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方案

枯水期 (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执行阶梯电价)
方案1: 第一档月用电量120度内,每度0.467元;
第二档月用电量121~250度,每度0.517元;
第三档为超过251度的部分,每度0.817元。
方案2: 第一档月用电量150度内,每度0.45元;
第二档为151~210度,每度0.50元;
第三档为超过211度的部分,每度0.80元。
丰水期 (每年5月至11月不执行阶梯电价)
方案1: 每度电0.467元
方案2: 每度电0.45元。
·电价改革是不是越改越贵?
·自己家的电价是否会涨?涨多少?
·阶梯电价是不是意味着用电越多越贵?
·云南省是水电大省,是否能因此惠及百姓?电价改革究竟谁受益?
对于上述百姓关心的问题,记者专访了省物价局相关领导。
自“6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推行阶梯电价”的信息公布,全国各省市相继举行阶梯电价听证会。今天,云南省发改委将召开云南省居民生活阶梯电价试行方案听证会。根据此前云南省物价局公布的两套方案来看,云南省每年有7个月的丰水期时间会执行统一优惠电价,对月均用电量低于80度的493.1万户家庭而言,这部分家庭的电费将有所下降。
本次听证会共设听证会参加人25名,包括消费者10名,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5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4名,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其他人员6名。同时,本次听证会还设旁听席5位。
方案解读
改革方案体现云南省资源特点
云南省阶梯电价的方案主要和本省水电资源的供给情况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云南省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比重大并因此惠及百姓的特点。丰水期电力供应充裕,应让百姓受益,所以丰水期只设一档,并且在价格上有所下调。而在枯水期,云南省主要电力来源是火电,电能较为紧张,并且成本较高,所以实行三档的阶梯电价,以鼓励合理节约用电。
同时,在本次电价改革中,为充分发挥云南省丰富的水电资源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价格政策上体现对“以电代柴”、“以电代煤”的支持,让资源地群众更多享受水电开发带来的效益,减少煤炭、柴火等一次能源消耗,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
每年有7个月的电价不升反降
与其他省份第一档电价均不做调整的普遍做法不同,云南省将下调第一档电价。从云南省公布的方案来看,两个方案的第一档0.467元和0.45元分别较现行0.483元的电价下调了1分和3分多。两个方案中,在丰水期的7个月里,云南省执行的电价0.467元和0.45元均较目前0.483元的电价有所下调。
在实施阶梯电价的枯水期,也充分考虑到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基本用电。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20度的基数可以覆盖云南省80%的居民,其中,城市家庭覆盖率是65.48%,农村家庭覆盖率是88.27%;而150度的基数可以覆盖云南省85%的居民,其中,城市家庭覆盖率是74.95%,农村家庭覆盖率是92.6%。
低保户五保户月免费用电15度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后,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对城乡低收入困难用户相关优惠帮扶措施,对城乡低保户和五保户,增加一个免费档,设置免费电量。
国家阶梯电价指导意见提出,各省的免费电量基数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11个省份直供区域内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每户每月免费15度电,其他19个省份免费10度电。但云南省充分考虑到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经多方争取,把此标准提高到了15度。
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把每月免费电量提高到15度势必会加大电网企业的经济负担。在听证方案中,拟对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书》、《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和《云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电力用户,由供电企业按照每户每月给予15度的免费电量。
记者调查
493万户家庭月用电不到80度
按照国家发改委以2011年统计数据作为居民阶梯电价测算基础的要求,云南电网公司对2011年居民生活用电电量、户数、月均用电量的统计情况是:抄表到户户数732.75万户,用电量为70.75亿度,户均月用电量80.46度。月均用电量在120度以下的居民用户数为591.26万户,占抄表到户户数的80.69%;月均用电量在121~250度之间的用户数为105.07万户,占14.34%;月均用电量251度及以上的户数为36.42万户,占4.97%。
其中,全省有493.1万户家庭的月用电量在80度以内,占云南电网公司抄表总户数的67.3%。电价改革后,这部分家庭的电费将有所下降。
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省现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在全国列第25位,仅略高于内蒙、青海、宁夏等地。实施阶梯电价后,方案一的居民用电价格每度平均上涨3.3分,方案二上涨1.9分。但是,对月均用电量低于80度的城乡用户而言,生活用电由每度0.483元下降为0.467元或0.45元,每度降低1.6分或3.3分。
合表用户需进行
“一户一表”改造
目前,合表用户暂不具备实行阶梯电价政策的条件,因此需要考虑激励合表用户进行“一户一表”改造。如果合表用户提价幅度低于执行阶梯电价居民整体提价幅度,势必影响合表用户进行改造的积极性;如果提价幅度过高,合表用户就享受不到第一档的低价电量,也有失公平。因此,合表用户电价水平按照居民电价平均提价水平进行调整,可以使合表用户享受一定的低价电量,同时也有利于激励合表用户尽快进行改造。
争议扫描
电力大省
用电成本反而高
阶梯电价改革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有部分专家对阶梯电价改革的少数具体做法提出了质疑。其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是:各地分档标准不同,第一档电量标准高的达到250度,最低的才有120度。基数定得太低的话,就是“变相涨价”。
云南、青海、陕西本来就是电力生产大省,供电量充足。西电东送后,东部的基础用电定得很高,比如上海的第一档电量最高可至260度,广东210度。而云南、青海、陕西三个省的基数却定得最低,仅为120度,造成电力大省的居民用电成本反而高,这不合理。
以户为单位计算不妥当
阶梯电价更深层次的是收入的再次分配问题,它是东西部缩小差距的一个手段。东部定的基础用电基数是西部省份的近一倍,对西部不公平,西部的阶梯电价应该保证90%的人是基础用电,而东部应该多数人的用电在二、三档。
以户为单位也被认为不妥当。昆明一市民称,虽然现在大户人家少,但5口之家,在城市有,在农村也比较常见。如此一大家人,每月用电超过一档线实属正常。他认为,基准电量应随家庭人口数增加而增加。
基本用电量应留增长空间
未来5年,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贯彻落实,居民用电量的增加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考虑到目前城乡用电量的差距,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平均用电量也会提升。因此在基本用电量的标准确定上,应该根据居民用电量增长的趋势和规律,为未来留有一定的空间,建立基准电价的调节机制。
他山之石
日本 采用分段电价制:第一段为120度,是生活必需用电,电价最低;第二段为121度至250度,电价与电力平均成本持平;第三段为250度以上,电价最高。
美国 采用生命线电价:对在生命线用电量以下的每户每月用电量,规定一个较低电价;对超过生命线用电量限额的用户,按合理电价收费;再超过某一用电量限额时,按高于合理电价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