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2000亿元,加大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这是党中央、国务院2011年3月提出的战略部署。这个着眼于完善农村电网基础设施,让广大农村农民受益的惠民工程,成为国家电网人的不懈追求,也是继国网同价、新农村电气化后的第三大战役。近日,笔者多次乡村行所见所闻,切实感受到了广大农民在电网升级改造后的幸福新生活。水乡处处渔家乐在万顷碧波的宁海县一市镇前岙塘,一群群虾农正在起网,47岁的养殖大户叶德安塘前堆满了七八箱活蹦乱跳的对虾,不时地过秤,接过宁波、上海等收购商的一叠叠钞票,叶德安用唾沫沾手兴奋地点起了钱,脸上透出了丰收的喜悦。叶德安是前岙村老实巴交的一位农

首页 > 农电 > 报道 > 正文

一条“电网”波浪宽 风吹水乡香两岸——宁波宁海供电局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见闻

2011-12-05 21:41 来源:浙江宁波宁海供电局 作者: 张跃镪 郭珏

投入2000亿元,加大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这是党中央、国务院2011年3月提出的战略部署。这个着眼于完善农村电网基础设施,让广大农村农民受益的惠民工程,成为国家电网人的不懈追求,也是继国网同价、新农村电气化后的第三大战役。

近日,笔者多次乡村行所见所闻,切实感受到了广大农民在电网升级改造后的幸福新生活。

水乡处处渔家乐

在万顷碧波的宁海县一市镇前岙塘,一群群虾农正在起网,47岁的养殖大户叶德安塘前堆满了七八箱活蹦乱跳的对虾,不时地过秤,接过宁波、上海等收购商的一叠叠钞票,叶德安用唾沫沾手兴奋地点起了钱,脸上透出了丰收的喜悦。

叶德安是前岙村老实巴交的一位农民,目前经营着80余亩的虾塘,年收入不少于40万元,该村像他这样的村民一大半都承包海塘养虾养蟹,昔日穷得烂嗒嗒的农村已成为了鱼米花果之乡。在叶德安看来,农村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成就了他和村民的养殖黄金时代。

前岙村是笔者的娘家地,十多年前还是猪粪遍地,茅坑当街,又脏又穷,外甥见娘舅都懒得去。2007年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穷怕的村民纷纷筑起海塘、养虾、养蟹、养蛏,日子是咸鱼翻身越过越好。叶德安是第一个承包海塘养虾、养蟹的人,90年代末小打小闹,仅有5亩虾塘,收入是平平过。2007年后,扩大到了30亩,收入超过了公务员,过上了吃虾过老酒的好生活。2011年,听说要进行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叶德安虾塘再次扩大到80亩,虾塘的养殖密度也从原来每亩10万尾增加到20万尾。当别人怕密度过高易引起对虾缺氧时,叶德安却大胆地投下去了,他告诉笔者,电压高了,线路强了,每塘安4个增氧泵,虾蟹就不缺氧了。靠养虾养蟹起家,过去住讨饭屋的叶德安住上了300多平方的海边别墅,日脚是逍遥自在。“咱能住别墅,喝红酒,全靠新农村电气化和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两件大好事,让养殖户用电无后顾之忧。”叶德安抽着中华烟乐哈哈地对笔者说。

在长街镇岳井洋渔业养殖公司,一排排钢棚耸立在海边,外面虽然海风逐浪,但棚内却温暖如春,在有空调的大棚内,几十池石斑鱼悠然自得地戏着水,50条千万元的母鱼带着鱼崽吧嗒吧嗒地吃着鱼食。养殖场主人徐正贵正和一拨外地客商商讨鱼价,因为抢手,有一种“棺材店独爿不怕卖”的味道。

