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三十年了,村里的电线可称得上破落,电杆也快成古董了,电灯的亮度不亚于烛光,老百姓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早一点电网升级改造。今天,宁海供电局不惜花费介多的财力物力,为村里的电网完成了整改,老百姓的心比月亮亮堂多了,山村有希望了。”7月11日,浙江三门县沙柳镇金板山村的书记周衍都对笔者说起这话时语音都有点哽咽。
据该村负责人介绍,沙柳镇金板山村原属宁海县,1983年划归台州市三门县管辖,原有的线路也由宁海供电局架设,由于历史的原因,划归三门县的金板山就变成了一个“三不管”的村,被人们戏称为一个被阳光遗忘的角落。
周衍都说,金板山村现有143户,村里住得都是老人,由于经济落后,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户与户之间的坡度有25度,农民的生活极度贫乏,每月的电费也只有2000元左右。周衍都道,自从金板山村83年划归三门县后,电的权属就一直没有解决,仍然由宁海供电局在管辖,由于路途远,线路长,村里的电网已是千疮百孔,用的都是40年前的8米杆,甚至有的杆上还顶着角铁架线,一到台风冰雪天,人看了都会心惊肉跳。
由于电的原因,村里有钱的人都移民到了沙柳镇所在地,而留在村里的人,只能靠山上的几亩薄地养家糊口。周衍都说,金板山由于土质松软,原先也有人准备承包山林种植水果,但因电的原因畏难而上。村里因此越来越穷,成为了三门县有名的贫困村。
2012年,为了消灭用电质量“贫困村”,宁海供电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没有经济效益的状况下,不惜投资25万元,对金板山村电网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山高路陡,民舍交错,是金板山村的特点,为了抢在台风季节前完成升级改造,一市供电营业所组织20余人的施工队于6月30日进驻该村,引得村民争相目睹,奔走相告:“电网升级改造了,咱们可以用上空调、风扇了!”在村民的热心支持下,施工人员们心齐了,足劲了,每天披星戴月奋战在施工现场。为了使电杆进村入巷,在高温烈日下,施工人员用自己的双腿承担运载的车辆,用柔软的双肩替代起起重的铁塔,把一根根电杆抬进了村口角落。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睡在没有空调的民房里,吃着自带的饭菜,每天是一身的臭汗,工作服是干了湿,湿了干,不少人身上长满了痱子。“将心比心,为了让村民多一分清凉,我们吃点苦,受点罪没什么,只要百姓满意了,才对得起国家电网四个字。”施工人员们齐吼吼地发出了誓言。十多天来,42根电杆,1.5公里线路在施工人员的拼搏下,终于屹立在金板山顶。“金板山旧貌换新颜,农村翻身了,老百姓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看到崭新划一的新杆,紧紧有条的线路,村主任张良公对围观的村民挥起了拳头,显得十分激动。
“如果没有宁海供电局的电网升级,金板山村永远没有出头日子,我相信在不久,有电网‘筑巢引鸟’,定有客户到山上投资入户,百姓致富的梦想也不会远了。”周衍都兴奋地冲笔者道。
据宁海供电局相关领导介绍,象金板山村这样的山区边缘村庄,宁海供电局今年准备投入1.36亿元,完成10千伏线路的新建改造126公里,配变增容改造200台,低压台区改造305个,低压线路新建改造251公里,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工程,让农村百姓真正享受智能电网的成果。
“你用电,我用心”当这块醒目的广告牌竖在金板山村的大路上,笔者再次回头:“遗忘的角落永远都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