐、中电投这五大集团占据了国内电力供应市场近四成的发电总量,同时申能集团、粤电集团、深能集团和皖能集团等地方电力龙头又在各自区域内领衔,以致于留给民营企业腾挪的空间已非常之有限。
在这狭小空间内,朱共山在其战略盟友中国保利的鼎力支持下,于其人脉资源丰富的江苏、浙江两省入手,为二、三线城市及经济开发区建立工业配套电厂,并主攻垃圾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利用环保再生能源发电的电厂。
在而后的10年间,朱共山在江浙地区的苏州、湖州等地先后投资建设十几座电厂,并从中衍生出了热电联产、垃圾发电以及生物质能等多种发电形式。
2007年,朱共山对这10余家电厂进行整合,在香港资本市场公开募股,并将募集资金用于收购电厂权益。就这样,这个由朱共山一手打造的电力王国初具雏形。
而彼时,正时值我国火电装机不足,朱共山选择了较好的时间接入点,依靠其较强的政府关系,在由国有发电集团几家独大的产业环境中获得生存。
然而,近几年来,煤价的上涨对朱共山的电厂经营业绩产生了一些影响,和五大发电集团一样,他笃定上游煤炭资源扩张。截至目前,协鑫集团旗下分公司的协鑫矿业涉足的矿种有煤、铁和有色金属,并拥有多家下属企业与项目,通过投资合作,其拥有了内蒙古等地储量超过20亿吨的煤炭资源。
除此之外,协鑫集团参股的承德遵小铁路有限公司地处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通往京津沿海的通道中间,线路全长121公里。
在十年的电力扩张中,朱共山渐渐理清了发展思路——“不同于一般的电池和组件制造商,我希望把协鑫打造成综合的能源集团。”朱共山说。从热电到生物质、垃圾发电,他对于绿色电力的热情越来越高,甚至开始涉足风电。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已建成总装机49.5MW的风电场,并且筹划二期和三期项目,总装机将达到150MW。
“朱共山有胆识、谋略,对于产业方向把握也比较精准。”业内一位人士如此评价他。
煤化工远见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不断走高,在密切关注燃煤这一电厂主要燃料价格的同时,精明的“电人”更从中发现新的商机。
朱共山一边打造“亚洲最大”的多晶硅项目——江苏中能光伏,一边稳步推进协鑫集团的煤电产业一体化进程。 协鑫集团的煤电产业一体化,是以电力生产为主业,向上游扩展至煤炭开发、煤化工产业及煤炭物流,向下延伸至多晶硅之类的用电企业。 以发电企业进入煤炭开采领域及用电企业尚可理解,但是把业务扩展至煤化工领域,令外界对“电人”的煤化工冲动产生诸多联想。
协鑫集团目前在煤化工领域一共有两个项目,其一是在内蒙古霍林郭勒盟建设大型二甲醚、丙烯等化工产品生产项目;其二是用与摩根士丹利在香港合资成立的中国煤化集团有限公司,和郑煤集团共同组建中原煤炭化工有限公司。
别看协鑫集团投资的煤化工数量不多,但规模却不小,个个都是投资额300亿元以上的大手笔。但与同样热衷于煤化工产业的中国神华这样的巨无霸公司相比,协鑫集团的身影无疑显得格外的势单力薄。
石油和煤的化学成分其实很相似。煤含有碳(C)、氢(H)、硫(S)、氮(N)、氧(O)等物质,石油同样也含有这些,所不同的只是比例差异。那么在理论上,把煤液化,就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环境下,用氢来调整成分——把氢加进去,把硫、氮、氧等有害物质大部分脱除,那么液化出来的液态“煤”的成分就接近石油。
但是这个原理看似简单,真正要实现,且要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其工艺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外行们的想象。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的中国神华“煤制油”基地,已完成将近96%的工程进度,但是已消耗了100多亿元的资金。
与中国神华同时进行的项目还有内蒙古伊泰集团煤制油项目以及潞安集团山西各一条16万吨/年煤制油间接液化项目,两个项目都于2008年投产。2008年前后形成132万吨/年产能。到2020年全国形成5000万吨/年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