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前不久,播出了广西龙胜八滩村村民与水电站之间因用水而产生争议的一个报道。调查中记者发现,八滩村村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山泉水源正在减少,有些地方已经枯竭,村民的饮用、灌溉还有防用水都很紧张,部分稻田已经荒废了。这是现状。我们来听听相关方面的说法,村民们认为,山泉水源日渐枯竭的原因就是龙胜兴隆水电站开凿穿山引水隧洞所致。当地政府表示,八滩村群众用水难的问题由来已久,龙胜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并已经采取修建三面光的引水渠等措施积极应对。现在山泉水源日渐枯竭是否和水电站有关相关结论还在论证当中。记者走访了龙胜县多个乡镇的数十个村寨发现,龙胜县内共有水电站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访谈 > 正文

广西龙胜小水电建设引争议 当地村民生活发生改变

2012-03-19 10:44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报道,前不久,播出了广西龙胜八滩村村民与水电站之间因用水而产生争议的一个报道。调查中记者发现,八滩村村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山泉水源正在减少,有些地方已经枯竭,村民的饮用、灌溉还有防用水都很紧张,部分稻田已经荒废了。

这是现状。我们来听听相关方面的说法,村民们认为,山泉水源日渐枯竭的原因就是龙胜兴隆水电站开凿穿山引水隧洞所致。当地政府表示,八滩村群众用水难的问题由来已久,龙胜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并已经采取修建三面光的引水渠等措施积极应对。现在山泉水源日渐枯竭是否和水电站有关相关结论还在论证当中。

记者走访了龙胜县多个乡镇的数十个村寨发现,龙胜县内共有水电站约六十座,不少村民对当地小水电建设持否定意见。另外,对比小水电建设的前后,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也在发生着改变。

龙胜县伟江乡位于广西北部与湖南邵阳城步县相邻,伟江河从湖南流入龙胜,全长约103公里。洋湾村位于伟江中上游,村支书银毛荣告诉记者,位于伟江上游的南山电站(南山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引水隧洞以前,伟江河水面有一米来高,电站把进入伟江的分支截留,并通过引水隧洞把水抽到了一山之西的平等乡后,伟江主流的水面只有30公分了,水量的减少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而现在南山电站正准备在伟江主流上修建拦河大坝。

银毛荣:以前水有一米高,一般的滩头,现在就没有了,现在有三十公分高。他们已经把这个水引走了,对我们种田很影响。

记者:没有水浇的田现在有多少亩?

银毛荣:七、八百亩。

记者:有七、八百亩,现在这七八百亩田是荒掉了,还是改种旱地了?

银毛荣:有一半是旱地了,有一半是水田。水田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干的。

记者:现在还是干的,会影响产量吗?

银毛荣:影响很大。

记者:有多大?

银毛荣:水充足的时候亩产有四百公斤,现在的产量已经减了一半了,每亩还有两百多公斤。如果他们截留主河过去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危险了,我们的几千个群众就很难维持生活了,这个水就是我们半条命啊,水没了,我们群众都不知道怎么生活了。

丛林村地处伟江河中游,村主任石伍富介绍,他们村附近有个银河水电站,同样采取开凿穿山引水隧洞的方式把本已不多的伟江水引到了一山之东的泗水乡,一条伟江河被两次截留后,原本靠水路放排运输的木材只能改成公路运输。伟江水被抽调到其他乡镇发电后,村里原来的水田只能改种旱田。由于伟江河被截留,下游的气候变化很大,没有了天然江水的恒温调节,这里每年冬天都大雾弥漫。

村民:原来这个田,种就有收入,现在田已经受影响不能种了,就靠卖木头,但又受银河电站影响,导致收入又下降,造成农民的经济收入就不高了。还有鱼类,原来我们这个村可能有二十户以打渔为生,每年可能有一万多收入。

记者:有一万块钱的收入。

村民:但现在他们就一分钱都得不到了。

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水电站影响生产生活环境的说法,龙胜县副县长梁文星说:

梁文星:我们政府认为,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我们认为只要在开发过程中做到有限,有序,有偿,有限就是适度开发,有限度,有序就是按照经济秩序,游戏规则,有偿就是合理的补偿,这样完全可以开发。搞一个大的项目,你说一点影响没有是不可能的,开发和保护永远是矛盾,但是我们通过环境评估影响,在这个报告书里面,就把这个环境的影响放到最低,如果有影响再采取补救措施。

那么,龙胜县有关部门是否采取了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村民们是否满意呢?除了村民们反映的电站建设给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外,电站运营和村民的生产生活之间是否还有其他矛盾?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