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铜仁供电局的帮扶后,我提高了食用菌种殖的和料和接种,2011年下半年就赚了4、5万元,全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1月13日,铜仁市谢桥办事处石竹村村民杨建友在自己的食用菌养殖大棚里对记者高兴的说。
杨建友今年35岁,是个残疾人,十六岁上山劳动时摔断了右臂,家有两个小孩。因身有残疾,无法象其他人一样到外面打工,只能常年和妻子在家务农,生活过得很艰辛。近年来通过食用菌养殖实现了脱贫,但一直以来因缺乏资金购买灌料机等设备,有两项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不仅费时且费力,而他作为一个残疾人手工操作就显得更为困难。低效率的工作导致菌种的成活率低,年收入只有两万元左右,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010年,铜仁供电局党委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以后,就确定了石竹村为该局的帮扶点。一年多来,该局共捐赠、协调解决40余万元资金,在该村陆续开展了修建村组公路,赠送办公电脑、办公用品,与困难学生、困难家庭结成30余对帮扶对子,帮助村民建设蔬菜基地、竹鼠养殖基地、食用菌种殖基地等帮扶活动,杨建友也成为了被帮扶对象的其中之一。
2011年5月中旬,杨建友收到铜供党委资助的一万五千元钱后,就马上购置了一台粉碎机、一台灌料机和一台铡草机,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多。以前灌一千包的菌料两个人需要26个小时左右,人也累得够呛。现在有了机器灌料,只需要10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同样的工作量,节约了一半多的时间。有了铜供电力人的真诚帮扶,有了称手的机器助阵,杨建友的干劲更足了。经过近半年的辛勤劳作后,2011年底,杨建友共获得了4-5万元的利润。
记者问他:“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怎么样?”
杨建友拿起一个长满成熟菌的菌包,幸福的说道:“那当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村里除了你,还有别的被帮扶对象走上致富路吗?”
“有啊。我们村的毛光平种食用菌也实现脱贫致富了,我还是他的徒弟呢。其他一些蔬菜养殖的农户相比以前也过上了好日子。”
“2012年有什么新打算吗?”
杨建友指着正在搭建的新大棚,满怀憧憬的说:“我准备在大棚的旁边再扩大100个平方的种殖规模,并带动村里其他一些人进行食用菌的养殖,使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近两年来,在铜供党委的悉心帮扶下,石竹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村民整体素质得到一定提升,全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致富的本领进一步增强。据统计,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村69名党员中有16名党员成为了致富能手,并逐步形成了“联户养殖,示范带动”的发展模式。
对2012年的联建工作,铜供党委表示:将加大帮扶力度,科学引导项目建设,帮助该村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为推进石竹村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有益的探索,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