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秒,一个平凡的司机闪烁出了平凡生命的耀光,可歌可泣。相信所有看过视频的人无不被吴斌的坚守和冷静所感动。当重达4公斤的轮毂飞速击中吴斌的腹部后,他依然有条不紊地踩刹车、打双跳灯、打开车门、拉手刹,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仍然不忘做好安全措施,保证他人的安全。到底是什么可以让他这么做,我想除了他爱岗敬业和坚韧的毅力之外,还有,这是一位真正将安全两个字融入到生命里的人。
讲安全,重在讲意识,讲态度。绝大多数的事故、违章都是跟安全意识的淡薄挂钩。头脑里“我要安全”的这根上梁没有摆正,自然下梁—施工行为会纰漏百出。
但那么多重复性违章、习惯性违章都是施工人员刻意为之的吗?也不尽然。人都是有着惰性和侥幸心理,光靠每个人的自律很难做到万无一失。况且,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古语有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其实就是在告诫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施工队伍中,团队的领军人物——班组长和工作负责人就尤其显得重要,这两个关键角色不仅需要自身素质过硬,还要给班员提供家长式的呵护,对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着实是个考验。
吴斌下意识的行为除了他自身具备的高尚的职业素养之外,肯定也有外部安全宣传环境所致的潜移默化。这就凸显出将安全教育普及化,安全活动日常化,安全管理制度化的迫切性、重要性。安全责任体系、保证体系、监督体系,相互关联、互相作用,共同构筑起安全管理体系这栋大厦。安全是需要经常吹“耳边风”的,只有时刻提醒、时刻叮咛,才能让员工克服人性的缺点,才能像吴斌一样把安全当做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