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天然气交易在上海石油交易所正式上市,第一天成交3960吨。
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市场化方式解决天然气动态调峰需求。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认为,这是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有了这样的定价中心,天然气才有可能实现市场化。
首次采用市场化方式
用气高峰期应多次推广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石油交易所是我国唯一天然气现货公开交易的市场,自2010年12月17日成功推出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现货竞买交易品种。此次交易由中石油、中海油、申能集团、广汇等公司调配资源。
按照国家能源局的要求,将安排1亿立方米非政府定价天然气作为调峰气量,在上海石油交易所天然气现货交易平台交易,此项交易将持续到今年9月15日,以及时解决夏季天然气尖峰需求。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有利于优化配置天然气资源、满足动态调峰需求,为减轻夏季用气高峰提供很好的保障。交易所上市对于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有非常重要促进作用,现货交易有利于快速及时的反应供求关系,形成合理的天然气价格。
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市场化方式解决天然气动态调峰需求,共有6家公司参与。
宋智晨认为,此种方式以后可以经常使用,在用气高峰期应多次推广,让更多的天然气供应商和需求商参与进来,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使价格更加真实反映价值,同时,还可以逐步完善长久的天然气交易机制,设置天然气期货品种,使天然气价格更加符合市场预期。
“目前来看,这家交易所的会员太少,就6家左右,整个行业内对此事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如果网上交易的人多了会对我国lng价格有一定预测作用。”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凌轩说。
定价中心雏形有待完善
对市场化改革至关重要
我国天然气产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重点使用区则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严重的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天然气供给难度大。
尤其是每到用气高峰,这种矛盾就更为突出。
“目前的天然气供给方式无法满足用气高峰期的需求,这就需要开展天然气上市交易机制,合理协调天然气的供求关系。”宋智晨说。
而值得注意的是,首次交易的天然气量并不大,只有1亿立方米。1亿立方米对于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来说只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天然气消费量6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9%。
“尽管现在参与主体很少,量也很少,但却是天然气价格改革摸索起步中的关键一步。”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向记者表示,这是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有了这样的定价中心,天然气才有可能实现市场化。
“这目前还是一个定价中心雏形,需要慢慢完善。作为市场价格发现和集中交易平台,这种方式对未来天然气价格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