见到笔者,徐正贵很是高兴,第一句话就说,今年石斑鱼、梭鱼供不应求,年利润可望达到1000万,感谢电力部门为咱百姓制造了“聚宝盆”。

徐正贵是正宗的长街伍山人。2008年长街镇获得电气化镇,高质量的电力给徐正贵带来了希望,他放弃厦门优越的收入,毅然回乡建立了华东地区最大的石斑鱼工厂化养殖基地,当年就投入2000万元,很快就摘得了第一桶金。

俗话说“娇子难养”,但名贵的石斑鱼也难养,一天都不能缺氧,否则就来了个翻白眼死光光。徐正贵指着池里的鱼说:“这些小家伙虽然活灵活现,增氧泵停二个小时以上,他们就会木呆呆,四个小时以上就会缺氧而亡。”

2011年,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走进长街,闻风而动的徐正贵又投入3000万元的鱼苗,扩建了第二个大棚,宁海供电局专门为他架设了农用专线,新增了一台80千伏的变压器,坚强的电网为养殖场筑起了安全可靠的“围墙”。好吃不好养的石斑鱼,寒冬烈日都氧气十足,健康成长。

徐正贵说,电网越来越坚强了,咱养殖的信心也大了。2012年,他将加达投入,力争在三年内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斑鱼养殖基地,让鲜美名贵的石斑鱼真正成为百姓的盘中餐。

山村美景赛江南

越溪乡王干山村是个四面环山的中等村,树木参天,果树遍地,站在山顶上观日出,大海上是万道金光,煞是迷人,连续两届的宁海“跳鱼节”都在该村举办,秀美的山村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城里人到此赏景一游。

在村民潘国成的果园里,22种果树满山遍野,金黄色的桔子层林尽染,不少前来观光的客人一边吃一边摘,很是热闹。“咱说第二,没人说第一,在宁海县我是名正言顺的‘百果园’,每年各种果树结果时,购买的人是络绎不绝,人潮如海。”潘国成自豪地说。

潘国成是村里唯一的果树种植户。五年前,他开山劈地种上了几亩水果,但因喷药、灌水没有电,果树变成了青果,一下子亏了几万元。2008年,王干山村实现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头脑活络的潘国成从村里承包了450亩山地,种起了白枇杷、猕猴桃、红枣、翠冠梨等20多种水果,从村里架通了线路,安装电动喷灌泵,仿佛“电能通灵”,果园是果实累累,四季飘香,成为了全县有名的水果大王。

“有电的日子真好”。潘国成告诉笔者,2011年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后,果园专门架起了专线,也建造了一排套间式客房,电视、空调一应俱全,每年夏天都住满了纳凉品果的客人,这一项一年赚个2—3万元是十拿九稳。

42岁的王大嫂是村里的“农家乐”主人,阿庆嫂式的不卑不亢让她成为村里的“名人。笔者在采访中见到了二桌杭州来的客人,吃得有滋有味。王大嫂说,咱山里人开农家乐,过去是做梦吃绿豆芽,如今当上了店老板,一靠政策好,二靠电力部门的电气化建设和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王大嫂告诉笔者,每到夏天,特别是“跳鱼节”期间,农家乐应接的客人忙得她是喘不过气来,但数起钞票来,心里又是乐的。她说,今年一年农家乐没停过一次电,空调打得呱呱叫,如果线路不强,电压不好,客人就会闻声而逃,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甜到了农民的心坎里。

越溪乡副乡长杨玲山介绍说,以前的王干山村是杆儿破,线儿破,一刮风就吱吱响,村民不敢从电杆边走路。电气化村建设后,特别是新一轮农村电网通过升级改造,电杆、线路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王干山村也成为了旅游区,风景已是这边独好。

王干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序这样道:“电网升级改造好不好,咱不会讲大道,但王干山从2008年前的全村每月电费300元到2011年的每月电费10000元电费,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农民致富艳阳天

