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股喜庆之风在广西泛北部湾的上空和着暖阳眩目流淌,把广西首座火电厂工地浸染得红红火火的。

打牢抽水泵房基础。
这一天,武警水电四支队官兵历经2年艰苦奋战,出色完成电厂抽排水系统工程修建任务,顺利实现过水目标,为年底电厂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铺平了道路。
这一天,宽阔的郁江水异常地平静。站在临江的堰体上,俯看深埋挺立、由38根连成一体的旋喷桩构成的取水口结构体,犹如看到一艘战舰激昂扬帆,欢歌前行!
解难题,用心筑牢“水工程”
武警水电四支队进军广西首座火电厂,主要承担水泵房主体工程开挖浇筑、取水管和排水管开挖铺设等建设任务。其中,水泵房基坑开挖方量约36万立方米,取水双管线路单管线长1274米,排水管线工程包括导航明渠、排水箱涵、排水明渠和排水口,长约1300米。这个地下系统水工程将郁江水引入电厂,给发电机组冷却后,再由排水管线排入郁江。
2009年11月15日,水泵房主体工程破土动工后,看似简单的土建工程,各种难题却接连不断。
起初,由于泵房的中心位置距郁江只有30米,在进行泵房基础搅拌桩孔打钻时,遇到一层约8米厚的沉沙,一般的钻机吃硬不吃软,只好望沙败下阵来,工程进程一度受阻。困难当前,项目部总工程师王正俯身埋头攻关,果断采用长螺旋钻机代替打桩机,最终破解沙层的不稳定性难题,使得泵房基础灌柱桩钻筑全面铺开,顺利推进。
2010年6月中旬,随着泵房基坑开挖越来越深,基坑围堰出现渗水,情况非常紧急。为此,项目部投入5.3万个沙袋,把设计围堰加宽5米,在郁江边筑起一条长50米的防冲带,中间填筑粘土再压实,不仅使围堰滴水不漏,也使得基坑开挖安全度过汛期,按计划完成36万立方米的开挖任务。
去年11月8日,泵房基础工作面在郁江畔水平面25米下,提前一天开仓浇筑第一块底板。水电官兵经过一天半的连续奋战,提前一天完成泵房主体工程共1900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任务。据了解,在南宁电厂工地,他们先后破解8项技术难题,提前实现4个节点目标。
排阻力,真情夯实连心桥
电厂取水排水系统管道、箱涵或明渠线路共长2574米,像个巨人张开双臂环抱几个村庄。水电官兵在这条漫长的战线上,经受了数不清的阻力,但他们始终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做到友情交往,亲情解难,把众多的警民纠纷触发点化成了鱼水情的纽带,创造连年无纠纷的记录。
去年9月2日,鹤笋塘村有三口水井在排水线段内,一旦动工,水井就被破坏,直接影响到几户村民的用水。该线段动工前三天,项目部主任余文主动来到村委会,找村主任协商解决办法。村主任深明大义,在处理这件涉及群众利益的敏感问题时,他找来几户村民,在村委会召开碰头会,很快达成共识,即由部队为村民拉来自来水管,几户村民欢笑而去,满意地说他们将“因井得福”。随后,余主任把情况上报业主,得到了业主的支持。第二天,一条长2100米的自来水管道连接到了几户村民的家中,乐得村民一直夸奖水电部队。
水电官兵处处顺民意,最终赢得了民心的大力支持。2年间,项目部共为鹤笋塘村提供20几万元的村建援助,在美化新农村的同时,也搭建起警民的连心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支持。
顶压力,铆劲打响攻坚战
南宁电厂一期工程第一台机组于2011年12月投产发电。这是雷打不动的节点任务!
在电厂系统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征地环节跟不上,致使工期滞后3个多月的时间。工期任务压力面前,水电官兵没有退缩,而是扬帆郁江畔,群策群力,勇闯难关!
今年春节,业主发出“大干一百天”号令,水电四支队官兵即刻行动起来,投身新一轮攻坚战之中。
“大干一百天”期间,项目部主任余文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甘做创优争先的带头人。他日夜奔走工地,感冒了,战友劝他回去休息,他拿出感冒药扬一扬说:“有这个,不碍事!”在余主任的带动下,电厂系统水工程的挖运筑装一条线高效运转,捷报频传,得到业主的大加赞赏。监理部总监余克陆由衷地说:“水电部队的文明施工、警政警民工作、工程面貌无可挑剔,实在难得。这样敬业的干部也不多见,希望他们继续发扬卡马抢险精神,完成好任务!”
现场管理干部李光树,每天都要在全线奔跑,在排水箱涵由100米变更为800米之后,他更是忙得团团转。在工地一线,他每天抓现场保安全赶进度,还得走街窜巷,做大量的民地征用工作,村里的治安青年社成员,都亲切地称他为“李大哥”。
南宁电厂是广西东盟贸易区主要项目之一,也是广西首座火电项目。武警水电四支队官兵作为武警水电一总队首发火电行业的排头兵,没有辜负嘱托,凭过硬作风解难超越,在郁江畔树立起了水电部队的光辉形象,赢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赞誉。

技术干部一线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