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西昌,骄阳似火。4月28日早上10点,走近西昌八局机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四个大型生产车间,微弱的人声、尖厉的哨声和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交相混杂,此起彼伏,映衬着生产的繁忙。
三车间南端,两扇已经拼焊完工的平面闸门周围,十多名穿戴不同于车间员工的客人,正围着闸门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金属结构检测中心,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向家坝项目监理部、三峡发展向家坝监理部、水电四局向家坝施工局及中国水电八局组成的联合验收组,正在对向家坝水电站坝后厂房进水口平面检修闸门进行检查验收。
向家坝水电站坝后厂房进水口共布置平面检修闸门共4扇,此次验收的是第1和2两扇闸门。每扇由5节单节重约30余吨的叠梁门组成,闸门迎水面朝上,静静地躺在一米多高的工装上,默默配合着验收组的检查。
刺眼的阳光从东边斜斜地照过来,在闸门附近形成了许多遮阴处,可没有一位验收人员刻意躲在阴凉处纳凉。闸门顶部,也就是闸门的迎水面,制造单位的技术人员正在对止水座面平面度、滑块座面平面度等闸门的关键数据进行检测,验收组的人员则紧密跟随,监测、记录下所得数据。检测工具有水准仪、钢琴线、等高块等,多达八种。笔者看到,在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时,验收组人员根本不满足于“听” 制造方报数据,而是“听”了后,自己亲手操作一番,眼见为实之下才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检测。
上面的人们忙活着,地面的人们可也没闲着。如果说闸门顶部的一系列动作是微观行为,那么向家坝工程建设金结总监方治平的一颦一视,则是宏观控制。在制造方技术品质部部长汤怀亮的陪同下,围绕着两扇闸门,年逾七旬的方治平总监边走边仔细查看。
“这些缝很小,组合得不错!”在查看完第2扇闸门的4条组合缝后,方治平面带笑容地对汤怀亮讲。两人继续往前走,烈日的烘烤下,方治平的后脑处已浸满了细密的汗珠。转过拐角,仔细地看了看闸门底部的止水处,方治平缓缓地说道:“这个地方有点儿问题!”刚受到表扬,突然又遭遇一盆冷水,汤怀亮一时有点不知所措,怔怔地看着方治平。“不过,不是你们的问题。”看到汤怀亮紧张的神情和其他人疑惑的眼神,方治平马上进行了补充并做了详细的解答。听完老专家的解答,大家频频点头。
验收中途,工作人员送来了矿泉水,只发出去几瓶,大多数人都没有空喝。测完高度测宽度,测完直度测斜度,19项抽检项目两扇闸门三百多个测点,个个都要认真对待。炽热的阳光晒在背上火辣辣地疼,对于验收组人员来说,当务之急是精准快速地完成检测任务,喝不喝水无关紧要。
一个半小时过去,三百多个测点全部检测完且全部合格,大家才松了口气,有的擦汗,有的揉腰,有的拿起水瓶咕咚咕咚仰头就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