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巨大的税收效应,使得地方政府对核电站满怀热情。但内陆核电项目不若沿海核电项目,其建设不仅要考虑诸多的环境标准,也要面对诸多邻省可能的利益纷争。
核电扩张戛然而止
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核电的空白。20年后,中国15台运行的核电机组工作在浙江秦山一期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以及江苏田湾核电站,源源不断地向外界输送电力。
20年来,中国核电在一点点地积蓄着力量,而核电的大规模扩张,在前几年达到了一个高潮。
据国家核安全局资料显示,自2007年8月15日至2010年7月18日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有广西防城港、海南昌江、广东台山、广东阳江、福建福清、福建宁德、浙江三门、浙江方家山、山东海阳和辽宁红沿河10地获得了核电厂工程的机组建造许可通知,其中仅2008年11月至12月之间,就有福清、阳江、方家山3处核电厂工程获批,核电扩张雄心赫然可见。
在沿海核电项目纷纷获批之时,内陆各省也开始蠢蠢欲动:黑龙江佳木斯、湖北咸宁、江西彭泽、湖南桃江、河南南阳、安徽芜湖等多地均出现相关的项目合作协议或传闻。为了争夺第一家内陆核电站,江西彭泽等地区早已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建立起来,一时间谁能成为内陆第一家核电站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然而这一切都因为2011年3月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而中断。
2011年3月,中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并对41台运行、在建机组;3台待建核电机组进行了历史9个月的全面检查,核电扩张的势头戛然而止。
国际上,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国家或限制、或放弃核电,使得中国核电的发展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直到今年5月,《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和《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性通过,给停滞了一年多的中国核电扩张的带来了希望。
为什么人们对核电项目趋之若鹜?使得一时间诸多内陆核电项目获批。福岛事故和核电扩张的急刹车使得人们对核安全产生怀疑,那么内陆建造核电的选址标准又有多高呢?

一系列的选址隐忧和风险评估,让不少地方政府在巨大的税收效应面前打住了脚步。
核电高效选址复杂
“现在我国火力发电的比重还是比较大,这意味着巨大的一次能源消耗,但是风能发电受到地域影响,水力发电的开发也有限制,太阳能发电的效率又比较低”,上海交大核电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的王德忠主任告诉记者。“一旦遇到如冰雪等灾害,煤炭运输困难,就会给发电带来麻烦”。相比于其他形式,核能的效用更高。
“核能发电可以解决我国发电结构比较单一的现状。”高效率的核电站对于海南、湖南、广西等一次能源较为贫乏的省份来说,无疑是一剂灵丹妙药。
何况,“核电的投建也能对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带来刺激作用。”核电可能带来的高达数十亿的税收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可谓是巨大的诱惑,也会让当地的居民分得一杯羹。
然而,对于核电这种既能解决供电又能带动经济的“香饽饽”,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资格去尝一口的,有几个主要标准对核电站项目进行筛选:
“核电站不要离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太远”,王主任说。毕竟核电站是为用电地区服务的,但同样不能距离人口密集地区过近,在《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中显示:“规划限制区范围内不应有1万人口以上的乡镇,厂址半径10公里范围内不应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
需要靠近水源,“核电站的选址,对水源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核电站有冷却要求,需要有足够的水源。”王主任告诉记者。以江西省彭泽县为例,核电厂选址一面临长江,一面靠太泊湖,水源充足,应当是理想的选择场所。
而且,核电站选址对地质结构要求较高,应当避开地震带。“另外,岩石等坚硬的地质就比沙土的要好”王主任说。
核电隐忧绝对安全?
人们对核电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毕竟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并不是第一起核事故。
我国的核电站也不是毫无瑕疵的,2012年1月29日,大亚湾核电基地岭澳核电厂向环保部通报了一次0级运行事件。只不过在7个等级的核事件分级中,0级不会对核安全产生任何影响。“小故障在所难免,核电站将故障上报、备案是为了加强管理,抑制事故再次发生,恐慌往往是炒作出来的。”王主任对此解释道。“不能因噎废食,否则像日本那样的一次能源缺乏的国家,不发展核电,能用什么替代?”
如果说人为的错误可以避免,那么自然灾害是否会给核电站带来隐患?
水源是选址的重要依据之一,江西省彭泽县靠江傍湖的核电站选址,就因为曾经发生大旱而受到安徽省望江县“反核四老”的质疑:如果水源不足,岂不是要出问题?对此,王主任解释:“其实核电站对水源的要求不是无限大的,一般来说要保证3、4天的冷却量。所以在预期干旱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应对,比如从外地调水,并不是毫无办法的”。
在另一项选址的重要标准地质条件上,江西省彭泽县也“中了招”,因彭泽所属的九江地区近年发生过多次地震,从而安全性遭到怀疑,被质疑选址不严谨。
“为核心动”两省相争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仅一江之隔,轮渡到江对面,只需十分钟时间。
核电站的选址就在彭泽县与望江县之间,距离彭泽22公里,距离望江反而更近一些,“在彭泽核电厂半径4.1公里至9.1公里范围内,便是我们望江省级经济开发区”用望江县“反核四老”的话来说。“彭泽建的核电站,没有考虑给望江开发区带来的影响。”
望江县位于核电站的下游,换句话说,税收都归了彭泽,而望江则有可能承受核电事故带来的风险,而位于不同地区的居民们,也在核电站的建设中感受到了可能带来的变化。
“这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我坚决反对这个核电站”,华阳镇上的司机师傅一边开车一边抱怨:“万一有个恐怖袭击或者战争怎么办,我们也要倒霉!”
然而,10分钟的船程后,记者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我肯定拥护建核电站啊,建核电站大家都有钱赚,现在(项目)停了工大家生意都不好”,在核电站不远的马当镇路边,有修建了一半但已经停工的酒店。“你是不是安徽那边来的?如果是就不带你去拍(核电站)。”彭泽的司机一边开车一边不忘补一句。
对于此事,望江县政府在2011年10月发布了《关于请求停止江西彭泽核电厂项目建设的报告》,而江西方面的应对,用其他媒体的话说,则是“集体沉默”。到目前为止,彭泽核电站依旧处于停工状态。
巧的是,安徽省信息中心也曾报道过本省内的四个核电项目,其中的一个核电项目,恰好在安徽省安庆市。
或许内陆核电项目的选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