宁海县深甽镇野猪坑村位于马岙第一尖山顶,笔者因晕车迷迷糊糊地行车一个多小时,不知转了多少个弯才来到位于山顶的小山村。

赵伟民是这个村里唯一没有走出大山的青年人,两间新砖房倒也别致,空调、电视等电器样样齐全,崭新的双门冰箱还贴有“家电下乡”产品,政府补贴30%的条子。

赵伟民在山上养有5000多只高山土鸡,厂房内设有办公室、兽医室和孵化室,有四五个小工。跟随赵伟民走进鸡场,成群的土鸡纷纷围成一圈,他倒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司令”。“鸡官”!笔者不由脱口而出。

赵伟民笑了,这个“鸡官”我当定了,我还准备在山上培养几个“鸡官”呢!

野猪坑村虽然风景秀丽,但由于自然环境原因,村民靠几亩薄田过日,成片的茶叶无人问津,只有自己手工揉炒,因质量不好,无人购买,只能用来煮茶叶蛋。

2007年,野猪坑热闹了一阵子,宁海供电局专门拨出30万元资金,为村里进行了电气化村建设,赵伟民心动了,在自家宽阔的园地里办起了养鸡场,从当初的100余只鸡发展策划那个了5000余只的大鸡场,收入像山上的毛竹节节高升。

2011年,野猪坑村又开展了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赵伟民瞄准了山上的茶叶,投入110多万元,在村里办起了茶叶加工厂。他说,电力部门五年两次改造,村里用电是铁板钉钉木佬佬好了,明年村里的700多亩高山茶定能有个好收成,每户村民可多收入万儿八千。

在黄坛镇双峰中央山村,有一家叫“山里向”的茶叶加工厂,既卖茶叶又卖土特产,生意做到了城里。厂里胡雷杰是个45岁的山里人,讲话有点搭不上筋,但说起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好处,却头头是道。他说,双峰号称宁海的“西藏”,如果没有电气化村建设,咱山里人只能窝在家里种田创地,没有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咱企业就发展不了,也进不了城。

胡雷杰说,过去的中央山村是方圆百里的穷村,村民多亮一度都心痛,每到晚上8时都熄灯睡觉,村里是一片黑暗,被外地人称为“鬼村”。

胡雷杰指着山上的上千亩茶地说,过去的中央山村人真是应了那句“守着宝贝过穷日子”的老话,有茶不采,还挖出茶树当柴烧。2008年,借着新农村电气化的东风,我办起了茶叶加工厂,从农民手里收购茶叶,一下子为村民增加了几百万的收入。

2011年,新一轮电网改造打响,村里的用电质量真是改天换地,我又办起了农副产品加工流水线,笋丝、万年青、番薯干等产品成为了城里人的抢手货,也在上海、杭州、广州打开了销路,中央山村变成了十里八乡的小康村。胡雷杰说到这里,憨憨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

有电力作靠山,农民致富的路会越走越宽,中央山村也迟早变金山银山。在采访结束后胡雷杰这样道。

电网建设改造永不消逝

三年电气化村建设,打通了百姓有电不好用的瓶颈。而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让15万户农民切切实实富了起来。宁海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农民基本上靠山养家,靠海致富,电力建设跟不上,农民的好日子就只能“纸上谈兵”。从2007年到2011年,宁海供电局先后投入4.3亿元打造了新农村电气化和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这二艘电力坚强航母,真正让农民致富,从天险变成了天路。宁海供电局局长王激华这样认为。

王激华表示,电力好了,百姓变富裕了,但电网建设之路没有尽头,随着宁海农民养殖业、山林开发、农家乐开发、旅游业的兴起,农民对电的追求会更高,目标会更远。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电网”还未走进寻常百姓家,所以说,电网建设改造是一条永不消逝的路,任重而道远。

王激华表示,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后,宁海供电局会加大对海洋经济、中心镇、三门湾工业区的电网建设,用五年时间投入13.5亿元,建成一个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让农民真正跟着电富起来。

作者: 张跃镪 郭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