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的完工,让山东省的“外电入鲁”战略锦上添花。面对机遇,潍坊高密供电公司短时间内成为了山东供电的前沿阵地。据了解,该公司正在运用3G无线专网绘制一幅涵盖25万电力用户的“遥感地图”。
据山东电力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今冬山东省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其中“外电入鲁”所输送的电量已成为山东省供电的主流。“在外电入鲁工程中,银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供电量,占山东省用电总负荷的十分之一。”
记者了解到,银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是世界上第一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和山东省实施“外电入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该工程山东段满载负荷为400万千瓦。“首先惠及青岛市,其次潍坊高密也成为该工程的第二大受益者。”工作人员介绍说。
外电入鲁的大环境以及“银东直流工程”建成,短时间内将高密推向了潍坊供电的“前沿要塞”。迎来机遇的同时,高密供电公司也在紧锣密鼓的完善自身的硬件建设。在该公司的配电监控调度中心,高密市25万户村民电表的“遥感地图”也正在悄然绘制。
高密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胡培勋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通过3G无线专网的建设,已经将辖区内内25万户村民的电表绘制成“电子地图”。“通过监控平台,利用3G无线专网,我们可以将每家每户的电表运行情况都检测到,并利用GPS定位在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示。”胡培勋介绍说,这样一张清晰的用电脉络就通过高科技展现出来。“不论哪里发生意外,我们都可以从平台上直观判断,然后就近协调农电工前往修理。”
胡培勋告诉记者,目前该工程处于试运行阶段,“通过该工程,我们在每个电表安装点都可以实时检测外部的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然后根据数据,对电表的运行状况进行判断。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或者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指挥调度。”胡培勋介绍说,该工程投入1000多万,预计明年将全部完工,高密市的该项工程也是山东省县级供电公司中首次运用该技术。届时,25万户农村居民的用电状况将实现远程化检测、预警。
据了解,今年1到10月份,高密辖区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分别完成99.20%和99.897%,均创全国县级电网一流水平。“举一个形象的例子,现在高密每个家庭每年的平均停电时间不会超过5个小时,”胡培勋告诉记者,高密供电公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保障用户用电上,走在全省县级供电公司的前列。